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1)
- 2023(12276)
- 2022(10146)
- 2021(9194)
- 2020(7907)
- 2019(17514)
- 2018(17507)
- 2017(32728)
- 2016(17801)
- 2015(20129)
- 2014(20051)
- 2013(19281)
- 2012(17238)
- 2011(15185)
- 2010(15609)
- 2009(14610)
- 2008(14764)
- 2007(13669)
- 2006(11901)
- 2005(10711)
- 学科
- 业(79735)
- 济(76729)
- 经济(76658)
- 企(74148)
- 企业(74148)
- 管理(69283)
- 方法(34264)
- 业经(28639)
- 数学(25562)
- 数学方法(25162)
- 农(23721)
- 财(21907)
- 技术(21736)
- 中国(19089)
- 理论(18349)
- 农业(17395)
- 务(17383)
- 财务(17354)
- 财务管理(17337)
- 企业财务(16383)
- 划(15384)
- 和(15287)
- 地方(15216)
- 环境(14348)
- 技术管理(13751)
- 策(13591)
- 制(13427)
- 产业(13382)
- 企业经济(11683)
- 经营(11431)
- 机构
- 学院(254693)
- 大学(246725)
- 管理(103388)
- 济(102201)
- 经济(100238)
- 理学(88825)
- 理学院(87987)
- 管理学(86318)
- 管理学院(85862)
- 研究(75343)
- 中国(58302)
- 京(51671)
- 财(46093)
- 科学(45773)
- 江(40546)
- 农(39593)
- 业大(36620)
- 所(36365)
- 财经(36349)
- 中心(35020)
- 研究所(32805)
- 经(32685)
- 州(32594)
- 北京(32401)
- 范(32024)
- 师范(31735)
- 农业(30811)
- 经济学(29630)
- 技术(28800)
- 商学(28781)
- 基金
- 项目(167803)
- 科学(134329)
- 研究(128121)
- 基金(118653)
- 家(100955)
- 国家(100021)
- 科学基金(88903)
- 社会(81238)
- 社会科(77188)
- 社会科学(77170)
- 省(71829)
- 基金项目(62863)
- 教育(59928)
- 划(56828)
- 自然(56173)
- 自然科(54860)
- 自然科学(54851)
- 自然科学基金(53933)
- 编号(52363)
- 资助(47333)
- 创(41224)
- 成果(41190)
- 发(37714)
- 重点(37712)
- 创新(37373)
- 课题(37362)
- 业(36797)
- 部(35255)
- 项目编号(32664)
- 国家社会(32591)
- 期刊
- 济(118076)
- 经济(118076)
- 研究(71476)
- 中国(54985)
- 管理(45852)
- 财(38777)
- 农(37003)
- 教育(35629)
- 学报(32835)
- 科学(32410)
- 技术(28421)
- 大学(26560)
- 农业(26179)
- 学学(24259)
- 业经(23046)
- 融(18889)
- 金融(18889)
- 财经(17960)
- 经济研究(17595)
- 业(17337)
- 技术经济(16198)
- 经(15801)
- 问题(14728)
- 科技(14670)
- 策(13823)
- 统计(13238)
- 现代(12846)
- 图书(12792)
- 商业(12682)
- 财会(12285)
共检索到382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莉 刘梅英
现阶段,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不健全、融入性课程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培养模式僵化等问题。应从教育内涵出发,以生态化视角,打造"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多维化课程体系,搭建"无界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促进资源整合,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供给",系统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金兰
当我们的学生出去以后,我们经常说要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是说出去以后要有竞争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一个很重要的步子,高等教育在这其中的责任是非常大的。要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人才培养理论,理念上要更新;第二个是路径设计,即应该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娟娟 施永川 李鹏
融入创业要素的产学合作能进一步强化专业与产业之间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以区域产业特色为依托,着重处理好产业与专业、创业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学校应成为区域创业文化推广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形成内外共生的和谐创业文化。产教融合是高校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产业、专业、创业"集成融合的高校应用型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和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新常态。创新创业和人才创新是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更是我国战略发展的重要目标,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与人才创新研究成为当前高校的研究重点。姚远、冉玉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一书提出将立德树人全面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中,以教育为载体,解决创新创业活动中各方主体的冲突与矛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高峰
开发学生的市场意识,形成学生内在的创新创业驱动力。为学生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大学成为创新创业的"梦想工场"。整合多方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地方本科院校因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办学模式多元等特点,正在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盐城师范学院开展基于能力本位的"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熊毅 杜朝运
大学创新创业存在供需结构错配现象,表现为大学创新创业脱离区域经济的发展;教师注重常规教学缺乏创新创业经验;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能力亟待提升。建议教师要身体力行创办企业,构建学科交叉与互融递进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大学生应立足创新提高创业质量,通过创业实现创新的商业价值;创新创业要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转变,成为国家创造扩散知识的中心和高效供给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远征 倪杰 沈皆希
借助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适应“四新”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其涵盖了系统的主体和构成要素、位置与边界、结构与关联、活动与功能等基本要素。从系统构成的不同要素入手,分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多维目标体系建设“、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全程的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和数智技术赋能的一体化教学平台建设等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引入我国传统哲学智慧“道法术器势”的理论框架及其辩证关系,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之“道”,强化多维融合的生态体系之“法”,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之“术”,实现实践平台一体化融合之“器”,营造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生态系统之“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丽萍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今天,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教育模式。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有助于解决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平台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伟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而形成的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分析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的定位,制定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花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与稀缺的人才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克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高职院校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顶层设计,从培养文化创意思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文化创意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文化创意活动载体、搭建文化创意实践平台等五个方面着手,积极探索提高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质量的实现路径,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文化创意人才 困境 出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莉莉 刘鑫达
明确了多学科交叉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标,提出了多学科交叉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理念,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虚拟现实专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探讨了如何发挥学科交叉的科研基地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虚拟现实技术高层次人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弋江 武丹 苏玉慧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江西高职院校必须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契机,实现江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动结合。一、江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瑛 舒元 郑贵辉 刘攀 徐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中国未来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源泉。创新创业需要教育的投入和研究的跟进,更需要服务的提升。创新创业需要良好生态系统的构建。"众创、众筹、众扶、众包"是构筑这一生态系统的着力点和发展源。"四众"并非是个割裂的概念,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个融合的闭环。唯有通过"创新—创业—产业"的全链条战略,方能够做到"创客—创业者—企业家—产业家"的全链条培育。如何进行全链条的培育,中大创新谷的启示是要把握和运用好政府、市场、企业三种力量,这将从源头上解决社会创新力的释放,又将为社会持续地创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四众 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