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4)
- 2023(10137)
- 2022(9040)
- 2021(8820)
- 2020(7423)
- 2019(17248)
- 2018(17399)
- 2017(33370)
- 2016(18986)
- 2015(21890)
- 2014(22018)
- 2013(21166)
- 2012(19267)
- 2011(17118)
- 2010(17102)
- 2009(15418)
- 2008(15125)
- 2007(13420)
- 2006(11676)
- 2005(10270)
- 学科
- 济(66345)
- 经济(66258)
- 管理(52282)
- 业(47446)
- 企(41043)
- 企业(41043)
- 方法(31998)
- 数学(26571)
- 数学方法(26147)
- 中国(18713)
- 农(17968)
- 财(16877)
- 业经(15828)
- 学(15121)
- 教育(15019)
- 理论(14615)
- 地方(14274)
- 和(12594)
- 贸(12454)
- 贸易(12449)
- 制(12400)
- 易(12086)
- 农业(11840)
- 务(10949)
- 技术(10913)
- 财务(10885)
- 财务管理(10859)
- 环境(10323)
- 企业财务(10270)
- 研究(9722)
- 机构
- 大学(260384)
- 学院(256794)
- 管理(102259)
- 济(92481)
- 经济(90024)
- 理学(88485)
- 理学院(87460)
- 管理学(85683)
- 管理学院(85240)
- 研究(81157)
- 中国(59286)
- 京(56121)
- 科学(51983)
- 财(43240)
- 所(40501)
- 范(38309)
- 师范(38050)
- 江(37907)
- 业大(37748)
- 农(37392)
- 中心(37077)
- 研究所(36719)
- 北京(36014)
- 财经(34533)
- 州(31811)
- 经(31215)
- 师范大学(30231)
- 院(29489)
- 农业(29053)
- 技术(28158)
- 基金
- 项目(174609)
- 科学(136192)
- 研究(133135)
- 基金(122682)
- 家(104839)
- 国家(103846)
- 科学基金(89463)
- 社会(79647)
- 社会科(75155)
- 社会科学(75132)
- 省(69994)
- 基金项目(66067)
- 教育(63465)
- 划(58383)
- 自然(58208)
- 编号(57304)
- 自然科(56812)
- 自然科学(56802)
- 自然科学基金(55735)
- 资助(50654)
- 成果(48649)
- 课题(39954)
- 重点(38548)
- 部(38045)
- 发(36459)
- 创(36356)
- 项目编号(35858)
- 大学(34471)
- 创新(33432)
- 科研(33103)
- 期刊
- 济(103866)
- 经济(103866)
- 研究(78415)
- 中国(51641)
- 教育(44112)
- 学报(39159)
- 管理(37480)
- 科学(35456)
- 农(34004)
- 财(32296)
- 大学(30237)
- 学学(27068)
- 农业(24087)
- 技术(22441)
- 图书(19679)
- 融(19536)
- 金融(19536)
- 业经(17479)
- 财经(16225)
- 经济研究(15178)
- 经(13758)
- 问题(13757)
- 书馆(13499)
- 图书馆(13499)
- 理论(13483)
- 科技(12612)
- 实践(12547)
- 践(12547)
- 情报(12019)
- 业(11896)
共检索到377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辉 谢安邦 许美德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1年5月本研究采用心理适应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社会适应量表(研究者修订)及学术适应量表(研究者修订)对262名五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了探索,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发现:第一,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三个维度即心理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雅
本文从来我国新疆的塔吉克斯坦留学生的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入手,研究其文化适应力问题。来疆塔吉克斯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身心健康不适应和文化生活不适应两个方面,在不同性别、不同留学类型、不同婚姻状况下,留学生的跨文化不适应还表现出显著差异。本文针对现状提出增强塔吉克斯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相关举措,为在华留学生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提供启示。
关键词:
塔吉克斯坦 留学生 跨文化适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泽鸿
广西是通往东盟各国的大通道,每年来广西学习的东盟留学生逐年递增。他们在桂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跨文化适应问题,有待去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他们在跨文化适应三个阶段所遇的问题就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东盟留学生 留学生教育 跨文化适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安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来华留学生人数剧增。据教育部2008年年鉴统计,来华留学生人数已逾22万,来自18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招收留学生的高校已超过500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马兴祥 殷欣琪
中非之间空间距离遥远,文化差异明显,非洲留学生在华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象,表现在对学校学习及周围环境的不适应、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不理解、个人身处异域文化远离母体文化所造成的身心不适应等三个主要方面。对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了解他们在中国的跨文化学习状况,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既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又能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非国家之间文化交流,加深中非友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祖嫘
北京高校留学生人数居全国之首,对其开展跨文化适应研究具有示范意义。从语言、生活、心理、文化等四个维度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显著高于中等水平,整体适应较好;不同维度适应性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心理-文化-语言-生活;呈现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不同国别生源的适应难点不同;适应呈三级阶梯结构;他们在京人际结构不理想,信息渠道不畅;一些学生易成跨文化适应的问题人群。北京留学管理应优化留学生源结构,扩大奖助范围;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中外学生趋同管理;加强目标群体研究,建立有效的文化传播渠道。
关键词:
跨文化适应 留学生 北京高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文倩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增强,中国的留学生数量飞速增加。来华留学生数量和层次的变化,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跨文化的视野、知识、技能,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的有效沟通、协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
留学生教学 高校教师 跨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谭旭虎
跨文化教育不仅能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还能增强其跨文化理解与交际能力,从而培养更多知华友华人士。目前我国的留学生跨文化教育体系存在跨文化整体设计与具体实践指导缺失、更多关注文化而不是跨文化、留学生管理的跨文化意识不足等问题。发展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应围绕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三个教育目标,在总体愿景与宏观设计中体现跨文化教育理念与意识,着力开发跨文化教育课程与项目,采取多元化的跨文化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同时发展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跨文化教育方式。
关键词:
留学生 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长荔
跨文化背景下的今天,我国教育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为了让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高校要重新规划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机制,让留学生拥有更高的求学体验,促进其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从特殊化到多元化: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跨文化管理研究》一书共分为六个部分,书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在管理留学生时所采用的管理机制,并将不同生源的管理制度进行对比,以此比较高校采取多种管理措施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书中第二部分以赴华留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相关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潘晓青
为了解美国在华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的适应现状,本文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8名美国留学生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美国留学生与中国人的跨文化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下列问题:语言障碍影响了沟通效果和人际和谐;刻板印象和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流有负面影响;刻板印象主要和种族与国别有关。文化差异包括:平等自由和服从上级;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就事论事和人情面子;人际距离的远和近。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对美国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提出了包括语言培训、跨文化教育和培训、有关制度调整等建议。
关键词:
美国留学生 跨文化 人际交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晓杰 黑嘉鑫
做好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工作有助于推动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大幅提高,但国内高校和学者对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的跨文化学习适应状况、来华留学生教育对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影响、采取何种措施促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从而推动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等相关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文章以沈阳高校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为例,采用调查问卷与追踪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跨文化 来华留学生 高校国际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运红
新疆与中亚各国文化具有相近性,又有跨境民族的渊源,使得新疆中亚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拥有自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对新疆四所高校的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进行调查和访谈,结合中亚留学生的文化特征,从环境、语言、人际交往、学习、宗教信仰、学校管理等方面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文化 跨文化适应 留学生教育 中亚留学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敬 苏岩 朱艺华 骆先荣
以"人"为核心的"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可以促进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的文化包容与民族理解,它是学习者与学习设计者基于以"人"为核心的互联网理念与技术,围绕"需求—价值—情感"持续互动,逐渐形成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相互理解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完成文化身份的多元重构。"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实现路径的关键点是媒体资源、混合式深度交流、学习生成以及情感体验。以东盟来华留学生为案例进行分析可知,类质地缘文化使得东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习的重点在"归属的需求""参与交流并获得尊重的需求"这两个层次上,关键点是在参与式媒体资源开发活动中发展混合式深度交流与情感体验。研究案例启示我们:跨文化学习是双向的,培养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在其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
跨文化学习 “互联网+” 东盟来华留学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纵观其发展历程可以肯定,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助力我国教育水平国际化发展、促进我国国际交往、推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步入21世纪,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国国际交流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作用提出更高期许,在此情境下引入跨文化理念,进一步探索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优化策略是可行且必要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牛莉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综合国力和高等教育水平显著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充分彰显了我国教育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巨大进步。但由于文化差异不同,这也给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带来严峻挑战,尤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出现众多心理健康、思维方式及情感沟通等系列问题。因此,跨文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策略研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由刘继红编著、中西书局出版的《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一书,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