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0)
2023(10054)
2022(8737)
2021(8164)
2020(7001)
2019(16158)
2018(16256)
2017(30467)
2016(17460)
2015(20182)
2014(20809)
2013(20129)
2012(18772)
2011(17066)
2010(17494)
2009(16381)
2008(16812)
2007(15799)
2006(13582)
2005(12460)
作者
(51064)
(42780)
(42649)
(41086)
(27183)
(20589)
(19753)
(16638)
(16072)
(15564)
(14493)
(14409)
(13857)
(13523)
(13471)
(13415)
(13295)
(12613)
(12533)
(12381)
(10817)
(10792)
(10448)
(10052)
(9701)
(9634)
(9596)
(9590)
(8693)
(8672)
学科
(64688)
经济(64583)
管理(52874)
(46591)
(38589)
企业(38589)
方法(29644)
数学(25813)
数学方法(25552)
(21373)
(19456)
(18705)
中国(18472)
业经(14339)
(13718)
(13107)
财务(13070)
财务管理(13022)
理论(12469)
教育(12467)
(12308)
贸易(12302)
企业财务(12281)
(12086)
地方(12080)
(12014)
银行(11981)
(11947)
农业(11901)
(11295)
机构
大学(255510)
学院(251804)
(98912)
经济(96310)
管理(90946)
研究(83414)
理学(76840)
理学院(75932)
管理学(74465)
管理学院(73978)
中国(62738)
(54140)
(50668)
科学(49972)
(42789)
(42564)
(41869)
中心(38857)
财经(38814)
研究所(38086)
业大(37002)
(34896)
(34795)
师范(34548)
北京(34317)
农业(33285)
(32987)
经济学(30862)
(29793)
财经大学(28381)
基金
项目(157276)
科学(121500)
研究(119457)
基金(109920)
(94177)
国家(93308)
科学基金(79046)
社会(72353)
社会科(68276)
社会科学(68254)
(63617)
教育(58602)
基金项目(58064)
(52663)
编号(51313)
自然(49608)
自然科(48376)
自然科学(48358)
自然科学基金(47506)
资助(45337)
成果(44524)
课题(36766)
重点(35813)
(35488)
(33298)
(33071)
(32850)
(31472)
大学(31278)
项目编号(30880)
期刊
(114988)
经济(114988)
研究(79210)
中国(59073)
(43313)
教育(40168)
学报(39174)
(38437)
科学(33997)
管理(32743)
大学(30159)
学学(27275)
农业(25086)
(23686)
金融(23686)
技术(23027)
财经(20020)
业经(18185)
经济研究(17267)
(17174)
图书(15130)
问题(15038)
(13472)
(12931)
财会(12530)
理论(12310)
技术经济(12145)
(12072)
实践(11132)
(11132)
共检索到390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锐  金国华  
"流动导师制"是一种新型本科生导师制。通过设计"门诊式"导引模式,开辟"第二课堂"阵地,创新"纵横交叉"型指导形式,推动师生之间双向"流动",紧密衔接,有效互动;通过建立好中选优、内外兼备的选聘机制,科学合理的导师工作量评价体系和"教学———学工"系统的无缝衔接机制等保障机制,在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格局中为"流动导师制"的实施创造更加坚实地制度性保障,从而提升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宝国  
高校在本科生培养中推行导师制是一个正在实践着的新生事物。文章探讨了高校本科生导师的任职条件、基本职能,总结了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以来高校人才培养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了完善本科生导师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爽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求,亦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要采取多元化策略,在导师的选聘与分类、考核与评价、师生互动机制建设等方面提供多元化的路径选择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国基  
本调查以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导师制实施状况为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指导内容不够规范、考核机制缺乏科学性。文章提出本科生导师制要实现指导方式多样化,加强针对性指导;强化导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远明  黄维宪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然而,这一模式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对此,文章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作用,以期推动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在高校的拓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春梅  杨洪升  罗志文  董锡文  杜春梅  杨金铭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运行中存在理念定位误区、实施过程形式化和激励考核模糊不清等问题。抓住导师制运行的关键节点,结合地方高校的校情学情,准确定位、建立师生互动的良性沟通机制和科学完整的激励考核体系等,才能真正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蓉  侯思阳  
文章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发展历史,分析了我国高校引入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指出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实践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高校应从创新实现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双向选择,强化师生互动;建立导师交流机制,随时掌控导师状况;明确导师和学生的义务与责任;建立健全导师制度体系;加强导师的职业训练等六方面来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的发展,以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华  方水凤  李海雄  
美国精英高校的招生制度十分复杂,与我国招生制度差异甚大。从招生标准上看,非常多元而且有层次之分,从录取方式上看有提前录取与常规录取。提前录取既受到精英高校的青睐,也受到学者的批评。精英高校招生行为受其价值取向的指导,通过多样化的招生评价标准和二元化的录取方式选拔具有学术潜质、领导能力、挑战精神并充分利用资源的申请人,为社会培养精英。美国精英高校的招生是多方主体博弈的过程,在各方激烈的竞争中,有些问题开始出现,例如:教育不公平、招生标准的负面导向作用。这些都促使美国精英高校不断尝试改进招生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为其  黄新蓉  
一、"辅导员—导师制"的界定和职责分析(一)"辅导员—导师制"的界定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导师制",在我国高校本科培养模式中的"辅导员—导师制"是指在坚持和加强"辅导员制"的基础上,学校聘请校内优秀的专业教师或党政干部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5—10名的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友仕  高飞  
学分制下,应用型民办高校探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推进和深化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全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结合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做法、经验以及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现状,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了学分制下应用型民办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提出"更新理念,加强思想引导""内培外引,加强本科生导师队伍建设""立足实际,创新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法可依,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的优化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靖国安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正在探索实践的一项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作为高校育人主体的作用,增强学生思想教育队伍的力量,有利于学分制的全面推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中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作用不可偏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晓春  许明  
文章介绍了导师制的发展历程,对我国高校导师制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分析提出改革应本土化、建立符合各高校实际的导师制制度的相关建议:为导师制提高制度上的保障;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注重对导师的培养;根据学校实际,建立有本校特色的导师制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济良  王洪席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化,有利于扬弃学分制的内在流弊,有利于师生建立起良性的沟通机制。深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应进一步彰显其核心价值观,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指导模式,构筑科学的激励和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喜成  
实行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是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特点采取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积极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完善双向选择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加强导师的管理和考核,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林  
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形式,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提高质量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长远战略及现实政策选择的新的历史阶段,其价值和意义愈加突显。科学合理定位、创新实践模式和健全体制机制是深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三大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