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2)
2023(5224)
2022(4291)
2021(4008)
2020(3343)
2019(7386)
2018(7466)
2017(12492)
2016(7091)
2015(8076)
2014(8024)
2013(7034)
2012(6154)
2011(5301)
2010(5480)
2009(4821)
2008(4774)
2007(4601)
2006(3801)
2005(3197)
作者
(16958)
(14260)
(14097)
(13174)
(9060)
(6776)
(6352)
(5356)
(5344)
(5152)
(4763)
(4692)
(4592)
(4444)
(4374)
(4209)
(4189)
(4115)
(4081)
(3945)
(3619)
(3562)
(3494)
(3282)
(3267)
(3136)
(3123)
(3108)
(2889)
(2876)
学科
管理(23984)
(22585)
(21500)
企业(21500)
(15945)
经济(15934)
技术(14101)
技术管理(11173)
教育(8854)
中国(8396)
理论(8393)
教学(7141)
业经(6592)
方法(5909)
(5526)
研究(5321)
学法(4831)
教学法(4831)
产业(4609)
工作(4427)
地方(4247)
(4135)
(4081)
学理(4063)
学理论(4063)
学校(3901)
文化(3836)
(3793)
(3714)
农业(3665)
机构
大学(87058)
学院(87021)
管理(33326)
理学(28511)
理学院(28210)
(28133)
管理学(27632)
管理学院(27455)
经济(27250)
研究(24681)
(17574)
中国(16347)
(15225)
师范(15117)
(15013)
科学(14467)
(13122)
技术(12875)
(12258)
中心(11607)
教育(11586)
职业(11338)
业大(11275)
师范大学(11199)
北京(10957)
(10678)
(10186)
财经(9924)
研究所(9668)
科技(9521)
基金
项目(58942)
研究(50556)
科学(46899)
基金(37649)
(31031)
国家(30628)
社会(29835)
社会科(28115)
社会科学(28110)
(28083)
科学基金(27438)
教育(26853)
编号(22233)
(21800)
基金项目(20527)
(19592)
成果(19494)
课题(17487)
创新(16930)
自然(15766)
自然科(15496)
自然科学(15494)
(15259)
自然科学基金(15255)
项目编号(14181)
规划(13802)
重点(13544)
(13248)
资助(13099)
高校(12568)
期刊
(32916)
经济(32916)
教育(29313)
中国(27949)
研究(27552)
管理(16039)
技术(11160)
学报(10699)
(10391)
科学(10095)
大学(9456)
(9407)
图书(9006)
职业(8529)
科技(8088)
学学(7499)
书馆(6940)
图书馆(6940)
(6938)
论坛(6938)
农业(6722)
高等(6236)
业经(6167)
(5067)
金融(5067)
高等教育(5033)
成人(4959)
成人教育(4959)
技术经济(4953)
财经(4846)
共检索到137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蒲勇  易联树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是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迫切需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潜力、创新能力等都有重要影响。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高校坚持以大学精神和校训凝聚校园文化,建立与创新型人才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机制,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学术性,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红丽  武永乐  
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创新学生与老师的素质以及创新校园文化。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存在专业才能缺乏、急功近利、创新力有待提高的现状。针对此现状,文章提出了要做到时代精神与传统精华文化相结合、创新管理体制、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通过构建校园文化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燕丽  陈坚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三商"的全面开发有着导向、激励和感染作用。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人才培养"三商"的几个因素,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柏林  
校园文化建设是目前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从校园文化和创新人才的内涵与联系入手,论述了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的意义,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机制建设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利  
体育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体育创新人才来开拓和推进。体育精神、体育规则、体育文化及产品与体育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具有很强的相通性,因此体育高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立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特色。具体措施包括将体育"拼搏"和"超越"精神内化为校园创新精神文化内核,将体育公平竞争和精益求精的制度设计内化于校园制度设计之中,将体育精神和文化有机地融合在校园物质文化设计的各个方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亚莉  
建设和谐校园,优化成才环境对培养创新型高校人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探讨和谐校园的内涵和创新型人才的概念,提出建设和谐校园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晴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努力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梅  李承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高校教育已经逐渐从单一的学术知识传授向全面素质培养转变。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校园体育文化优化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效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艳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总结了现阶段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议,即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体系、建立校园文化活动保障机制、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质量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英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娱乐文化,更是育人文化、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熏陶功能和审美功能,为人才培养注入思想动力;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把审美实践作为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把文娱活动作为求知成长的基本路径,把文艺鉴赏当成陶冶情操的有力武器,为人才培养提供精神食粮;坚持寓教于乐,强调思想性,突出阳刚性,坚持主动性,注重知识性,保持先进性,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淀励志能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晓慧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挑战、科学定位与创新发展问题,认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专业化、一体化、科学化发展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要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即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要着重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国家框架、构建中国特色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十八大提出,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期以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各项指标上,中国的"人才驱动创新"这一指标仅为5.89,远远落后于德国(9.47)、美国(8.94)、日本(8.14)等发达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驱动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原则。根据这一规划,增强产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铁传  
人才培养模式需与国家发展模式相适应。当今世情和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选择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确立符合人才强国战略要求的新人才观;落实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推进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荣生  眭国荣  李慧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理工高校的时代要求。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冰  谢飞雁  杨积堂  
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系统化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外有机结合、产学相互融通的教学体系,推动地方高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