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5)
- 2023(14494)
- 2022(12051)
- 2021(11041)
- 2020(9657)
- 2019(21944)
- 2018(22356)
- 2017(41918)
- 2016(23600)
- 2015(26687)
- 2014(27198)
- 2013(26229)
- 2012(24098)
- 2011(21610)
- 2010(22158)
- 2009(21061)
- 2008(21506)
- 2007(19822)
- 2006(17433)
- 2005(16126)
- 学科
- 济(94558)
- 经济(94408)
- 业(91545)
- 管理(84227)
- 企(82807)
- 企业(82807)
- 方法(40444)
- 财(34262)
- 农(31506)
- 数学(31427)
- 数学方法(31150)
- 业经(30806)
- 制(26637)
- 中国(24373)
- 务(23737)
- 财务(23697)
- 财务管理(23652)
- 企业财务(22390)
- 农业(21480)
- 体(20289)
- 理论(19239)
- 技术(18982)
- 和(17943)
- 划(16838)
- 策(16812)
- 体制(16354)
- 地方(16308)
- 学(16161)
- 银(16142)
- 银行(16108)
- 机构
- 学院(337510)
- 大学(335034)
- 济(136978)
- 经济(133921)
- 管理(129769)
- 理学(109917)
- 理学院(108821)
- 研究(108687)
- 管理学(107111)
- 管理学院(106484)
- 中国(86306)
- 京(70768)
- 财(70322)
- 科学(64569)
- 农(59838)
- 所(55500)
- 江(55073)
- 财经(53625)
- 中心(50683)
- 研究所(49384)
- 业大(49366)
- 经(48327)
- 农业(46981)
- 北京(44523)
- 州(42891)
- 范(42498)
- 师范(42049)
- 经济学(41026)
- 财经大学(39067)
- 院(38847)
- 基金
- 项目(211390)
- 科学(165888)
- 研究(159684)
- 基金(150316)
- 家(128948)
- 国家(127715)
- 科学基金(110217)
- 社会(99533)
- 社会科(94076)
- 社会科学(94049)
- 省(85544)
- 基金项目(79478)
- 教育(75140)
- 划(70030)
- 自然(69567)
- 自然科(67923)
- 自然科学(67901)
- 编号(66864)
- 自然科学基金(66755)
- 资助(60773)
- 成果(56087)
- 重点(47457)
- 部(47116)
- 课题(46896)
- 创(46648)
- 发(45269)
- 制(43706)
- 业(43599)
- 创新(42861)
- 性(41553)
- 期刊
- 济(161950)
- 经济(161950)
- 研究(102253)
- 中国(74969)
- 财(61197)
- 农(56171)
- 管理(52622)
- 学报(49600)
- 科学(45175)
- 教育(43494)
- 大学(38646)
- 农业(37562)
- 学学(35687)
- 融(33046)
- 金融(33046)
- 技术(32079)
- 业经(28274)
- 财经(27715)
- 经济研究(24517)
- 经(23902)
- 业(22183)
- 问题(20952)
- 技术经济(18253)
- 财会(17928)
- 版(16369)
- 贸(16321)
- 现代(15768)
- 图书(15761)
- 会计(15705)
- 商业(15632)
共检索到523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果
高校校办企业体制改革自2018年6月开始试点,在2020年起全面推开,现有的研究中相关的案例分析并不多见,几所知名高校所属的上市公司改革的成功案例,对一般高校所属的中小企业不具有可借鉴性。文章以某试点高校校办企业体制改革为例,选取清理关闭僵尸企业、脱钩剥离企业人员安置、保留管理企业股权划转几个企业改革实例进行探讨,并对推进校办企业体制改革提出全面摸查逐企制定改制方案、规范处置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以人为本稳妥解决职工安置等对策,以期丰富高校企业体制改革案例,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校办企业 体制改革 人员安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友昌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优化劳动组合问题王友昌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高校校办企业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校办企业实行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其中
校办企业体制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作,为落实校办企业与高校逐步剥离的文件精神,高校要结合校办企业的实际情况,精心谋划,以保证校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有序开展。文章从高校校办企业体制改革现状、高校校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工作的程序和主要内容、高校校办企业产权转让工作的难点与建议等方面,对高校校办小微型企业体制改革工作进行探讨分析,以期达到降低改革成本、规范改制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亿发 张兵 王睿
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改革是构建高校创新体系、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命题。从制度设计角度看,高校校办企业经历了政策鼓励、制度激励、制度监管、行政剥离与清理的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取得改革成果的同时,高校校办企业仍然面临治理与管理体系融合不畅、企业行为难以规制以及新时代监控体系如何设计的改革难题。未来高校校办企业改革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回归本业、融合机制,发挥高校校办企业力量,推动高等院校科技产业统筹发展;价值注入、明晰规则,规范高校校办企业行为,激发高校创新体系协同作用;绩效导向、迭代信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校办企业监管体系。
关键词:
高校校办企业 科技创新 改革 展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晨 胡林孙
高等学校投资效益是指人、财、物的投入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比例。用价值工程理论来描述,就是成本要少,功能要强,要求以尽量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办学效益。它不仅直接反映了高校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也是衡量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是否产生好的效益的标志。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黄文彬
本文根据浙江万里学院办学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调查结果 ,对公办高校“转制”的内涵与依据、动因、思路、意义及“转制学校”的性质等作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
转制 办学体制 高校 补偿性盈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重组与发展课题组
马钢集团公司克服种种困难 ,对马钢原建设系统进行彻底的改革 ,按照《公司法》组建了新的“马钢建设公司”和“马钢建筑路桥公司”。从而实现了原马钢建设系统企业的制度创新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马钢建设系统体制改革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 :国有企业要突破传统体制的障碍 ,则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加快企业制度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和公司制改革 ,形成科学、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丽娟
文章详细介绍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价值,通过专业的研究与分析,找出构建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流程,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措施,如增强领导层管理的针对性、解决内部控制的核心问题、实行合适的监督评价、建设信息化内控平台及优化内部控制路径等,从而促进高校校办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关键词:
高校校办企业 内部控制体系 信息化平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雪飞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决策支持工具,在校办企业中担当起实现价值创造与提升绩效的重要角色。本文探析高校科技上市公司特点,ESG、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以此为基础,选取Wind编制代表性指数中的成分股作为典型企业,分析高校办上市公司ESG水平后发现,校办科技上市公司环境水平强于两市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而治理水平弱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同时,通过搜集整理案例,分析ESG在校办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校办上市公司ESG表现,探讨将ESG与管理会计工具相结合创造企业价值的模式与具体工具手段,为后续校办企业提高ESG表现、创造价值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校办企业 ESG 价值创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罡
本文认为企业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使企业产权关系明晰,塑造出真正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作者分析了承包制改革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深化产权关系改革、建立新型的股份制企业形式是企业体制改革的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亮
大学自身发展要求为改革提供了合理前提,经济发展要求也为改革提供了需求前提,这两者形成了改革的动力来源。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校改革最终无法脱离社会改革的总体框架,必须更为深刻地透视高校改革的内外环境。
关键词:
高校 体制改革 多重视角 改革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晓贇 韩剑 潘伟川
本文首先对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必要性作了分析,通过引入"博弈论",以产权为主线,对校方与企方这对委托代理关系作了深入研究。以"经营产权"为思路和"财务"为分析视角,从"监督与激励"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产权 委托 代理 监督 激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波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校办企业的财务行为,特别是资本结构选择时的考虑因素和企业在现金充足时优先采纳的策略(归还借款还是扩大投资)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考察我国校办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的实际动机,为研究公司财务理论与我国校办企业财务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有益的样本。结果表明:样本企业的融资行为在一些方面符合现有公司财务理论的描述,与此同时,样本公司的融资行为也存在一些与理论描述不一致的地方;本文试图研究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印发后对校办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但是在更易于获得外部投资者投资和更易于获得银行贷款的问题上,均未得到问卷结果的支持。
关键词:
校办企业 资本结构 问卷调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慎之
国有企业重组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吴慎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秀玉
企业是一个社会的微观经济主体,因此企业体制改革是国民经济微观层次的改革。理论界有不少学者如是说。然而,在公有制的条件下,国家作为宏观经济行为的主体,同时又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介入了具体企业行为,从而使国家和企业各自充当了多重角色,彼此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在论及企业体制改革的时候,必须将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纳入我们的视野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