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7)
2023(12319)
2022(9938)
2021(9263)
2020(7824)
2019(17659)
2018(17752)
2017(33462)
2016(18365)
2015(20931)
2014(20738)
2013(19540)
2012(17345)
2011(15261)
2010(16004)
2009(14893)
2008(14967)
2007(13802)
2006(12054)
2005(10894)
作者
(48695)
(40615)
(40500)
(38183)
(25870)
(19119)
(18352)
(15542)
(15223)
(14802)
(13738)
(13633)
(12908)
(12852)
(12194)
(12180)
(12106)
(12102)
(11741)
(11484)
(10046)
(9985)
(9697)
(9411)
(9315)
(9036)
(9014)
(8857)
(8126)
(8005)
学科
(79848)
(73562)
企业(73562)
(71416)
经济(71337)
管理(70950)
方法(32978)
业经(26850)
数学(25089)
数学方法(24524)
(23492)
(22567)
技术(20292)
中国(19765)
理论(18000)
(17508)
财务(17470)
财务管理(17453)
农业(17022)
企业财务(16461)
(15088)
(15041)
(14869)
(13643)
技术管理(13639)
环境(13551)
地方(12266)
教育(12060)
(11854)
贸易(11842)
机构
学院(251815)
大学(249724)
管理(104098)
(99075)
经济(96866)
理学(89336)
理学院(88468)
管理学(86738)
管理学院(86283)
研究(72699)
中国(57231)
(52358)
(46220)
科学(43322)
(40073)
(36538)
财经(36078)
业大(34573)
中心(34358)
(34191)
(33519)
师范(33295)
北京(33113)
(32610)
(32295)
研究所(30695)
商学(28313)
经济学(28240)
农业(28225)
商学院(28057)
基金
项目(164238)
科学(131974)
研究(127556)
基金(116426)
(98097)
国家(97152)
科学基金(87080)
社会(80748)
社会科(76584)
社会科学(76561)
(68854)
基金项目(61416)
教育(60878)
(55207)
自然(54754)
自然科(53536)
自然科学(53527)
编号(53496)
自然科学基金(52617)
资助(46380)
成果(43717)
(40112)
课题(37623)
重点(36453)
创新(36281)
(35420)
(35271)
(35103)
项目编号(33763)
大学(32938)
期刊
(113988)
经济(113988)
研究(74409)
中国(57533)
管理(44751)
教育(43127)
(39407)
(33847)
科学(30326)
学报(30278)
技术(27055)
大学(26113)
农业(23780)
学学(22387)
业经(21868)
(20032)
金融(20032)
财经(17778)
图书(17158)
经济研究(16978)
(15926)
(15512)
技术经济(15243)
问题(13704)
科技(13689)
(13480)
统计(12678)
财会(12652)
书馆(12353)
图书馆(12353)
共检索到384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珊  
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存在角色、职能、协同和能力等困境的基础上,注重发挥高校载体和人才等方面优势,从"生态圈"价值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实践子系统、协同子系统、能力子系统和载体子系统六个方面构建高校服务大学生创业的"生态圈"模式"。生态圈"模式更加着眼于工作环节的一体化衔接和六大子系统的协同合作共生,包括大学生个体、高校、政府及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微  
文章阐述了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构建的必要性,分析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的现状,进而提出了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构建的有效途径:更新创新教育理念,有效提高地区院校的适应能力;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促进创业生态圈的协同创新;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机制,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创业生态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通明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等都具有关键作用。文章结合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现状,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构建思路,即以师生的创业需求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导向;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服务系统,为师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为学生创业项目的落地提供便利。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构建的路径,即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现有教育体系;设计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构建全面有效的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储学  
国家政策大力引导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民办高校跨越发展带来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未来高校的竞争将是生态圈的竞争。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包含三个层次:合作、互利、共生。民办高校加快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战略有四个着力点:筑牢教育教学子系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扩展实践平台子系统,强化学生创新应用能力;打造协同创新子系统,汇聚多元要素形成合力;完善公共服务子系统,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支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华东  陈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分析,解决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结合现有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典型事例,紧紧围绕"成功"创业的基本目标,构建了"四位一体"创业教育帮扶体系,即:以双创教育为保障、以孵化基地为载体、以创业教师为引导、以宣传推广为带动的自主创业模式;同时指出,在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这种模式具有开拓者的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熊毅  杜朝运  
大学创新创业存在供需结构错配现象,表现为大学创新创业脱离区域经济的发展;教师注重常规教学缺乏创新创业经验;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能力亟待提升。建议教师要身体力行创办企业,构建学科交叉与互融递进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大学生应立足创新提高创业质量,通过创业实现创新的商业价值;创新创业要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转变,成为国家创造扩散知识的中心和高效供给的生态系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武天骄  孙超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双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针对农业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业动力不足等现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新思路:育人为本,注重"双创"意识培养;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助力创业实践;健全体制机制,促进校内、校企协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维莉  葛鑫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创新创业生态圈内涵及构建要素的研究,从教育生态系统角度,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的路径,包括制订协调统一的发展规划、协同共建"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双创"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双创"实践载体、搭建"双创"成果转换平台以及完善公共服务系统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敬  黄秋石  徐珊珊  何桂玲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仍存在实践不足、导向不明确等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大力度打造以实践为导向的模式和体系。文章以实践为导向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旨在通过阐述“双创”实践教育模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双创”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华中  
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忽视实践环节,造成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形式化、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脱节等现象的出现,严重桎梏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有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缺失: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未能保持高度一致性;高等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缺失;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忽视了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然后提出了基于实践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优化路径:加强创新创业顶层设计,强调实践育人思维;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育人内容;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丰富实践育人方式;完善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强化实践育人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郁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体系包括核心要素、基础要素和制约要素,这些要素有机统一于该教育的全过程。从这一角度出发,文章提出应厘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厘清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关系,丰富教育内容与手段;厘清教育情境与教育资源的关系,统筹管理教育资源;厘清教育评价与教育反馈的关系,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以此重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萍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社会大环境下的经济整体下滑,而大学毕业生也深受影响,很多高校应届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创业这个选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现阶段,大学生创业已引起多方面的高度重视,为了给毕业生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社会各界要给予多方帮助,以此减缓社会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为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会特设大学生创业基地,给予其一定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创建工作室的场地,让应届生在创业初期以最小的创业成本实际操作自己所选定的创业项目,观察这项创业是否符合社会需求、能否达到自己的理想预期,切实了解实际创业效果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多少,让大学生创业之路以更切合实际的角度出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太芳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成为我国各大高校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出发,深入研究农业高校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分析目前我国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建议,包括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原方  
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备、教师队伍不专业等问题,需要从组织保障、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协同育人、校园文化等六个方面加以改进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健  宋欣  
为了更好地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诉求,服务好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已成为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近年来,高校纷纷围绕自身学科特点和平台优势,与社会企业、创业园区形成互动共生关系,理顺高校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思路,通过纵向、横向和内外"三大联动",全力打造校内、校校、校企"三个协同",形成了一套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所需要的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新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