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7)
2023(2011)
2022(1670)
2021(1646)
2020(1443)
2019(3486)
2018(3569)
2017(5943)
2016(3924)
2015(4663)
2014(4828)
2013(4115)
2012(3572)
2011(3127)
2010(3239)
2009(2976)
2008(2866)
2007(2732)
2006(2356)
2005(1981)
作者
(10071)
(8454)
(8210)
(7967)
(5157)
(4145)
(3917)
(3430)
(3179)
(3126)
(2943)
(2875)
(2826)
(2596)
(2484)
(2468)
(2444)
(2438)
(2420)
(2365)
(2199)
(2196)
(2082)
(2046)
(1904)
(1889)
(1881)
(1863)
(1858)
(1834)
学科
管理(10122)
(9873)
经济(9870)
(6189)
(5854)
企业(5854)
方法(5339)
数学(4818)
数学方法(4703)
教育(3941)
教学(3141)
中国(3048)
工作(2961)
(2800)
研究(2784)
理论(2777)
学校(2697)
(2622)
地方(2472)
(2398)
业经(2030)
环境(2018)
政治(2006)
思想(2001)
(1966)
思想政治(1958)
政治教育(1958)
治教(1958)
德育(1955)
学法(1929)
机构
大学(49098)
学院(45549)
管理(16982)
理学(14184)
理学院(14030)
研究(13911)
管理学(13597)
管理学院(13534)
(12605)
经济(12073)
(10758)
科学(10043)
中国(10040)
(8609)
师范(8557)
(7788)
业大(7786)
(6983)
(6951)
中心(6917)
北京(6787)
图书(6572)
(6435)
研究所(6433)
书馆(6422)
图书馆(6422)
师范大学(6376)
(6211)
教育(6077)
技术(5966)
基金
项目(31411)
研究(25085)
科学(23456)
基金(19032)
(15891)
国家(15722)
(14379)
科学基金(13444)
教育(13216)
社会(13129)
社会科(12363)
社会科学(12355)
编号(11649)
(11545)
成果(10896)
基金项目(10035)
课题(8942)
自然(8550)
自然科(8343)
自然科学(8340)
自然科学基金(8135)
资助(8038)
高校(7696)
(7683)
项目编号(7460)
重点(7172)
研究成果(6616)
大学(6481)
(6473)
(6466)
期刊
教育(14404)
中国(14034)
(13075)
经济(13075)
研究(12993)
图书(8031)
学报(7219)
书馆(5795)
图书馆(5795)
大学(5717)
(5700)
管理(5639)
科学(5387)
技术(5383)
(5176)
学学(4148)
农业(3932)
情报(3825)
高等(3394)
职业(3182)
资源(3118)
成人(3011)
成人教育(3011)
统计(2957)
(2931)
(2889)
科技(2880)
高等教育(2707)
财会(2682)
(2673)
共检索到72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福才  余晖  
推动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是高校智库多元评价的价值目标。目前高校智库评价尚存在着"唯论文"导向,具有明显的弊端。高校智库评价首先要基于高校智库的本质及其实际贡献,要以多元评价理念构建高校智库评价体系,全方位、多层面优化高校智库多元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姗姗  
在顶层设计的引领驱动下,高校智库在智库潮中渐趋鼎足之势。但高校智库同质化程度高、发展不均衡;研究成果转化难、贡献率低;影响力也不高,影响渠道又较为单一。为突破新型高校智库建设面临的困局,应构建一整套完备的高校智库评价体系。科学的智库评价能明确标准,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指挥棒";能汇聚信息,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听诊器";能改进效能,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过筛网"。在新型高校智库构建过程中,以下几点尤为关键:在评价标准上,注重结果评价和系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注重投入评价与产出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对象上,注重机构评价与项目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光霞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是智库的重要类型,是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智库的发展程度是智库发展与高校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方法/过程]从高校智库的本质特性出发,高校智库受制于支配体系、话语体系、竞争体系,连接政府、学术、市场,是决策信息的提供者、学术知识的生产与贡献者、社会智识的启蒙者,承担着聚合功能。由此,高校智库实现了从“供智”的角色到“共治”的共同体的转型。正是基于此,高校智库内在关系要从共治的共同体这一体系特性出发,探寻高校与智库的关系、市场与智库的关系、政府与智库的关系。[结果/结论]从高校智库发展的聚合功能出发,重新认识高校智库的“共治”共同体特性,需要重新界定高校智库的内涵,反对“擦边球”与“贴牌”,提高知识生产的精准性,减少与事实和问题的脱离,建构中国特色的旋转门机制,维持有效的流动。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日新  杨松青  李韵婷  
[目的/意义]基于区域智库特点,探索建立一套客观评级指标评价高校智库影响力并探索不同类别智库影响力差异机理,以引导不同高校智库更好地在决策咨询、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作用。[方法/过程]使用广州58家高校人文社科智库作为样本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014年的智库影响力按照得到的评估体系进行评分,并利用非参数检验对智库异质性和影响力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结论]高校智库的学术方面影响力比决策影响力大,学术影响力可以细分为省域影响力和国家层面影响力;进一步研究发现,依托高校、批准部门、成立时间和依托学科等异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丰  
基础教育阶段"唯分数""唯升学"问题的症结在于"学业成绩政绩化"的潜移默化,在于"经济模式"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的简单移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重要思想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引,也是指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理论武器。要扭转不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应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地方政府端正教育质量观,强调区域教育发展的"生态意识"与"结构思维",以区域教育治理水平为评价的重点,构建以教育生态为核心的区域教育发展评价体系。区域教育发展评价应重点关注反映教育系统内部均衡协调发展的"结构意义"的质量指标,以及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的良好协调关系,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维护区域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应特别关注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协调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合理比例、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等结构性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贺武华  娄莹莹  
"帽子"成为"香饽饽"实为好事,人才被"唯帽是从",通常情况下并不是"帽子"之错造成的,也不全是"人才"出了问题,而是科研资源作为稀缺性、不均衡性的权力配置物在复杂的利益环境与功利诉求驱动下的必然产物。治理"唯"乱象不能就问题谈问题、以政策落实政策。"唯帽"是"四唯""、五唯"中的典型,治理"唯帽"可从提高人才帽子遴选评审的公信力、建立人才准入时的前置约束性条件、统一人才帽子价值评价的当量标准以及建立对帽子人才流动中的监管机制等入手。由此,我们打开"唯帽"评价的理性解读方式,也试图为破"五唯"的清理整治行动提供思路和启示。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朱敏  房俊民  
[目的/意义]智库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对智库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助于推动智库的发展,提高智库的影响力。[方法/过程]从智库评价的宏观层面入手,对比介绍了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第三方主导的评价模式;针对形形色色的第三方模式,探讨了目前典型的评价体系的优缺点,然后从微观层面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智库评价的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各个国家的评价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但都建立了基于各国特色的评价体系,各国学者对评价指标的细分探讨也颇为详尽,而我国的智库建设和智库评价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智库评价建设应与智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岳洪江  
在对国内智库评价体系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五维度区域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开展区域智库影响力评价。区域智库影响力差序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区域智库影响力的五个维度都表现较好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相对排名靠后;有些省份五个维度排名变动幅度较小,而有些省份排名变动幅度较较大;省市区间智库影响力得分差距巨大,从大到小呈梯度分布状态。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郭瑞  
[目的/意义]公正、科学的智库评价能够为高校智库发展诊断号脉,是高校智库发展的听诊器和指挥棒,因此指标体系建设在智库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智库评价过程中,对支撑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工具的运用阐述较为缺乏,降低了指标体系科学性、说服力。[方法/过程]结合知识管理理论,采用实证研究范式,构建一套针对高校智库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2份,通过SPSS因子分析技术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和赋权。[结果/结论]提出从注重高校智库实体建设、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学术及同行影响力的评价和特殊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旭  赵彬  卢恒  李宇佳  
本文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从服务过程视角去审视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能力,结合以往文献研究成果,构建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得到包含3个关键主题、7个关键过程、19个关键实践和5个能力等级的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进而收集50所高校图书馆相关数据,探索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验证评价体系适用性,为高校图书馆明确自身智库服务能力所处阶段,有针对性地实现持续改进优化,提升智库服务能力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蒙  余宏亮  李永周  龚雨洁  
高校作为人才发展的摇篮,是智库发展的未来方向。通过对湖北57所高校研究基地智库人才实证分析,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一套包含三个层次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高校智库人才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得出高校智库人才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旭峰  韩万渠  
围绕中国智库建设的研究大多强调智库独立性对中国智库建设、智库影响力的意义,但并未就如何保障和实现中国智库独立性展开系统研究。文章将智库透明度视为智库独立性的重要保障机制,将智库透明度与独立性的分析置于智库运行体系的框架之中,提出了智库透明度的基本维度,构建智库透明度评价体系,并对100家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智库进行透明度评价。研究发现:社会智库总体透明度的平均水平较高,得益于其对网站运营的重视;中国智库的财务透明度水平总体较低,相比而言,事业单位智库和社会智库的财务透明度相对较高,前者受"三公"经费公开等政策的影响,后者则主要受资助基金会规范运作的外部机制的影响,表现出影响不同类型智库透明度的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邓丽群  钱宝英  李二斌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群体。在国家日益重视高校智库建设的背景下,根据行业特色型高校智库与国家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分析其行业性和地方性两大特点,提出从推进协同创新、提升服务能力、重视人才建设、打造智库品牌、加强国际交流5个方面建设智库的对策。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张雪红  张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高校智库发展完善,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推动高校智力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为充分贯彻该意见精神,本文应用实证分析方法调查了我国143家高校智库的建设现状,具体就高校智库的省份分布、建设时间、研究领域、学位教育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找出高校智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搭建智库信息共享平台、创立高校智库联盟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智库、丰富高校科研组织范式和以智库研究丰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建议。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刘芳  陈芳  万乔  
中国高校智库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科技发展战略与科技信息情报研究和服务工作,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及学科服务优势促使其成为高校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高校智库发展需求,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智库服务工作发展战略,以期建设成为支撑高校智库发展的"资源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