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4)
- 2023(7080)
- 2022(5534)
- 2021(5246)
- 2020(4351)
- 2019(9674)
- 2018(10120)
- 2017(18196)
- 2016(10523)
- 2015(12266)
- 2014(12599)
- 2013(11555)
- 2012(10851)
- 2011(9724)
- 2010(9891)
- 2009(9240)
- 2008(9237)
- 2007(8817)
- 2006(7870)
- 2005(6847)
- 学科
- 济(32643)
- 经济(32488)
- 管理(28504)
- 业(24933)
- 企(19137)
- 企业(19137)
- 中国(12826)
- 方法(12078)
- 制(10805)
- 理论(10486)
- 业经(10123)
- 农(10095)
- 学(9692)
- 财(9206)
- 工作(9125)
- 教育(8621)
- 和(8036)
- 数学(7869)
- 数学方法(7679)
- 体(7571)
- 服务(7190)
- 地方(6998)
- 银(6808)
- 银行(6788)
- 行(6539)
- 贸(6290)
- 贸易(6284)
- 教学(6240)
- 易(6102)
- 农业(5849)
- 机构
- 大学(143156)
- 学院(139413)
- 研究(49062)
- 管理(48279)
- 济(47707)
- 经济(46099)
- 理学(40042)
- 理学院(39536)
- 管理学(38492)
- 管理学院(38228)
- 中国(37247)
- 京(31969)
- 科学(30959)
- 所(25243)
- 财(25185)
- 农(24977)
- 江(24106)
- 中心(23015)
- 研究所(22576)
- 范(22202)
- 师范(21942)
- 业大(20845)
- 北京(20232)
- 农业(19410)
- 州(19300)
- 财经(18411)
- 院(17926)
- 技术(17673)
- 师范大学(16972)
- 省(16471)
- 基金
- 项目(89046)
- 研究(69114)
- 科学(68080)
- 基金(60035)
- 家(51961)
- 国家(51425)
- 科学基金(43000)
- 社会(42297)
- 社会科(38669)
- 社会科学(38650)
- 省(36269)
- 教育(33313)
- 基金项目(30973)
- 编号(30730)
- 划(30063)
- 成果(28622)
- 自然(25922)
- 自然科(25351)
- 自然科学(25342)
- 自然科学基金(24871)
- 资助(24147)
- 课题(22034)
- 重点(20011)
- 项目编号(19615)
- 发(18966)
- 年(18891)
- 部(18818)
- 创(18094)
- 性(17460)
- 大学(17257)
共检索到233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杨
高校的服务社会职能是高校对国家与社会意义的重要体现,高校只有充分发挥服务社会职能,才能得到社会认可,也才能从社会中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动力。系统分析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必要性及现实表现,探究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从高等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引领社会发展方向、高校量力而行三个方面研究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服务社会 社会转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万顺 薄瑞蕾 马志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功能经历了从单一的人才培养功能到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功能。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现代高校服务社会功能具有了更广泛的内涵,包括人才培养、创新支持、资源共享、文化引领和决策咨询五个方面。
关键词:
高校 服务社会 功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勇
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有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紧密联系。本文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联系,并从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入手,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文化服务、农民培训等多个方面探索了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策略。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殿仁在《光明日报》(8月22日)撰文说,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促进产学研相结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和企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彼此渗入到对方的传统领地。我国高校孵化了一批著名高科技企业,对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和我国的大国地位相比,和我们肩负的时代使命相比,这样的大学的数量还是偏少了一点。二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高校要从经院式的科研思维中解脱出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的难点热点,围绕人民关注的生产生活问题,围绕企业发展的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双华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既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高校追求的根本发展目标。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冬梅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高校服务社会的成效不尽如人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校自身的原因,也有教育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原因。文章从现有文献成果和实际案例两方面出发,针对当下高校服务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策略,具体包括:更新服务社会的观念,追求有效的服务成果;畅通信息,建立与地方的对接机制;加强自身发展,提升社会认可度。
关键词:
高校 服务社会 有效机制 模式构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华
在新世纪首次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走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道路是高校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高校不仅是人才的宝库,更是知识创新的基地,理应成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力量。如何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庆峰
提升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体现了大学之责、社会之需。目前,全球化的外部环境使得地方高校知识生产、组织管理和服务需求出现异化。在全球化新常态下,依托国际化战略发展地方高校具有可操作性与必要性。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可采用里应外合式人才国际化战略,垂直拉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国际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复合精英型人才的培养和社会贡献度的提升。
关键词:
社会服务力 国际化 地方高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忠奇
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理论性研究目前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相关的数据分析与经验积累都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进程与旅游产业的集群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旅游产业以人文和自然资源为核心产品的产业特征决定了政府在资源开发和维护方面的先天性主导作用,其中以产业集群治理功能尤为突出,综合研读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失灵现象和政府职能发挥力度是丰富旅游产业理论和拓展旅游经济发展实践的必要条件,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指导意见亦应以此作为设立基础。
关键词:
市场失灵 政府职能 旅游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晓珍
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文化既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又是衡量幸福指数的重要尺度。基于地方文化生态多样性的现实考量,地方高校以文化传承和文明育人为切入点,强化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共融共生,服务经济社会进步,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这是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增长点,也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哲 董新伟 方庆红
欧美高校产学研协同服务社会发展主要包括"大学知识核——科技产业园区——创新网络"、"大学作为连结点的产业带"、"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大学参与体育竞技产业"、"大学内部建立新机构"和"大学孵化企业"等六类典型模式。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是以分类培养行业技术人才为核心,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链;以对接地方典型产业集群为目标,打造高校分类服务模式;以提升科研应用能力为导向,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激发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力。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发展 产学研协同模式 服务社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大伟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历年政策的分析发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努力扩大供给阶段、全力促进均衡阶段、以标准化统筹资源配置阶段和优质均衡发展阶段。通过对教育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城市地区的发展程度普遍高于农村地区“、中部塌陷”现象较为明显、弱势群体享有的保障水平有待提升。未来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应着力于破解现有问题,持续关注优质均衡,进一步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应坚持以法制化和规范化为战略导向,以精准化和便捷化为实施理念,以体系化和制度化为实现手段,以统一性和动态性为执行标准,以常态化和长效化为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崎琦
地方高校作为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关键力量,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简政放权、经济调整、社会构建的新形势,地方高校应抓住管理权限下移、产业结构升级、社会活力迸发的新机遇,通过协同共治、适应社会、高校法治等途径,谋求自身灵活性、多样性和延展性的发展,以期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践行高校使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玮
长期存在的身份传统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中的体现,才是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形成的根源。改革开放后推行的许多改革措施都直指身份社会,社会经济结构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家庭出身和阶级成分等区分"身份"的先赋指标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身份社会的根基也开始出现松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身份传统在社会经济制度中的影响逐步降低,出现了许多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弟财
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创新面临着经济与社会转型、互联网云平台和培训业"2.0时代""三大变化"。示范性高职院校要从五个方面积极有效地服务社会培训:以开发针对培训者特点、系统化设计内容为根本,创新课程;以扩大行业、产业、企业的组织社会覆盖为基点,创新渠道;以创建差异化和成本领先为目标,创新品牌;以构建培训产业链合作共赢为生态圈,创新商业模式;以拓展市场竞争核心能力建设为重点,创新长效机制,从优秀走向卓越。
关键词:
示范高职院校 服务社会培训 培训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