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9)
2023(11308)
2022(9716)
2021(9351)
2020(8075)
2019(19018)
2018(19124)
2017(35667)
2016(20026)
2015(23188)
2014(23611)
2013(22555)
2012(20800)
2011(18506)
2010(18486)
2009(16907)
2008(16778)
2007(15297)
2006(12732)
2005(11170)
作者
(55191)
(46089)
(46073)
(44104)
(29480)
(22211)
(21384)
(18204)
(17540)
(16877)
(15772)
(15470)
(14847)
(14627)
(14349)
(14218)
(14039)
(13680)
(13486)
(13290)
(11452)
(11311)
(11216)
(10639)
(10593)
(10470)
(10304)
(10293)
(9417)
(9310)
学科
(74669)
经济(74587)
管理(57187)
(53310)
(44456)
企业(44456)
方法(39290)
数学(34812)
数学方法(34333)
(22913)
(20402)
中国(19364)
(15866)
财务(15816)
财务管理(15771)
业经(15379)
(15047)
企业财务(14945)
(14179)
地方(14083)
(14019)
贸易(14012)
理论(13946)
(13605)
农业(13474)
(12144)
(11614)
银行(11588)
技术(11140)
教育(10999)
机构
大学(276149)
学院(274489)
(105281)
管理(105211)
经济(102795)
理学(90723)
理学院(89737)
管理学(87838)
管理学院(87328)
研究(83273)
中国(63815)
(57467)
科学(52041)
(50513)
(43879)
(43207)
中心(41820)
(41295)
业大(40699)
财经(40248)
(39791)
师范(39404)
研究所(37070)
(36408)
北京(35593)
(34511)
农业(34414)
经济学(32166)
师范大学(31011)
技术(30970)
基金
项目(181843)
科学(142453)
研究(136229)
基金(129109)
(110740)
国家(109742)
科学基金(94965)
社会(83059)
社会科(78628)
社会科学(78605)
(73537)
基金项目(68669)
教育(67376)
自然(61788)
(61340)
自然科(60346)
自然科学(60328)
自然科学基金(59231)
编号(58183)
资助(53568)
成果(48453)
重点(41016)
(40876)
课题(40430)
(38326)
(38010)
大学(35995)
科研(35737)
项目编号(35674)
教育部(35467)
期刊
(111145)
经济(111145)
研究(78287)
中国(57101)
(43333)
教育(42617)
学报(41456)
(37911)
科学(36261)
管理(36251)
大学(32136)
学学(29048)
技术(27075)
农业(25320)
(23163)
金融(23163)
财经(19625)
业经(18928)
图书(17603)
经济研究(17120)
(16838)
问题(14863)
财会(14669)
统计(13970)
(13896)
(13612)
技术经济(13532)
理论(13154)
会计(12740)
(12494)
共检索到403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戎华刚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学术道德认知、对失范行为的态度和学术工作目标三个方面来了解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内部动因,对18所高校960名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不甚了解学术道德规范、对失范行为的认知存有偏差、学术道德认知消极悲观等问题引发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高校教师对失范行为、利益冲突和对失范行为所持的宽容态度助长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追名、逐利或求权成为部分教师的学术工作目标,从而激发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为此,必须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增强高校教师的学术责任意识,加强高校教师职业共同体的自我管理和监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史静寰  许甜  李一飞  
教学不单是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更是专门学术,是高校教师学术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11年44所不同地区和类型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对我国不同高校、不同职称、不同性别、不同学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投入、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行为、学校的教学保障制度等教学学术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投入呈现与院校类型基本相符的角色特征,教学态度也呈现出典型的院校差异;教师对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评价不高,且现行教师培训及教学支持系统的运行效果也有待提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桂梅  
影响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因素是多元的。文章分析了高校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常见制度形式,并从制度建设层面,提出论证激励制度、科研评价指标设计、激励手段利用三个方面的不端行为防范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新春  吴艳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是人事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在现行的职称评审体制下,晋升高一级的职称,必须具备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学术成果。一方面,由于职称与个人利益相关联,高校职称评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评审高一级职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个人内在自律精神尚未养成与外在约束制度供给不足,同时也滋生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有效治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坚持教育引导与制度保障有机结合的原则,切实建立健全恩威并施的外在约束制度,学术道德才能逐渐内化成人们自觉的行动意识,才能从源头上抵制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回归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初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怡  李辉  
基于2020年西北五省38所不同类型院校教师的调查数据,对该地区不同院校、性别、学历、教龄、职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教学成长等学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西北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的观念与投入具有典型的院校差异;与院校提供的组织支持相比,教师个体的自我主动发展在促进教学学术成长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探索教学与科研耦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力培育活动,激发教师形成积极的教学学术自我发展机制,是推动西北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韦丹  史万兵  
运用对比分析法对我国五所大学章程的文本进行分析,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关于高等教育教学人员地位的建议》中关于高校教师学术自由权规定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我国大学章程中关于教师学术自由权内容的现状与不足,为客观、科学的认识教师学术自由权提供充足依据。为更好更快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明确高校教师学术自由权重要性的前提下,阐明建立健全教师学术自由权对我国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从制度保障和教师自身入手,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邦宁  杨靖旭  吕晨  张旋  
本文通过对北京、江西、云南22所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调研,立足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从我国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开展现状出发,剖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并从政策制定、机制建设、资源配置和服务管理等多个纬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构建科学施策良性循环、资助帮扶精准发力、整合资源注重服务、全面发展促进成才的资助工作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邦宁  杨靖旭  吕晨  张旋  
本文通过对北京、江西、云南22所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调研,立足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从我国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开展现状出发,剖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并从政策制定、机制建设、资源配置和服务管理等多个纬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构建科学施策良性循环、资助帮扶精准发力、整合资源注重服务、全面发展促进成才的资助工作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捷  王庆琳  龚杰昌  
自2014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文件,促进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激发学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间接费用作为科研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次改革的热点也是难点。通过对七所高校现行间接费用管理办法的对比和分析,剖析其创新点和挑战点,并探究针对现有管理方法存在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伟  屈利娟  
以浙江省18所高校为样本,从高等院校开展能效管理的组织保障、制度建设、资金投入和基础条件四个方面展开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认为目前高等院校能效管理能力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能效管理目标量化、长远规划、基层及学生执行组织、资金投入、基础管理手段上加大建设力度,为高等院校开展全面能效管理提供保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廖蓉  周先进  廖渐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研究从教师的师德师风、爱岗敬业、教学态度、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等5个方面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完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梓洛  叶菊艳  高晓杰  朱旭东  马晓静  
为了解我国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全国36所高校1 206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国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参与程度总体偏低;教师社会服务参与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和年龄)、个人工作特征(任教学科、职称和人才称号)和组织特征(院校类别和层次)上存在差异;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能力、工作职责认知和感知到的组织支持会对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参与产生影响。为此,教师需自觉加强参与社会服务的思想觉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合理安排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耦合发展路径;高校需完善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制度化规范;政府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机制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慧  
近年来,学术界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件日益增多,高校成为学术失范的重灾区。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和学者个人的因素、教育的因素、制度的因素等,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它需要学者、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文钦  左玥  陈洪捷  
博士毕业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生力军,也是企业研发的重要力量。基于2016年中国13所高校博士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对他们到企业就业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意愿和实际比例均不高。对于理工农学科背景的博士生而言,男性和在读期间获得过专利的博士生更倾向于去企业就业。到企业就业的博士在读期间学术发表数量更低。此外,到企业就业的博士从事研发工作的比例较低。与到其他部门就业的博士相比,到企业就业的博士认为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比例显著更低。我国企业应进一步增强研发能力,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高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博士到企业就业。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陶新权  孙青  高雪青  杨晓光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分校区的规模和定位、分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服务方式、管理与人员配备等5个方面对国内10所高校跨校区分馆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可借鉴的经验,为其他面临新校区分馆建设的高校提供决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