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9)
2023(6769)
2022(5592)
2021(5602)
2020(4554)
2019(10151)
2018(10379)
2017(17331)
2016(10594)
2015(11978)
2014(11739)
2013(10326)
2012(9553)
2011(8525)
2010(9055)
2009(8198)
2008(8151)
2007(7845)
2006(7071)
2005(6580)
作者
(24939)
(20482)
(20257)
(19608)
(13075)
(9766)
(9222)
(7873)
(7705)
(7613)
(6961)
(6819)
(6489)
(6437)
(6360)
(6210)
(6108)
(6062)
(6004)
(5880)
(5388)
(5079)
(4977)
(4844)
(4771)
(4629)
(4480)
(4391)
(4215)
(4045)
学科
管理(31371)
(28754)
(25891)
企业(25891)
(23972)
经济(23940)
教育(21538)
中国(16520)
技术(15877)
技术管理(11364)
理论(10714)
教学(9034)
(8432)
(8145)
业经(7588)
(7386)
(7233)
方法(7029)
研究(5973)
(5971)
银行(5966)
(5789)
(5703)
学校(5542)
(5376)
地方(5351)
农业(5280)
工作(4974)
发展(4964)
(4914)
机构
大学(133968)
学院(127575)
研究(44622)
管理(44271)
(42227)
经济(40897)
理学(36723)
理学院(36222)
管理学(35400)
管理学院(35117)
教育(31819)
(29988)
(29319)
师范(29221)
中国(29156)
科学(24399)
师范大学(23490)
(23238)
(22642)
(21224)
北京(20538)
中心(19868)
研究所(18625)
(18535)
技术(18199)
职业(17489)
财经(16441)
(16147)
(14686)
业大(13716)
基金
项目(75747)
研究(68636)
科学(62125)
基金(48841)
教育(40977)
社会(40074)
(39741)
国家(39159)
社会科(37598)
社会科学(37589)
科学基金(34299)
(33475)
编号(31255)
成果(30001)
(28985)
课题(26305)
基金项目(24931)
(22729)
(22236)
规划(19891)
项目编号(19675)
创新(19447)
自然(18651)
重点(18378)
自然科(18290)
自然科学(18288)
资助(18092)
(18015)
自然科学基金(17985)
(17859)
期刊
教育(59061)
研究(54175)
(52908)
经济(52908)
中国(42896)
管理(20102)
(18611)
技术(16742)
职业(14035)
科学(13163)
学报(12999)
大学(12244)
(12123)
(11792)
金融(11792)
图书(10908)
(9926)
论坛(9926)
高等(8984)
业经(8827)
学学(8442)
技术教育(8356)
职业技术(8356)
职业技术教育(8356)
书馆(8306)
图书馆(8306)
财经(8238)
科技(8162)
农业(8082)
高等教育(7705)
共检索到222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岳海峰  
高校毕业教育存在的形式化、事务性、断裂性、碎片化等问题制约了毕业教育应有价值的发挥。要充分认识高校毕业教育的综合性、发展性、价值理性等特点,实现理念创新,以推进高校毕业教育发展、变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泽中  陈文娟  
协同创新是指某功能集群与群外环境之间既共同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作用,产生单个功能集群自身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创新过程。从国内外应用协同创新理念的实践来看,多用于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等领域,主要方式为形成分享机制,主要特点为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创新动力、沟通机制,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交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戴永新  
干部培训的目的是培养管理国家、服务社会的人才;这就要求提供的培训内容能够产生更具有社会性、创造性的、非功利性的结果。所以,干部培训的框架应该是:理解国家发展战略,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强化道德规范。在培训理念上,要把培训和政策咨询、政府的具体工作、解决问题相结合。在干部培训实践中,应根据培训的目的和各种培训方法的特点,精心地选择和配置,以取得期望的培训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才喜忠  
人本理念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最高理念,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是学生管理的最高层次,人本理念必须贯穿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全过程。学生管理制度设计、学生管理手段和方式、学生管理过程都要体现人本理念,知识经济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不断创新,管理行为创新和管理职能创新,使之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子建  黄显涵  
在过去10年间,由于经济与社会结构剧烈变化,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都建构了质量评估体系。这一全球化趋势反映出一个事实: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有鉴于此,中国大陆以及香港高校都在实施教学改革。笔者通过大陆以及香港的两个创新型课程设计实例的分析,关注其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所做出的探索与创新,探讨其设计理念、实施流程,以及存在的困境与不足,以期对两地高校教学改善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宝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高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健  杨纬隆  
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社会上各类组织的经营与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指导理论。笔者就高校管理中实施知识管理的模式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丽阳  
文章从人本管理的视角重新研究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机制,本着尊重人的首创精神,尊重人的价值实现需要,鼓励多学科交叉与集成,从制定科学长远、人本化的顶层设计;内外协同,打造动态联盟;建立柔性科研管理网络平台;健全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来实现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西琳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原有学生管理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探索和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高效持久的管理效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易星  
当前,公安高校图书馆受到数字化的冲击和新的犯罪形势的影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公安高校图书馆必须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少容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国高校的重要使命,这要求我们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有效性,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生命教育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实现的教育,通过教育可有序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生命、洞察生命的意义、塑造精神生命,驱赶生命的雾霾、激发生命潜能,超越“小我”,迈向至真至善至美的价值境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力  
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令人瞩目。2005年,我国宽口径在学人数已经达到了2300万人,是 1998年的2.8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21%。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了青年人对于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为我国全面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翟博  
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育人为本就是要以为每个学习者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以学习者为教育主体,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潜能,为每个学习者乃至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条件,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自由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育人为本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其价值目标为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要求。育人为本教育思想要求在教育发展理念、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教育发展目标的确立、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选择等方面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革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斌  孙树栋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具有必然性,它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是必要和可行的。积极应对跨国高等教育的挑战,要从树立跨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必然观、正确认识跨国高等教育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树立新时代的教育主权观、正确看待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盈利性、树立高等教育的市场意识、产业意识和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教育理念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房保俊  刘献君  
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为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在未来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我国适时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与创新文化的引领中心,无疑被赋予了责无旁贷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