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3)
- 2023(13520)
- 2022(11247)
- 2021(10796)
- 2020(9018)
- 2019(20936)
- 2018(20820)
- 2017(38845)
- 2016(20853)
- 2015(22889)
- 2014(22498)
- 2013(21206)
- 2012(18581)
- 2011(16505)
- 2010(16226)
- 2009(14572)
- 2008(13786)
- 2007(11791)
- 2006(10063)
- 2005(8330)
- 学科
- 济(77725)
- 经济(77645)
- 管理(62383)
- 业(59768)
- 企(50534)
- 企业(50534)
- 方法(37367)
- 数学(33017)
- 数学方法(32540)
- 农(21559)
- 中国(21477)
- 财(20831)
- 技术(19504)
- 业经(18478)
- 制(15421)
- 农业(15023)
- 地方(14962)
- 理论(14073)
- 技术管理(13661)
- 学(13212)
- 贸(12632)
- 贸易(12624)
- 易(12320)
- 务(12224)
- 财务(12189)
- 财务管理(12159)
- 和(11956)
- 体(11638)
- 企业财务(11531)
- 银(11357)
- 机构
- 大学(269632)
- 学院(267610)
- 济(111036)
- 管理(109934)
- 经济(108930)
- 理学(95843)
- 理学院(94939)
- 管理学(93318)
- 管理学院(92799)
- 研究(83085)
- 中国(61093)
- 京(54241)
- 财(51114)
- 科学(47698)
- 财经(40578)
- 中心(39852)
- 江(39038)
- 范(38486)
- 师范(38199)
- 所(37419)
- 经(37142)
- 业大(36250)
- 农(35684)
- 经济学(34215)
- 研究所(34113)
- 北京(33071)
- 经济学院(30912)
- 州(30836)
- 院(30695)
- 师范大学(30665)
- 基金
- 项目(189228)
- 科学(153000)
- 研究(145946)
- 基金(137632)
- 家(117670)
- 国家(116627)
- 科学基金(103307)
- 社会(94745)
- 社会科(90049)
- 社会科学(90031)
- 省(75536)
- 基金项目(73081)
- 教育(70710)
- 自然(63967)
- 划(62959)
- 自然科(62655)
- 自然科学(62643)
- 自然科学基金(61566)
- 编号(59902)
- 资助(53687)
- 成果(48683)
- 创(44985)
- 部(42993)
- 重点(42561)
- 课题(41372)
- 创新(41164)
- 发(41024)
- 国家社会(39746)
- 教育部(38422)
- 人文(37714)
- 期刊
- 济(114043)
- 经济(114043)
- 研究(79703)
- 中国(56182)
- 教育(44326)
- 管理(41797)
- 财(40507)
- 科学(33579)
- 学报(33467)
- 农(30857)
- 大学(28169)
- 技术(27627)
- 学学(25183)
- 农业(21316)
- 融(20657)
- 金融(20657)
- 财经(19596)
- 业经(19101)
- 经济研究(18841)
- 经(17087)
- 图书(15371)
- 技术经济(14598)
- 问题(14527)
- 科技(14228)
- 策(13182)
- 统计(12945)
- 业(12258)
- 理论(12064)
- 坛(11783)
- 论坛(11783)
共检索到388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曦琳
教师学术增值评价被认为更符合学术研究规律和知识生产创新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唯论文”、脱域化等不科学倾向所导致的“学术泡沫”,故而在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实践改革中受到推崇。但是由于学术增值评价的理念认知偏差、学科壁垒尚未打破、育人反哺价值难以凸显等,导致教师学术增值评价变革陷入重重困境。未来应从理念认知、知识分类、功能重塑等方面进行变革,以改变学术生态、促使教师产生持续性学术创新动能。
关键词:
知识生产创新 高校教师 学术增值评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封云 黄宏晖 刘石柱
伴随高等教育课程研究体系日益完善,教师相关课程研究课题逐渐增多,而这一系列课题研究的关键在于了解教师的课程权力。教师的课程权力大小与高校的课程教学水平存在紧密联系,唯有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权力,才能持续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基于课程场域视角来看,目前高校课程权力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课程惯习使得教师忽视了课程权力发挥,资本积累不足制约了教师课程权力发挥,以及课程机制不完善阻碍了教师课程权力发挥。为此,高校应当改善教师课程惯习机制,丰富课程实践形式,促进资本积累,优化课程体制。
关键词:
课程场域 高校教师 课程权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坤
增进教师专业性亟须考察并完善教师专业的知识生产逻辑。建构教师专业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教师教育学科知识,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教师教育实践知识。本研究主要以迈克尔·扬(Michael F.D.Young)的职业知识的"知识本位取向""标准本位取向""联结取向"理论以及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技术的兴趣""实践的兴趣""解放的兴趣"认识兴趣理论,考察、反思当前我国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知识生产逻辑,析出机械主义、表现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知识生产困境。本研究以"我感故我在"为教师专业的知识生产的另一种理念状态,提出涵育教师知识的三个"活水源头"——热爱、同情与关心,专注涵情育师,以深度的知识学习修炼教师品格,磨砺并完善人际情感交往,以此种情感人文主义教师专业的知识生产逻辑融入、纾解现实困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
教师共同体的本质是促进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却不容乐观,存在着共享意识薄弱、共享层次低端、共享机制匮乏、共享生态缺失等困境,究其根源,主要是由管理本位知识观的盛行、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泛滥、霸权主义知识观的作祟、普遍主义知识观的弥漫等造成的。为此,要突破困境,就应实现从管理本位走向专业合作、从客观主义走向生成建构、从霸权主义走向和谐共生、从公共知识走向个体知识。
关键词:
教师共同体 知识观 知识共享 建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优秀师资。然而,作为幼儿教师培养主体的高校学前教师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意愿较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使学前教师教育面临极大的发展困境。在影响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背后反映出的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在专业选拔、培养等环节的弊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要提高培养效率,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多地选择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就必须健全专业选拔机制,突出"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强化职业情感教育。
关键词:
学前教师教育 学前教育本科生 就业指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曦
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作为一项教育活动,还是一种国家战略,都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政府扶持困境、高校办学困境、个人实践困境三重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政府、高校、创业者个人等多个系统的协同配合。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发展困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更庆
职教高考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具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的工具性、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广泛性、兼顾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性、保障职业技能评价和招考计划分配的科学性等内涵特征。目前,职教高考制度建设面临路径依赖、发展短板、体系缺失、功能缺陷、生态失衡等困境,从而制约职教高考改革目标的达成。为此,需要通过构建具有类型特色的统一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办法、建构职普等值同效的“旋转门”机制、实施差异化职业潜能测试、建构与“双减”政策相向而行的职教高考机制等途径来解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正严 许西伶 刘世玉
本研究采用系统性述评的方法,梳理三十年来国外科学论证教学相关文献,深入分析科学论证及其教学的内涵、困境以及突破。科学论证兼具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和科学属性,是基于科学证据和科学推理提出科学主张,在不同科学主张中进行选择、批判和辩驳,以达到科学共识的话语过程。科学论证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像科学家一样基于证据和推理提出主张,通过对话在不确定情境中进行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的过程。科学论证教学的困境存在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课堂话语中。为了突破科学论证教学困境,教师科学论证教育须体系化、实践化,教师的教学方法须多样化、个性化,师生话语权力须平等化、全体化。
关键词:
科学论证 教学困境 现实突破 系统性述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史江涛 曹兵
本文介绍了间断式技术创新的涵义及特点,并分别从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角度分析了间断式技术创新所要面对的组织困境。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本文提出两种适合间断式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内部孵化器,风险俱乐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尹浩宇 赵丹
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推进县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乡村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载体,其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补齐乡村教育短板的关键,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变革是适应乡村小规模学校班级规模较小、管理方式灵活等特殊性的关键动力,有助于提升办学质量。但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组织目标不清晰,组织结构呈跨校科层制,扁平化优势体现不足,组织变革能力及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基于学习型组织、科层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等相关理论及其主要特征,围绕愿景、价值、战略等核心要素,通过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愿景—促进”组织变革模式,可以增强组织变革的内驱力和创造力。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亟待转变学校组织发展理念,强化育人为本教育观念;重塑学校组织发展目标,挖掘学校发展内生动力;优化学校组织制度,促进组织高效运行;创生学校“在地化”组织文化,推进校地共生发展;再造学校组织环境,拓展高质量学习空间;优化学校组织技术,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各级政府应通过构建多元治理共同体、完善小规模学校治理政策、优化小规模学校治理机制、应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为乡村小规模学校组织变革提供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忠军 刘丽丹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考察了科研绩效考核导向对高校教师创新动机和学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评估性绩效考核对高校教师的受控动机和自主动机的激发作用,对渐进性和突破性学术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均不显著;(2)发展性绩效考核不仅能通过激发受控动机促进高校教师的渐进性学术创新行为,还能通过激发自主动机促进高校教师的突破性学术创新行为;(3)高校教师普遍对于现行的高校科研绩效考核持消极态度,认为绩效考核不利于学术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龚俊朋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学术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目前河南省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因受地理位置、职称评审政策及生存生活等实际问题的局限,发展陷入困境。作为高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应在青年教师发展指导机构设立、职称评审政策制定、专项科研资金设立等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引导和支持,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关键词:
河南高校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芮正云 罗瑾琏 甘静娴
外部知识搜寻是新创企业突破创新困境的重要途径,然而其内在作用机理有待深入剖析,尤其对于双元搜寻"平衡性"与"组合性"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揭示。为此本文从外部搜寻双元性出发,引入知识基础的概念构建分析框架。实证结果发现:从单一性来看,新创企业外部搜寻深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外部搜寻广度对创新绩效具有线性的正向影响;而从双元性来看,外部搜寻深度与广度之间呈现一定的替代效应,二者间的平衡有利于促进创新绩效。本文还探讨了外部搜寻双元性与企业知识基础的匹配关系,即企业知识基础宽度能够正向调节搜寻广度与创新绩效间的作用关系,知识基础深度能够正向调节搜寻深度与创新绩效间的作用关系,且在搜寻广度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知识基础宽度与深度均能放大组合型搜寻的影响效应,而平衡型双元搜寻主要依靠知识基础宽度来发挥作用。研究结论从双元性视角加深了对开放式创新"悖论"的认知,也为新创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芮正云 罗瑾琏 甘静娴
外部知识搜寻是新创企业突破创新困境的重要途径,然而其内在作用机理有待深入剖析,尤其对于双元搜寻"平衡性"与"组合性"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揭示。为此本文从外部搜寻双元性出发,引入知识基础的概念构建分析框架。实证结果发现:从单一性来看,新创企业外部搜寻深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外部搜寻广度对创新绩效具有线性的正向影响;而从双元性来看,外部搜寻深度与广度之间呈现一定的替代效应,二者间的平衡有利于促进创新绩效。本文还探讨了外部搜寻双元性与企业知识基础的匹配关系,即企业知识基础宽度能够正向调节搜寻广度与创新绩效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