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0)
2023(10487)
2022(9133)
2021(8975)
2020(7394)
2019(17402)
2018(17762)
2017(32256)
2016(18998)
2015(21742)
2014(22142)
2013(20670)
2012(18718)
2011(16889)
2010(16841)
2009(14820)
2008(14157)
2007(12423)
2006(10778)
2005(9231)
作者
(50410)
(41315)
(41253)
(39399)
(26470)
(19903)
(18967)
(16412)
(15998)
(15016)
(14351)
(13688)
(12968)
(12938)
(12926)
(12881)
(12425)
(12403)
(11827)
(11761)
(10381)
(10296)
(9864)
(9629)
(9517)
(9302)
(9158)
(9136)
(8349)
(8249)
学科
(59469)
经济(59404)
管理(47714)
(42059)
(35403)
企业(35403)
方法(29777)
数学(25783)
数学方法(25442)
教育(23633)
中国(21470)
(16147)
(15825)
理论(15276)
(14819)
业经(13161)
地方(12421)
技术(11455)
教学(11130)
(10726)
农业(10542)
(10123)
贸易(10117)
(9807)
环境(9666)
(9523)
财务(9465)
财务管理(9448)
研究(9362)
(9301)
机构
大学(254866)
学院(246770)
管理(95129)
理学(83254)
(83187)
理学院(82233)
研究(81569)
经济(80858)
管理学(80541)
管理学院(80083)
(55705)
中国(52232)
科学(52213)
(45649)
师范(45355)
(40098)
教育(40039)
(37771)
研究所(36986)
师范大学(36920)
业大(36550)
(36148)
北京(36069)
中心(35839)
(35100)
技术(31002)
财经(30682)
(29869)
(29819)
(27932)
基金
项目(172143)
科学(135917)
研究(134688)
基金(119606)
(102303)
国家(101275)
科学基金(86796)
社会(79028)
社会科(74501)
社会科学(74481)
教育(70467)
(69517)
基金项目(64011)
(60383)
编号(58794)
自然(56084)
自然科(54747)
自然科学(54737)
自然科学基金(53706)
成果(50994)
资助(48833)
课题(43459)
重点(39384)
(39292)
(37132)
项目编号(36533)
(36029)
(35986)
教育部(34413)
规划(34309)
期刊
(86594)
经济(86594)
研究(80899)
教育(68290)
中国(54308)
学报(37635)
科学(33940)
管理(32806)
(30596)
大学(29646)
(27196)
技术(25457)
学学(25367)
农业(22353)
图书(17917)
职业(15858)
业经(14259)
(14245)
金融(14245)
财经(13808)
经济研究(12909)
(12025)
理论(12025)
书馆(11954)
图书馆(11954)
科技(11933)
(11856)
论坛(11856)
情报(11620)
(11611)
共检索到358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悦歆  栗敬姗  钱志亮  
高等全纳教育是保障残疾大学生受教育权利的重要途径和体现。高校教师对残疾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态度是影响高等全纳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70名普通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教师对不同残疾类型大学生的接纳度、残疾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建设全纳型大学的重要影响因素、优惠的招生政策、如何满足残疾大学生的特殊需求以及教师对自身教学中实践全纳教育的评价六个方面综合地探讨高校教师对高等全纳教育的整体态度。从整体上看,高校教师对高等全纳教育的认识不足,非常缺乏实践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和能力,高校相关支持体系欠缺。高校应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晶晶  佟月华  姜婷  
国外关于普通学校教师全纳教育态度的研究主要围绕全纳教育态度的结构与测量、教师对全纳教育的总体态度和教师全纳教育态度的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全纳教育态度是一个多维度结构,普通学校教师对全纳教育持中立态度,性别、年龄、教龄、全纳教育教学经验、特殊教育或全纳教育培训经历和学生障碍类型对教师的全纳教育态度产生影响。分析和借鉴国外在教师全纳教育态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国全纳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洪柳  
本文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对教师专业化进行解读,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和要求,探究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玉蓉  邓逢光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校产生重要的影响。担负着培养"国际人"任务的高校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面对全球化的教育大发展,高校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关注国际学科领域和思想发展动向,培养国际视野,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适应国际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玉红  高宇翔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分别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哈密地区、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四个地市的288名普通学校教师、1205名普通学校学生和265名普通儿童家长对全纳教育的接纳态度进行调查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学校师生和家长对全纳教育的接纳态度是消极的,其中教师对全纳教育的态度最消极,家长的态度较教师和学生积极;是否接触过残疾学生是影响普通学校教师和学生接纳的重要因素;全纳教育给普通学校教师造成的压力比学生和家长大,目前普通学校教师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不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艳艳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关键在于教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推动河南省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迈进。在建设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过程中,不仅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等"硬实力",还要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软实力"。"软硬兼施",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顾素霞  
本文根据现行税法相关规定,运用实例从减少税基、降低税率以及利用税收政策差异三个方面,分别提出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最优方案,从而达到税负最小化的目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健  童康  张宁  张娟  
通过项目评估,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高等教育教学法(农业类)出国研修"项目进行实施成效分析。研究发现,项目总体取得了显著成效:行前培训工作为参训教师赴海外研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未参训教师组为参照,参训教师组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若干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参与项目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对项目的效果持满意态度。但参训教师回国后,在使用新教学法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因此,为保障高校教学法的改革,助推高校重视一线教师的教学,仍需长期坚持并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修"项目的实施,加强和完善培训的各项工作,对回国后的参训教师进行持续的跟进评估和专业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娟  王嘉毅  
全纳教育不仅仅是针对特殊教育或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习者而言的,它是在促进全民教育、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目前的职前教师教育,仍然是按照特教师资与普教师资分别培养的模式进行。从对某西部师范大学的访谈来看,普教师资的培养课程中没有专门的全纳教育课程和特殊教育课程,与全纳教育相关的内容只是随机地出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自己个人化的态度和课堂讲解来传达全纳教育理念。建议: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增加全纳教育、特殊教育的相关理念的课程,并加强技能训练;加强教师教育机构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奚红妹  吴素梅  陈迁  
教育教学是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高校教师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本研究通过专家咨询、师生访谈、课堂观察、文本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开发了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由三个一级指标、八个二级指标和二十个观察指标构成的高校教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上海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质量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的上海高校教师质量基本获得师生认可,但未达到优良水平;教师质量与学生需要之间存在差距,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同感未能充分转化为被学生高度认可的教学能力;教师对学科教学研究不够重视;不同类型高校教师质量存在差异。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质量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绍兰  
对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的绩效管理是保障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水平的关键因素。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方法,重点分析了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及改进,为高等学校教师绩效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贝妮  
高校教师群体多数实行弹性工时制,没有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时间。但由于高校教师属于脑力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并不泾渭分明;同时由于他们需要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更新,工作的准备时间较长,因此高校教师这样一个工作自由度和灵活度很高的群体,其累计工作时间可能很长。本文以437名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以他们的工作时间长短和时间分配为主线开展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法定劳动时间的18.8%。对工作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显著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职称、行政职务、性格特质等。但工作时间有丰富的内涵,工时长短仅是表象,本文选取"疲劳蓄积度"作为切入点,对工作时间与"疲劳蓄积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静  裴兆宏  
高等学校教师的个体评价是高等学校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师管理的研究重点。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个体评价体系中定性与定量关系的分析 ,阐述当前高校追求单一评价模式的弊端 ,并进一步探讨多样化的教师评价方式及评价方式的灵活应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晖  
高校声乐教育学是一门声乐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也是音乐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声乐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揭示声乐艺术的审美形态和本质特征。作为高校声乐教师要对声乐教育学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究,不断研究声乐教育学所具有的特殊社会现象和规律,依次构建声乐教育理论的原则和方法,从把握宏观的整体教育目的出发,积极构建声乐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在声乐教育学理论研究过程中,要广泛深入地总结声乐教育实践,确立声乐教育学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伟伦  
建立高校教师流动机制能够克服高校教师的发展生态问题,尤其是教师终身制所带来的高校教师发展动力不足。高校教师流动仍然还存在无序化问题,这对于高校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可借鉴国外关于高校教师流动运行机制,促进高校间、区域间高等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