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9)
2023(5231)
2022(4459)
2021(4306)
2020(3524)
2019(7868)
2018(7771)
2017(14395)
2016(8542)
2015(9671)
2014(9606)
2013(9007)
2012(8364)
2011(7442)
2010(7954)
2009(7249)
2008(7127)
2007(6788)
2006(6164)
2005(5607)
作者
(22150)
(18184)
(18120)
(17624)
(12013)
(8638)
(8286)
(7140)
(7080)
(6906)
(6153)
(6070)
(5939)
(5908)
(5857)
(5675)
(5649)
(5446)
(5393)
(5353)
(4677)
(4643)
(4424)
(4343)
(4251)
(4243)
(4078)
(4045)
(3750)
(3718)
学科
管理(23427)
(23300)
经济(23273)
(19300)
(15053)
企业(15053)
中国(11137)
(9563)
(9240)
教育(9239)
(8283)
方法(8146)
(7701)
数学(7123)
数学方法(6957)
地方(6334)
农业(5794)
研究(5739)
(5663)
制度(5660)
及其(5613)
业经(5370)
理论(5356)
政策(5286)
(5261)
(5258)
银行(5255)
贸易(5251)
(5155)
(5142)
机构
大学(112313)
学院(109151)
(43115)
经济(41751)
管理(39742)
研究(39170)
理学(33116)
理学院(32767)
管理学(32089)
管理学院(31862)
中国(29246)
(24232)
(23519)
科学(20935)
(19362)
(18662)
中心(18173)
财经(17254)
(17114)
师范(17015)
研究所(16448)
(15695)
(15601)
北京(15270)
(15217)
(14608)
业大(13942)
师范大学(12952)
经济学(12783)
教育(12771)
基金
项目(66990)
研究(55763)
科学(52409)
基金(45593)
(37681)
国家(37281)
社会(32859)
科学基金(32111)
社会科(30999)
社会科学(30989)
教育(28499)
(27291)
编号(24829)
成果(23217)
基金项目(22804)
(22612)
资助(19354)
自然(19105)
课题(18968)
自然科(18651)
自然科学(18643)
自然科学基金(18312)
(15970)
(15241)
(15231)
项目编号(15051)
重点(14999)
(14524)
大学(14198)
(14051)
期刊
(53127)
经济(53127)
研究(41261)
中国(31384)
教育(26980)
(18817)
管理(15416)
(14342)
(13883)
金融(13883)
学报(13330)
科学(12276)
大学(11517)
农业(9799)
学学(9584)
技术(9381)
图书(8732)
财经(8687)
经济研究(8099)
业经(7979)
(7510)
(7496)
书馆(6582)
图书馆(6582)
职业(6454)
问题(6078)
(5948)
论坛(5948)
(5925)
(5053)
共检索到184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莉萍  刘彦林  
基于对2003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基层就业政策的文本分析以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本文发现:中央基层就业政策经历了由笼统到细化、由零散到系统的演变过程;在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比例大幅增加,但政策效果存在滞后性和异质性;地方基层就业政策与中央基层就业政策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地方特色有待加强;基层就业优惠举措的明晰度和力度会影响毕业生基层就业,侧重长期职业发展的激励举措作用相对明显。据此,本文进一步提出:政府应进一步细化明确基层就业政策,减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将促进基层就业政策的着眼点由"毕业生求职时"前置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晓明  许秀娟  
高校毕业随着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生就业的供求困境,本文结合广东省出台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进行政策分析,认为政策激励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春光  许艳丽  王智丽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平稳,但结构性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是新增就业人口的重要载体。在就业政策执行过程中要避免"变通""走样",保证政策有效执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教育领域的民生工程。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诠释了"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的重要思想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史淑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在就业率持续走低的同时,其就业质量也呈下降趋势:毕业生的起始工资相对下降;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迅猛增加;中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比例明显提高;劳动权益的受损逐渐显现;学非所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国民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必须构建供求及匹配的战略性、市场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就业政策体系,以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并适度保障其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凡锋  王宝琴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毕业生逐年增多,也为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未来政策制定的有效性,有必要对高校毕业生受就业政策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对某省7所大学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找出了毕业生就业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受就业政策影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措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玖伟  
面向基层就业对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项重大的决策。就业决策是在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择业观的基本取向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分析了基层就业的特点、政策环境的变化及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决策的误区和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莉萍  董璐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北京市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落户政策,以及利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发现:在北京市限制人口规模及收紧户口政策的背景下,非京籍高校毕业生在京就业人数的增速放缓;男性、学习成绩在前25%、研究生学历、北京院校的毕业生,在北京就业和在北京落户的可能性更大;生源地离京越近、母亲从事管理技术岗位的工作、高学历、多次求职的毕业生在京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党员、求职花费越多的毕业生落户北京的可能性更大;此外,落户北京会给毕业生带来起薪损失,这主要是由于那些能够解决户口的单位提供的起薪较低的缘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利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他们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健康成长,能够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城乡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夏仕武  连溪  
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因受汉语水平、专业设置和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较为突出。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政策,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和基础服务项目拿出不少于15%岗位,央企和国企拿出不少于20%岗位以及公共服务类岗位专门招聘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同时为蒙古语授课学生辅修专业提供财政支持,为招录蒙古语授课毕业生的单位提供补贴。经过1年多的政策实施,蒙古语授课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但就业率仍然偏低,需要扶持政策的持续推进,方可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友航  文东茅  
本文通过对2011年全国8个省30所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尽管我国政府通过大量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但出于对发展前景的担忧,只有少数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且体现出明显向东部流动的倾向;人力资本、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和求职岗位情况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到基层就业的学生大多在这些方面处于较弱势地位;他们在基层工作的职业地位、学用匹配度、起薪和工作满意度都相对较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擎  
近些年,吉林省新的经济发展态势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全省高校毕业生虽不断增加,但在吉林省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方面仍有很大进步空间。还需要吉林省政府继续采取完善政策体系,改善用人环境,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以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同时也为其他省份在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以吉林省为例,分析了当前吉林省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忠  
毕业生对待政府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效果。当前毕业生对政府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提供就业咨询与指导、加强就业立法等政策的态度不一。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仍然是任重道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付卫东  
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支教的目的是弥补农村教师资源短缺,改善农村教师结构和素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本文指出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紧缺学科师资依然严重短缺、利益相关者间存在博弈、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导致与支教生服务期满后的去向问题难以确定等问题,并建议要改进遴选办法、创建"选择性激励制度"和重视完善支教生就业工作等相关配套政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进  韩利君  张暇  周佳宁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涉及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等相关主体和社会各方面。自2006年起,西藏自治区启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开启西藏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进程。就业政策是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导向的风向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西藏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西藏建构的过程为主线,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成因和就业政策历史演变及其价值取向三个维度,对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及其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旨在考察西藏高校毕业生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国权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选择呈现出新的特征。政策的核心任务由促进规模增长转向注重质量提升;政策的价值取向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政策的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同时,法治思维和市场机制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优化方向和调控导向。这些特征既是经济发展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折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