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1)
- 2023(5858)
- 2022(4867)
- 2021(4497)
- 2020(3836)
- 2019(8490)
- 2018(8627)
- 2017(15631)
- 2016(9252)
- 2015(10489)
- 2014(10555)
- 2013(9559)
- 2012(8581)
- 2011(7801)
- 2010(7849)
- 2009(7509)
- 2008(7444)
- 2007(6948)
- 2006(6097)
- 2005(5635)
- 学科
- 管理(31224)
- 济(26830)
- 经济(26758)
- 业(24253)
- 企(21654)
- 企业(21654)
- 财(11566)
- 制(11522)
- 方法(10384)
- 数学(8824)
- 数学方法(8664)
- 中国(8582)
- 体(8202)
- 业经(7120)
- 务(7045)
- 财务(7025)
- 财务管理(7006)
- 体制(6968)
- 农(6887)
- 企业财务(6694)
- 银(5941)
- 银行(5934)
- 教育(5852)
- 行(5639)
- 理论(5621)
- 融(5454)
- 金融(5452)
- 划(5260)
- 学(5210)
- 税(4992)
- 机构
- 大学(125717)
- 学院(121598)
- 济(46760)
- 经济(45595)
- 管理(43482)
- 研究(38739)
- 理学(37154)
- 理学院(36716)
- 管理学(35903)
- 管理学院(35666)
- 中国(28750)
- 财(26464)
- 京(25777)
- 科学(21825)
- 财经(19781)
- 江(19724)
- 范(19507)
- 师范(19363)
- 所(18403)
- 中心(17927)
- 经(17821)
- 研究所(16268)
- 北京(16220)
- 农(15933)
- 业大(15741)
- 州(15394)
- 师范大学(15164)
- 经济学(14842)
- 财经大学(14607)
- 院(14227)
- 基金
- 项目(78962)
- 科学(62988)
- 研究(62432)
- 基金(56158)
- 家(47276)
- 国家(46847)
- 科学基金(40903)
- 社会(39421)
- 社会科(37363)
- 社会科学(37357)
- 教育(32274)
- 省(31623)
- 基金项目(29311)
- 划(26594)
- 编号(26037)
- 自然(24869)
- 自然科(24305)
- 自然科学(24300)
- 成果(24125)
- 自然科学基金(23881)
- 资助(22504)
- 制(21209)
- 课题(19717)
- 部(18583)
- 重点(18224)
- 创(16885)
- 性(16841)
- 教育部(16758)
- 项目编号(16524)
- 年(16403)
共检索到192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玉成
非升即走近年来成为高校争相借鉴并引发学界热议的政策热点,但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其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制度移植存在耦合障碍,局部借鉴导致不规范的非升即走;合同修订缺少劳资博弈,青年教师议价能力较差;非升即走发挥筛选作用有余,提供支持作用不足;高校重视对教师"进"的管理,忽视对"出"的保障;审计激增引发无边界工作文化,发表还是出局文化蔓延;量化万能挤压共同体评价,国际期刊至上导致主体性失落。对策包括:慎定实施范围,以增量改革平衡老人新人利益;健全劳资博弈,提高教师议价能力;兼顾选优培优,强化资源倾斜与培养支持;筑牢兜底保障,使落聘教师从容他谋;淡化锦标赛特征,健全代表作和同行评议制度;优化评价标准,矫正学术主体性的失落。
关键词:
高校教师 预聘长聘制 非升即走 终身教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娄宇
高校教师聘任"非升即走"制度是美国劳资博弈的结果。非终身教职聘任的法理依据是所在国高校法律地位理论及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理论。"非升即走"制度移植到我国面临合法性障碍。应根据能否由市场调配资源,将公立高校定位为公法社团和公营造物类法人,将教师与高校的法律关系区分为劳动关系和勤务关系,立法规范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平衡校方与教师方权利与义务,完善立法和健全纠纷解决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顾天安
最近十余年来,有关"非升即走"制度的研究已成为大学改革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回顾以往的研究,学者们试图从多个角度归纳"非升即走"制度的内涵、特征及其利弊,并力图从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不同角度揭示这一制度形成的原因。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于"非升即走"制度在我国高校的适用性问题仍众说纷纭,争议多于共识。"非升即走"的产生和发展有其丰富的学理基础,而国内对于这一制度的研究存在着学理基础欠缺、研究问题模糊,忽视"意涵"变化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高校"非升即走"制度的优化应以改善基础制度环境为原则,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教学与科研双管齐下,整合人才的选拔激励机制,以推动"非升即走"制度的发展和完...
关键词:
大学教师 非升即走 适用性 争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海怡
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是推动高校质量建设的力量源泉,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非升即走"制度改革现状的分析,总结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非升即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丽 刘焱 裘指挥
充裕而优质的教职来源、强有力的专业化成长支撑、完善的学术自觉、畅通的人才流动渠道和多元的文化认可机制是美国高校"非升即走"制生存的土壤。我国在借鉴国外"非升即走"制的实施过程中产生了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科研的"大跃进"、"急功近利地炮制学术成果"、"人才管理困境"等诸多问题的出现。为此,要强化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凸显"教学"的学术生产力、完善教师"走"后的顶层设计、实行教师分类管理、落实"非升即走"制的保障机制,从而实现我国实施"非升即走"制的路径优化。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非升即走” 保障机制 优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查永军
教师考核是高校教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运用得当可以有效激励教师。但现实中。高校教师考核过程背离了最本真的目标,呈现出重终极性考核、注重外部评价,以及考核评价的福利化等倾向。而功利主义思潮泛滥以及工具理性居于主导地位是高校教师考核目标背离的主要原因。基于此,认为建立健全发展性教师考核制度,形成健康竞争的运行机制等是应对高校教师考核目标背离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
高校 教师考核 目标 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英
"非升即走"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筛选与选拔机制,成为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其中有关6~7年试用期限的规定却具有历史的偶然性。本文尝试从学术人才成长的角度,以斯坦福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为案例,探究这一期限设置在当下是否为教师展示其学术潜能或检视其是否适合从事学术职业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结果发现两所高校物理系的教师在副教授职称评定之前已经展示出较强的科研能力,达到了晋升的标准,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一期限设置的合理性。在我国众多高校也逐渐采纳美式"非升即走"制度的今天,大胆借鉴很有必要,小心求证期限的设置是否适用于我国高校的环境或学术文化尤为关键。
关键词:
非升即走 试用期限 学术人才成长周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继良 龚放 秦雍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目前更多地演变成院系工作考核、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教学事务控制的政策工具,这背离了学生评教的根本目的。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定位应以教学学术治理逻辑为本,而不是行政治理逻辑。高校需要科学构建学生评教与教师教学改进的关联制度,通过优化学生评教管理过程,实现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建立学生评教个人信息推送与评教分析报告制度,为教师教学改进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实施教师教学发展性评价;建立学生评教与学生学习利益的制度链接及其运作机制,着力提升学生学习收获。
关键词:
学生评教 制度定位逻辑 偏差 纠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夏言言 王光良
"非升即走"制度是借鉴自企业的一种竞争淘汰的用人制度,其实质就是企业的试用期制度。随着高校聘任制改革的推进,我国部分重点院校已经引进了"非升即走"制度,而地方综合型高校在这一趋势中步伐较慢。分析影响地方综合型高校实施"非升即走"制度的内部环境因素,对于这一制度的推进意义重大,这些内部环境因素包括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和物质资源因素等多方面。
关键词:
“非升即走” 地方综合高校 内部环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东海
"非升即走"是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对学术人员的甄别与筛选、监督与激励的功能。尽管我国高校已经实施合同聘用,但基本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起到人才筛选的作用。虽然"非升即走"引入我国高校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在部分高校新进教师中采用"非升即走"规则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晓倩
作为我国高等学校人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过程一直伴随着争议甚至质疑。"非升即走"合同性质的不确定导致裁判分歧显著存在。在与教师关系的维度上,高等学校并非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与教师同为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非升即走"合同亦不具有公益性。因此,"非升即走"合同纠纷无法诉诸行政诉讼,而应当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基于其劳动纠纷的法律属性,在程序安排上应当遵从"一调一裁两审制"。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非升即走 可诉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淼 赵磊
利益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的制度前设。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民生改善为导向,以利益均衡为目标的主动干预,是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的路径择定。在此基础上,只有紧密围绕党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层面实现利益协调机制的新供给,才能有效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淼 赵磊
利益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的制度前设。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民生改善为导向,以利益均衡为目标的主动干预,是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的路径择定。在此基础上,只有紧密围绕党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层面实现利益协调机制的新供给,才能有效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建国
美国的养老金体系由三个支柱构成:联邦政府提供的强制性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计划;政府和雇主养老金计划;个人储蓄计划。本文在对美国养老金体系总体框架予以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高校教师的养老金制度。一、美国养老金体系的框架1.强制性社会保障计划强制性社会保障计划是根据1935年联邦政府通过的《社会保障法》建立的,是应对经济大萧条的产物。原则上,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工作的雇员、自由职业者都须参加强制性社会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光彦
本文在介绍美国、加拿大高校教师管理背景及教师管理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美、加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基本模式及其主要特点,并就中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