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7)
2023(4088)
2022(3243)
2021(3208)
2020(2537)
2019(5938)
2018(6183)
2017(8319)
2016(6103)
2015(7193)
2014(7335)
2013(5818)
2012(5160)
2011(4952)
2010(5224)
2009(4269)
2008(4187)
2007(4076)
2006(3522)
2005(3261)
作者
(12444)
(10069)
(10060)
(9810)
(6460)
(4836)
(4754)
(4130)
(3926)
(3861)
(3515)
(3487)
(3332)
(3173)
(3104)
(3083)
(3058)
(3030)
(3000)
(2947)
(2806)
(2730)
(2595)
(2370)
(2328)
(2313)
(2298)
(2235)
(2196)
(2148)
学科
教育(20646)
管理(10438)
中国(10212)
教学(7787)
理论(7512)
(7254)
经济(7251)
(6442)
(5955)
企业(5955)
学校(4811)
(4638)
研究(4544)
思想(4524)
政治(4430)
思想政治(4232)
政治教育(4232)
治教(4232)
德育(4190)
(3874)
学法(3762)
教学法(3762)
(3665)
发展(3598)
(3476)
改革(3470)
高等(3461)
(3274)
工作(3239)
学理(3006)
机构
大学(73800)
学院(66179)
教育(31400)
(24674)
师范(24623)
研究(24242)
师范大学(20061)
(17456)
管理(15851)
职业(13893)
科学(13483)
(13407)
理学(13400)
理学院(13102)
技术(12711)
经济(12665)
管理学(12524)
教育学(12435)
管理学院(12360)
北京(12236)
(12179)
(11033)
研究所(10068)
中国(9782)
(9681)
职业技术(9605)
中心(9480)
教育学院(9275)
(8930)
技术学院(8448)
基金
研究(41038)
项目(39034)
科学(31951)
教育(30612)
成果(22091)
基金(21829)
编号(21238)
社会(21148)
社会科(19576)
社会科学(19571)
课题(19338)
(17910)
(17659)
(17378)
(16638)
国家(16263)
规划(13758)
科学基金(13464)
项目编号(13200)
(12614)
研究成果(12544)
(11596)
年度(11352)
(10912)
重点(10726)
(10690)
(10665)
(10625)
阶段(10602)
高校(10464)
期刊
教育(57391)
研究(32699)
中国(27181)
(15025)
经济(15025)
职业(13388)
技术(10291)
技术教育(7983)
职业技术(7983)
职业技术教育(7983)
高等(7959)
图书(7641)
(7346)
大学(7291)
成人(7180)
成人教育(7180)
学报(6991)
高等教育(6883)
(6222)
论坛(6222)
书馆(5872)
图书馆(5872)
管理(5429)
(5404)
科学(5385)
发展(4893)
(4893)
职教(4249)
教研(4137)
高教(4137)
共检索到114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涛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校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引路人,教师是否具备强烈的教育情怀,对于诠释教育精神、职业素质、教学责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教育情怀也是教师职业信念、价值观念、职业态度的直接展现。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革新,党对高校教师队伍给予了厚望,更需要教师形成教育情怀,为党和国家培育好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教师教育情怀的形成,是一个系统性、循环渐进、长期实践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个人意识提升,更需要良好客观环境。因此,主要立足教师本人、客观环境,提出教师教育情怀培养路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晓宁  王玮  
加强高校奋斗幸福观教育,必须加快构建以劳动精神、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生命体验为核心内容的奋斗幸福观教育体系,不断弘扬新时代的奋斗精神,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三全育人"新局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滨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不断地与高校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教育生态系统,对教育的各个环节产生了诸多影响:促进教育的终身化、个性化;利于形成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环境虚实交叉化,教学形式更加多样。高校教师应适时调整教育意识: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转变知识权威角色,增强师生平等意识;增强主动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意识;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可   吕林倥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是其基本立场、价值归宿和实践路径的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情怀,生发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两个大局”,面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致力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坚持立足本国,胸怀天下,深刻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维护人类利益的文化正义观、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文化价值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文化责任观。坚持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对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世界文化格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坤  
由于偏重主观经验和缺乏评价反馈,传统教学决策在教学设计与推进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学决策失当。而教育大数据的出现,恰好能对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提供科学性的支持。利用教育大数据促进高校教学决策的数据化进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大力推进培育"数据应用"的教学决策文化;建立教育数据库并配备相应的技术体系;出台教师数据素养发展政策与资源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薛向东  李树梅  王维国  
实践育人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迫切性逐渐被人们所认知,通过在此背景下探索高校实践育人实践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树德育人、能力为本,结合专业、贯穿全程,全员参与、分类实施"的科学实践育人体系,探讨该体系实现途径,以期促进高校实践育人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超阳   杨洁  
数字化时代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不仅包含认知、收集和获取数字信息的能力,而且包括数据分析、交流、沟通和评价的能力,在解决数字问题中保障数字安全的能力。高校教师提升数字素养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和变化,以数字变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面临“数字信息茧房”“数字意识形态风险”和“数字鸿沟”的现实挑战。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有赖于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推进数字技术与数字素养融合发展;优化数字资源配置,推进数字信息与数字素养协同发展;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进数字治理与数字素养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付先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晶晶  
随着当代经济与互联网技术发展,传递信息的媒体形式也日趋丰富与多元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泛媒体在信息传播形式上的多变性,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对信息的能动反应和认识,对信息的收集、选择、综合、吸收和利用都将有所改变,表现为明显的依赖性和怠惰性,因而导致学习力下降。这对高校教师的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是不利的。面对这种情况,通过对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来避免高校教师学习力下降,促进高校教师学习力的提升,将成为泛媒时代高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维利  
道德外烁力既是现代社会维系主流道德权威的强大力量,也是判断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接受外在要求到学会自律,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完成的第一次升华,而从自律走向道德外烁,是理想道德人应当完成的第二次升华。这次升华是一个人从道德自律者成长为道德捍卫者的过程。当代中国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改善我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自律与外烁关系方面的先天不足,形成新的学校德育体系和策略,包括帮助年轻一代确立清晰的主流道德规范;把道德外烁力作为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目标;帮助学生逐渐认同道德外烁的重要价值;努力营造一种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小娟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应当以教师积极的教育价值观为基础,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养,适应高校教学和育人的需要。高校教师需要在相对静态的高校教育环境中实现动态的自我发展,高校教师对于教育价值观的能动反应和能动应用,能够强化教育价值观对于高校教师发展的支撑,从而引导高校教师将个人的发展融入高校教育环境机制当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娜  
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现代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新时期符合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高校教师因自身特殊的社会角色及具有的过硬专业素养,在当代高校教学育人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肩负着更加重要的教育使命。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各高等教育学校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更是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党建工作的迫切之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杭国英  
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 ,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变革 ,也向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变革 ,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同时应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和教育科研活动 ,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琴  
现代科技将人类带入休闲社会,也引发了人们对闲暇教育的关注。闲暇时间的增加为高校教师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利用合理,它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分析高校教师闲暇教育,提出高校教师开展闲暇教育的对策与建议,对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校的发展大有益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庆柱  陈海林  
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推进教学;如何在高校中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的思路和方 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