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4)
2023(18637)
2022(15678)
2021(15125)
2020(12058)
2019(27741)
2018(27556)
2017(50482)
2016(28241)
2015(32103)
2014(32076)
2013(30093)
2012(27529)
2011(24955)
2010(25561)
2009(23270)
2008(21969)
2007(19726)
2006(17463)
2005(15567)
作者
(76967)
(63414)
(63126)
(60263)
(40112)
(30387)
(28993)
(24748)
(24335)
(22878)
(21766)
(21307)
(20162)
(20073)
(19609)
(19580)
(18958)
(18733)
(18364)
(18091)
(16117)
(15615)
(15370)
(14635)
(14479)
(14253)
(14215)
(14119)
(12860)
(12653)
学科
(96619)
经济(96502)
管理(78556)
(72107)
(62535)
企业(62535)
方法(40904)
中国(37318)
数学(33989)
数学方法(33444)
(28285)
金融(28277)
(27497)
(27006)
银行(26958)
(26713)
教育(26190)
(26030)
理论(25467)
(24687)
业经(24572)
(23285)
地方(21579)
技术(20325)
农业(17781)
教学(17631)
(17600)
财务(17522)
财务管理(17491)
(17057)
机构
大学(384314)
学院(379628)
管理(141025)
(138971)
经济(135409)
研究(127422)
理学(121235)
理学院(119789)
管理学(117434)
管理学院(116716)
中国(95492)
(83081)
科学(77801)
(68022)
(62598)
(60909)
师范(60378)
中心(58624)
(57794)
研究所(57071)
(56227)
财经(53631)
北京(53320)
业大(53058)
师范大学(48735)
(48666)
(47429)
(46453)
教育(46310)
技术(45458)
基金
项目(253447)
科学(198843)
研究(195762)
基金(177338)
(152639)
国家(151122)
科学基金(129318)
社会(119237)
社会科(112542)
社会科学(112511)
(102143)
教育(96982)
基金项目(93136)
(86061)
编号(83106)
自然(80656)
自然科(78742)
自然科学(78724)
自然科学基金(77284)
成果(71685)
资助(71603)
课题(60954)
重点(57947)
(56152)
(54905)
(54414)
项目编号(51749)
创新(50515)
(50434)
教育部(49118)
期刊
(153881)
经济(153881)
研究(122094)
中国(86661)
教育(81967)
学报(58841)
管理(53218)
(52772)
科学(52301)
(51363)
大学(46353)
(42504)
金融(42504)
学学(41327)
技术(37955)
农业(34856)
财经(26534)
业经(25028)
经济研究(24190)
图书(23401)
(22785)
职业(21677)
问题(18902)
科技(18165)
(18029)
论坛(18029)
理论(17698)
(17621)
(17616)
(16263)
共检索到578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晶晶  
网络信息高度发达背景下,新媒体传播形式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辐射范围与影响力度,相关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能力与信息传播素养构建提升成为新媒体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构建成为必行之策。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应以现代化的发展视角对自身教学内容模式进行改善,在高校支持下推进个人素养能力的全方位构建,为新时期的社会信息传播与文化塑造提供良好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晓娟  
实践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价值,反思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突出问题,并就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系框架、设计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路径展开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芳  
自国家教育部门将思政理论课程地位提升至专业教育学科以来,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对思政理论课程进行了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并从中获得颇多学术研究成果,对各高等院校推动思政理论课教学在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有机渗透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深究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实践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对此,笔者将结合李雅茹主编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当今社会对思政理论课教学所提的全新优化改革发展要求,思考如何促进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实践,以助力强化思政理论课整体教学质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乔磊花  李敬  
从历史视域上来说,思政教育的发展往往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产生新理念。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体现在个人德行教化和建功立业理念之中,因此在教育上主要围绕儒学教义来展开,直至现在,传统思政教育观念中的德育教化仍然是思政教育的重点。在新时代特性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呈现出许多与传统思政教育不同的新生态教育表现,这种新生态表现同时也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迎合新时代主流思想的有效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波  
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关键一环,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为祖国伟大复兴事业培养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离不开高校思政课程的教育作用。自新中国成立至今70余年,我国已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课程设置科学和完整。在此基础上,我国思政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向外部探究,试图通过一系列探索获取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实质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思政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由李雅茹编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一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蒋欢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诸多新媒体,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实现有机融合成为当前网络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多元媒体在深度与广度上的进一步融合,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资源结构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发生了改变。这具体表现在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道德滑坡和政治信仰的缺失,这无疑影响着青年一代的健康发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佳阳  
<正>新媒体时期,以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抖音、B站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软件深度影响着广大师生生活,并逐渐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智能手机、5G技术的普及,不少大学生对知识的诉求开始从纸质化书籍向电子化平台、新媒体平台上方向转变,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有必要加快网络教育矩阵建设,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价值观传播,引导大学生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书重点提到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马克思理论教学方法。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飞  
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世界局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亟需不断构建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现代化进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否在授课中将授课内容上升为自身情感意志,并与大学生实现情感共鸣,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的贯通发展、全面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淳  
自近代提倡"民主"与"科学"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在封建之中逐渐开放。在民主革命完成后,国人内心深怀革命精神。在全民族抗战的历程中,中国教育就将大无畏的爱国精神融入教学内容。新中国之初,中国人对国家的稳定和和平深感不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炎杰  付春正  郑丽智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构,使其在信息传播的背景之下互动性更强,呈现出层次化的特征。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重要影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更加重视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指导。由左柏州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为多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对新媒体技术之下的思政教育工作发生的转变进行了阐述,并且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就在新媒体技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训龙  
文化自信的时代影响力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认同的有力牵引。文化自信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力量之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厚植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与最佳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导向。思想只有引领时代,方显磅礴伟力。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起香   刘少宝  
<正>当前,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构建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完善这一体系需要对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途径进行探讨。由蒲丽霞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研究》一书,以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党和国家办好高校思政课的要求,系统梳理了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渊源,并对思政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核心概念等内容进行深入阐释。
关键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竹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机遇。要积极运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创新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互动,以提高教育的实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翁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也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课程模式,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价值。如何进行思政课程理论实践教学创新,由张亚丹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一书对价值论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以大学生为价值客体、思想教育为价值主体的教育模式。本书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对思政教育价值实现和评价进行了深入探索,该书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具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毅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其中,话语是核心,是关键,同样,在高校思政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话语,而从话语切入也是新时代思政教育领域的研究视角。面对新时代新的社会问题与矛盾冲突,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必须坚持因时而化、因事而新,科学着眼于新时代的新要求,才能提升思政教育传播的效果。在此背景下,由张翼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为研究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