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
2023(1516)
2022(1173)
2021(1236)
2020(1092)
2019(2229)
2018(2542)
2017(3635)
2016(2681)
2015(3321)
2014(3403)
2013(2585)
2012(2199)
2011(2088)
2010(2142)
2009(1799)
2008(1746)
2007(1834)
2006(1479)
2005(1355)
作者
(5643)
(4563)
(4540)
(4482)
(2918)
(2219)
(2130)
(1827)
(1811)
(1806)
(1723)
(1584)
(1502)
(1437)
(1382)
(1374)
(1340)
(1311)
(1281)
(1278)
(1268)
(1170)
(1143)
(1139)
(1126)
(1093)
(1038)
(1037)
(1017)
(999)
学科
管理(5299)
教育(4540)
教学(3370)
工作(2652)
学校(2615)
中国(2186)
(2156)
政治(2110)
思想(2094)
(2090)
经济(2086)
理论(2064)
思想政治(2056)
政治教育(2056)
治教(2056)
德育(2055)
研究(1837)
(1727)
企业(1727)
学法(1690)
教学法(1690)
图书(1266)
读者(1197)
学理(1151)
学理论(1151)
(1107)
书馆(1104)
图书馆(1104)
组织(1070)
(1062)
机构
大学(31174)
学院(27562)
(9510)
师范(9483)
教育(9062)
研究(7999)
管理(7194)
师范大学(7105)
(6794)
理学(6191)
理学院(5998)
管理学(5554)
管理学院(5509)
(5466)
(5202)
科学(5180)
经济(5056)
图书(4840)
书馆(4776)
图书馆(4776)
北京(4621)
中国(4496)
(4450)
技术(4226)
中心(3945)
职业(3936)
教育学(3842)
(3582)
(3512)
业大(3354)
基金
研究(16908)
项目(16736)
科学(13108)
教育(11755)
成果(9591)
基金(9027)
编号(8698)
社会(8270)
(8113)
社会科(7744)
社会科学(7741)
课题(7512)
(6976)
(6961)
(6545)
国家(6404)
高校(6318)
科学基金(5718)
项目编号(5683)
研究成果(5646)
规划(5285)
(4902)
大学(4762)
(4686)
基金项目(4659)
(4641)
年度(4365)
(4173)
(4157)
阶段(4154)
期刊
教育(19866)
中国(13069)
研究(11381)
(6722)
经济(6722)
图书(5696)
书馆(4290)
图书馆(4290)
职业(3987)
成人(3804)
成人教育(3804)
高等(3748)
学报(3470)
(3357)
大学(3316)
管理(3160)
高等教育(3079)
技术(2847)
科学(2353)
(2312)
论坛(2312)
(2283)
情报(2012)
发展(1946)
(1946)
学学(1858)
(1843)
教研(1796)
高教(1796)
技术教育(1573)
共检索到49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田玉荣  
一、高校教师为心身疾病高发群体心身疾病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和整体医学观的建立而界定的一组疾病群,它是指以躯体症状为主,心理社会因素与个体的情绪状态、人格特点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疾病。譬如,心脑血管病、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肠功能紊乱及慢性肠炎、神经性头痛、恶性肿瘤、神经衰弱等常见病都属于心身疾病。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海林  李海霞  王庆柱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具有进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责任和优势。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资源建设的分类和功能,提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各级部门的规划和学校政策的支持,教师本身也应注意教育技术知识的积累和基础素材的收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瑞  臧丽娜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教师自身健康和对生活的愉悦度、成功感,而且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心理健康,影响到教学、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学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是很乐观,主要存在焦虑、强迫症状、人际交往障碍等症状,降低了高校教师的工作效率,是当前教育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训慈  陈振宇  
目的:分析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为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与SCL-90问卷调查表,对广西随机抽取的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教师调查。结论:广西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其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宗晓晓  杨宏飞  
以220名浙江省高校教师为被试,对其进行了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并提出缓解其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华锦  叶正茂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对大学生的心理水平和高校教育实施发展有直接影响。目前,一些承担着繁重教学、科研任务的高校教师出现了认知失调、人际关系不和谐、情绪和行为失当、职业倦怠等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探讨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并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维度提出了维护其心理健康的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金霞  
文章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审视高校教师的心理现状,发现高校教师的期待与现实有落差,对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感产生动摇。在深刻认识这些问题之后,文章提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模式构建的策略,以期提高其对职业的认同感,促进高校教师积极正面力量的提升,让高校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峥  于泳红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研究中,尚未有师德和职业倦怠关系的探索。本文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在探讨师德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的基础上,考察心理健康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教师的师德水平越高,其职业倦怠程度越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其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心理健康在师德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铁蕾  
教师的职业自我意识是从方法论层面所展示出的对职业人格特征及其影响效能的自觉态度和实践精神,其水平程度直接关乎高校的德育效果。本文试从教师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三种途径,以期通过模塑教师理想人格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丽  
随着社会的变化,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教师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环境下,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身心疾病、人际关系和职业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尤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领导要给予教师足够的关爱,但教师心理问题调适最根本的还是教师自身,可以通过端正认识、情绪调控、改变行为,达到自我调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海威  刘元芳  
心理契约作为制度契约的有效补充,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内驱力。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心理契约具有自主性、敏感性、教育性、成就感和发展性特征。笔者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不同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形成、类型、性质和违背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本土文化的特点,提出以人本式管理夯实心理契约,以参与式管理引导心理契约,以前瞻式管理维护心理契约的中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邢少颖  王福兰  
一、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对高校教师心理产生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仅会加快我国社会经济、法制、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对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完整的网络化知识、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这些标准较高的要求,对高校教师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际关系问题研究表明,教师在适应这些要求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认识发生偏差,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图做出消极的判断,并相应地做出消极的反应。如与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红军  陶明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敬一  
在职业保健、社会保健、自我保健三类卫生保健事业中,自我保健是最有广阔前景的一种保健事业。本文引用了古今中外的较多资料,确凿地论证在自我保健方面我国有极大的潜力。这无论从卫生资源的最优使用方面,还是从人类对保健的需求方面来说,都是一种最好的、最便当可行的途径。为此,本文还提出一些建议、对策。大力开拓自我保健资源,为人民的健康长寿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卫生经济研究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课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七一  
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思想和心理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新形势的不适应——心理失衡。本文着重探讨了导致心理失衡的五个原因:自我评价与环境评价的差异;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的矛盾;工作与利益在分配上的不合理;社会价值标准与自身价值的反差;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贫乏。并由此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