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37)
- 2023(3763)
- 2022(3160)
- 2021(3239)
- 2020(2780)
- 2019(6145)
- 2018(6155)
- 2017(10656)
- 2016(6867)
- 2015(8106)
- 2014(8306)
- 2013(7526)
- 2012(7348)
- 2011(6586)
- 2010(6842)
- 2009(6488)
- 2008(6777)
- 2007(6524)
- 2006(5904)
- 2005(5432)
- 学科
- 业(19402)
- 济(19005)
- 经济(18966)
- 管理(17909)
- 企(16540)
- 企业(16540)
- 方法(7838)
- 教育(7059)
- 中国(6908)
- 财(6829)
- 农(6637)
- 数学(6127)
- 数学方法(5864)
- 学(5772)
- 理论(5737)
- 教学(5204)
- 制(4969)
- 镇(4720)
- 农业(4640)
- 乡(4452)
- 乡镇(4443)
- 乡镇企业(4443)
- 中小(4425)
- 中小型(4425)
- 小型(4425)
- 小型企业(4425)
- 务(4407)
- 业经(4406)
- 财务(4398)
- 财务管理(4385)
- 机构
- 大学(99082)
- 学院(93624)
- 研究(31527)
- 济(30002)
- 管理(29118)
- 经济(29006)
- 理学(24280)
- 理学院(23904)
- 管理学(23063)
- 管理学院(22884)
- 中国(22688)
- 京(21612)
- 科学(20000)
- 范(19397)
- 师范(19243)
- 所(16536)
- 财(16309)
- 江(16226)
- 教育(15731)
- 师范大学(15067)
- 中心(14802)
- 研究所(14758)
- 农(14621)
- 北京(14204)
- 州(13496)
- 业大(13138)
- 财经(12244)
- 农业(11437)
- 技术(11351)
- 院(10898)
- 基金
- 项目(55057)
- 研究(45164)
- 科学(41877)
- 基金(35715)
- 家(29953)
- 国家(29553)
- 社会(25137)
- 教育(24863)
- 科学基金(24361)
- 社会科(23493)
- 社会科学(23487)
- 省(22613)
- 成果(21042)
- 编号(20515)
- 划(19482)
- 基金项目(18001)
- 课题(15968)
- 资助(15546)
- 自然(14323)
- 年(14057)
- 自然科(14004)
- 自然科学(14002)
- 自然科学基金(13725)
- 项目编号(12975)
- 重点(12735)
- 部(12644)
- 性(12562)
- 发(11849)
- 大学(11733)
- 规划(11534)
共检索到154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金昌 刘毅玮
通过对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成长历程的分析发现,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发展观、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发展路径、成长倾向、继续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成长标准、成长途径、成长适应的困惑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理念提升、知识优化、标准导向、条件保证、人才流动能够为教师成长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资源基础、标准导向、组织和环境保证及发展动力。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成长 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建君 付晓洁
针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成长机会与知识共享的关系,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考察知识共享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通过问卷调查,对20所中小学校的1 342名教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效能感在职业成长机会与知识共享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即职业成长机会通过知识共享效能感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的知识共享;职业成长机会与知识共享效能感的直接关系,以及其通过知识共享效能感的间接关系受到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且其直接效应在低组织支持感的教师中成立,而间接效应在高组织支持感的教师中成立。提升教师的知识共享表现、加强学校内部的知识交流水平、提高学校的整体学习能力与办学质量,应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给予教师更多的职业成长机会,提供便利条件和组织支持。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成长 知识共享 教师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铁成
对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反思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新的探索。首先明确了实践反思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实践反思对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最后重点论述了中小学教师实践反思的具体策略,包括观察反思、对话反思、写作反思和教育教学研究反思。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 实践反思 实践性知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中小学教师薪金的国际比较八十年代末,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处于困境的中小学教师问题,由教育部教育调查和改进办公室出面,组织专家考察并撰写了《教师薪金的国家比较─—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尽管报告涉及的基本上是发达国家,且提供的数据限于八十年代中初期,但透过这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振利
中小学教师研究多是限定性、事实期望性和问题解决性的。中小学教师研究必须吃透和尊重事实,然后才更利于研究可能和解决问题。口号性要求、愿望性要求和自以为是,使中小学教师研究僭越或偏离了事实,造成了研究的不成熟、不科学和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其原因是人性使然、研究不彻底和研究目标的过度诱导。要想改变现状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中小学教师研究必须彻底吃透和尊重事实,必须审慎思索与考究可能,必须讲证据、遵规律和别轻易下结论。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研究 事实 可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丽新 杨虹
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意指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所构筑的交流渠道和平台展开合作研究。其根本目的是促进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自然对话和深度交流,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添砖加瓦。其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是:让信息技术成为日常教学和研究中的自然元素;主动与被动相互制衡;即时需求与长远合作兼顾;允许琐碎与意义共生、自由与规范并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秀丽 何云峰 张丽
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着评价标准的趋同化、评价指标的单一化、评价内容重数量、重形式、评价实施中"怯权力、顾人情"等问题,这与教师应然个性、学术创新特质、评价标准与规范相背离。基于此,从政治、文化和经济视角分析原因,并从理念上强调规范化与个性化的融合、绩效评价与内涵发展的结合、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同,以实现高校教师评价的融合与超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光才
现实之中的高校教师参与治理实践极为复杂,远非几个简单概念、简约的理论和抽象理念所能回答,参与治理体现了参与民主与不同主体间权利的平等,但是,它不意味着不同主体具有同等的权力;不同事项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参与决策的范围,但不同教师专业资质与能力又决定了其参与程度的差异;教师参与治理效果或许并不理想,但即便如此,它依旧必不可少,是维持大学作为文化意义机构的核心制度节点。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参与治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邹琪
实行教师聘任制是学校人事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教师聘任合同作为教师聘任制的主题 ,以法律形式规范和保护了聘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还处在探索阶段 ,现行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 ,因而使聘任合同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与美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的比较 ,从而进一步来完善我国的教师聘任合同。
关键词:
中美 中小学校 教师聘任合同 比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亓俊国
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由于中小学教师法律地位及其身份的不同,聘任管理各具特色,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聘任模式。本文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聘任模式进行了分类与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聘任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丞
本文对中日两国中小学教师流动进行了比较,揭示了二者的异同,呈现了我国教师流动中的不足,并以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为借鉴,提出了一些规范和完善我国教师流动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流动 教师定期流动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阮成武
世界各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普遍经历了由分化走向整合、又在整合基础上分化的历程,教师专业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中学教师教育和小学教师教育逐步由职业性质和水平不同的两种教育发展成为专业方向和特质各异的两类教育。我国教师教育应通过层次、机构和专业的整合与分化,变体制保障为功能保障,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旭峰 王吉庆
文章从教育信息能力培训的目标、培训课程的内容、实施的方法以及实施过程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了各国、地区教师教育信息能力培训标准。通过四个方面的分析比较我们得出各国、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机制的优势与局限,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我国教师教育信息能力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教育信息 能力标准 培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琳 王文宝 燕学敏 单志艳
运用中小学教师发展水平的五个方面10个指标,对全国31个省份中小学教师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发现各省份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每千劳动人口中的中小学教师数量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口教师数量增幅较大;八成以上省份中小学专任教师比例高于80%,有17个省份的中小学代课教师比例下降;东部地区中小学女教师比例较高;超过6成省份中小学生师比低于全国均值,近六成省份班均教师数多于全国均值;超过六成省份中小学高学历教师比例高于60%,近六成省份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过半;教师年平均工资地区差异明显。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发展水平 省际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