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5)
- 2023(6358)
- 2022(5502)
- 2021(5212)
- 2020(4375)
- 2019(10014)
- 2018(10262)
- 2017(17854)
- 2016(10793)
- 2015(12418)
- 2014(12392)
- 2013(11210)
- 2012(10023)
- 2011(8953)
- 2010(9028)
- 2009(7679)
- 2008(7653)
- 2007(7317)
- 2006(6204)
- 2005(5344)
- 学科
- 济(30677)
- 经济(30651)
- 管理(26086)
- 业(21044)
- 企(16564)
- 企业(16564)
- 方法(14452)
- 数学(12287)
- 数学方法(12116)
- 中国(10498)
- 农(9683)
- 理论(9455)
- 教育(9300)
- 教学(9203)
- 财(8494)
- 业经(7781)
- 学(6671)
- 农业(6491)
- 制(6153)
- 学法(6023)
- 教学法(6023)
- 地方(5991)
- 贸(5658)
- 贸易(5654)
- 工作(5518)
- 易(5460)
- 和(5391)
- 研究(5308)
- 务(5284)
- 银(5272)
- 机构
- 学院(134052)
- 大学(134008)
- 管理(46601)
- 济(44723)
- 经济(43406)
- 研究(40490)
- 理学(39250)
- 理学院(38785)
- 管理学(37801)
- 管理学院(37562)
- 中国(30156)
- 京(28641)
- 科学(25991)
- 江(22758)
- 农(22544)
- 财(22530)
- 范(20987)
- 业大(20841)
- 师范(20766)
- 中心(20083)
- 所(19828)
- 技术(19081)
- 州(18489)
- 研究所(17825)
- 农业(17541)
- 北京(17534)
- 财经(17438)
- 职业(15835)
- 师范大学(15726)
- 经(15699)
- 基金
- 项目(88077)
- 研究(70377)
- 科学(67181)
- 基金(58109)
- 家(49658)
- 国家(49129)
- 科学基金(41782)
- 社会(40239)
- 社会科(38028)
- 社会科学(38015)
- 省(37911)
- 教育(36269)
- 编号(32632)
- 基金项目(30926)
- 划(30513)
- 成果(28516)
- 自然(25286)
- 自然科(24685)
- 自然科学(24679)
- 自然科学基金(24208)
- 课题(23301)
- 资助(23102)
- 重点(20204)
- 项目编号(20200)
- 年(20065)
- 创(19093)
- 部(18601)
- 发(18478)
- 大学(18151)
- 创新(17520)
共检索到206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振佳 秦若玉
[目的/意义]数据素养是数据管护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随着e-Science和数据驱动的科研范式推动着数据管护的发展,对数据管护人员的数据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国内数据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广泛认同的数据素养框架。[方法/过程]基于数据生命周期和数据素养相关理论,构建出数据管护人员数据素养基本理论框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高校数据管护工作者及利益相关者的半结构化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实现对数据素养框架的修正。[结果/结论]最终形成包含数据意识、数据知识与能力、数据伦理3个层次的高校数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廷翰 张素芳
AI技术应用对高校师生AI素养水平提出较高要求,探索高校用户AI素养框架可为高校用户AI素养水平测量、AI素养教育实施、高校图书馆AI指南编制提供借鉴。文章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分析北美高校图书馆生成式AI指南文本数据,构建高校用户AI素养框架(BDA框架)。研究发现:高校用户AI素养框架由概念原理、政策指引、系统评价、伦理评价、工具技能、任务技能等六个主范畴构成,可由低到高划分为AI知识、AI评价、AI技能等三个层面,层面间具有由下至上的驱动路径,以及由上及下的赋能路径,从而整体提升高校用户AI素养水平;从完善AI政策指引、加快高校图书馆AI指南制定和实施、推进AI素养教育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虞晨琳 张静蓓 蔡迎春
本研究立足高校图书馆视角,探讨AI素养教育的伦理维度,旨在为高校图书馆开展AI素养的伦理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通过内容分析和网络调研法,研究辨析“AI素养的伦理”与“AI伦理”的概念内涵,梳理全球AI素养的伦理政策动向和研究趋势,阐明高校图书馆参与AI素养的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全球高校图书馆的实践活动,从而凝练了AI素养教育的伦理维度及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方向-阶段-要素”的AI素养的伦理教育内容框架。本研究丰富AI素养的伦理教育内涵,为开展AI素养的伦理教育实践提供指引,推动培养具备AI素养和伦理意识的未来公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峰 郭兆红
[目的/意义]信息全球化时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不再是图书馆的个体行为,而应是由多个信息组织和学习主体参与互动的教育体系。[方法/过程]依据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阈概念"和元素养的理论基础,构建以"信息人、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系统体系。通过实施教研训"三位一体"的体验教育模式、实行教育路径和对象细化管理、构建动态化的网络组织、搭建多维度的支撑平台等具体措施,不断提升受众的信息素养。[结果/结论]探讨一种新的教育服务和合作模式及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邵博云 沈利华 何晓薇
一流大学日益重视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泛信息素养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基石,应当为通识教育提供重要的支撑。本文以《浙江大学通识教育白皮书》为宗旨,对标十所中美代表性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构建支撑通识教育的泛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重新设计泛信息素养教学内容,梳理对通识教育的支撑形式和支撑路径。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通识课程 泛信息素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建华
对九所院校实地调研以及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道德的高要求与目前毕业生就业道德滑坡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山东大学探索出一套"以道德修养课为载体,以诚信教育为重点,以‘知、情、意、行’相结合和‘预就业’实践为模式,以正确就业价值观和择业观为导向,以辅导员制度建设为特色"的就业道德教育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道德 道德教育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丽风 曾晓牧 林佳
[目的/意义]在迅速变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环境中,如何因时而变、因馆而宜、不断创新,开展适合高校发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是每个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全面剖析典型图书馆的实践和思路,有利于其他图书馆借鉴或反思。[方法/过程]系统梳理新环境下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创新举措,包括4个方面: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运用新技术改革教育模式;立足高校发展定位与需求,融入学校学术生态;研究信息素养教育新理念,加强科学规划与实施;契合用户群体需求特征,利用新媒体提升传播效果。[结果/结论]清华实践经验可以概括为:以新理念为指导,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开拓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实践,全方位嵌入学校人才培养流程,有效融入学校学术生态,力争紧跟大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步伐,与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同步,但各馆的具体实施路径应因校而宜、因馆而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云 金中仁
本文从学校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两者合作的层面出发,对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普遍存在由于信息素养欠缺导致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应高度重视高职毕业生信息素养的培育,通过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集群组织,构建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信息素养培育服务体系,以期达到高职毕业生在网络环境下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毕业设计 信息素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桂宾
为适应充满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信息环境,2015年2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学会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简称《框架》)作为指导信息素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与以前的文件不同,《框架》不再将信息素养限定为一套去情境化的技能,而是采用概念性方法将信息、研究和学术方面的相关理念融为一体。文章以信息素养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以情境为分析视角,对《框架》的制定背景、哲学基础以及信息素养概念进行解析,并详细阐述《框架》是如何将信息素养及其实施置于情境中的。分析表明:关注情境已成为信息素养研究的必要条件,除了理解信息和信息素养行为外,《框架》强调更要解读它们所处的情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伏安娜 程蕴涵 胡杰 朱宇红 张计龙
图书馆是高校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实践中,国内高校图书馆多采用讲授式培训为主的教育方式,存在难以覆盖全数据生命周期、对实操能力提升效果欠佳等问题。近年来兴起的开放数据竞赛为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带来了新思路。文章以“慧源共享”全国高校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为例,介绍了基于开放数据竞赛的数据素养教育实践,并结合大赛成果数据和参赛团队反馈的情况,探讨了实践中的成效与不足之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榕
采用AHP法测定科技查新人员素质因素的相对权重,测试结果表明,专业能力、专业知识、检索能力、分析能力、职业道德、沟通能力是影响科技查新员素质的重要因素,其中专业能力与专业知识居于核心地位,其他能力和知识是必要的辅助。根据查新人员素质因素的权重测定,并结合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人员素质现状的调查,提出科技查新人才的培养策略,即要建立内部培训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技能"的查新资格培训模式、按专业分工的查新工作模式和打破地域限制的馆际合作模式。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科技查新 专业素质 人才培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小勇 徐欢云
本研究在分析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人工智能等关键概念发展演进及内在关联的基础上,结合知识、能力与素养之间的内涵与关系,阐述了面向K-12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及特征:智能教育素养是以创意为内核,教师基于知识、能力、思维、文化价值协同发展,借助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创意设计、创意应用与创意生成的教学实践过程,体现内生性、关联性、持续性、创价性等特征。文章还以教师角色重塑为核心基点,以学习文化、社会活动文化、技术文化为境脉,构建了包含知识基础层、能力聚合层、思维支撑层、文化价值深化层的K-12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结构模型,并阐明了各层结构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以期为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供引导,为开发智能教育素养测评工具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文娟 刘洁玲
核心素养的培育对深化我国课程改革并最终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核心素养框架的核心与本质,对其它关键能力的发展具有引领和触发作用,适宜成为核心素养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未来我国本土化的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及实践转化需要注意:借助自主学习能力框架,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通过对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推进学科素养体系的建设;通过对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推进素养本位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鹤林
阈值概念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论,ACRL正在利用它构建全新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新《框架》),本文在概述阈值概念定义、特征及其在图书馆界应用的基础上,探讨阈值概念对信息素养的意义,剖析新《框架》提出的6个阈值概念及相关行为和观念要求,为中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阈值概念 信息素养 美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