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5)
- 2023(5323)
- 2022(4292)
- 2021(4178)
- 2020(3440)
- 2019(7829)
- 2018(7483)
- 2017(13437)
- 2016(7665)
- 2015(9220)
- 2014(9132)
- 2013(8105)
- 2012(7344)
- 2011(6608)
- 2010(7041)
- 2009(6712)
- 2008(5405)
- 2007(5256)
- 2006(4594)
- 2005(4263)
- 学科
- 融(24248)
- 金融(24247)
- 银(21250)
- 银行(21248)
- 行(20757)
- 济(19321)
- 经济(19306)
- 业(17196)
- 管理(16396)
- 中国(15788)
- 企(14304)
- 企业(14304)
- 中国金融(10837)
- 教学(10180)
- 制(8701)
- 理论(8130)
- 财(7633)
- 地方(7281)
- 方法(7221)
- 农(6912)
- 数学(6389)
- 教育(6298)
- 业经(6264)
- 数学方法(6200)
- 学法(6120)
- 教学法(6120)
- 务(5827)
- 财务(5813)
- 财务管理(5806)
- 企业财务(5622)
- 机构
- 大学(94234)
- 学院(94002)
- 济(33617)
- 经济(32604)
- 管理(29334)
- 研究(28543)
- 中国(28249)
- 理学(24488)
- 理学院(24203)
- 管理学(23423)
- 管理学院(23262)
- 京(19338)
- 财(17648)
- 范(17605)
- 师范(17437)
- 中心(16760)
- 科学(16020)
- 江(15783)
- 银(15397)
- 银行(14898)
- 行(13982)
- 州(13915)
- 教育(13892)
- 融(13890)
- 金融(13623)
- 财经(13575)
- 农(13563)
- 师范大学(13397)
- 所(13200)
- 北京(12747)
- 基金
- 项目(58845)
- 研究(50895)
- 科学(44807)
- 基金(37331)
- 家(30317)
- 国家(29901)
- 社会(28424)
- 教育(28016)
- 社会科(26945)
- 社会科学(26941)
- 省(26220)
- 科学基金(25679)
- 编号(23528)
- 成果(21793)
- 划(21054)
- 基金项目(19294)
- 课题(18459)
- 年(16221)
- 资助(15791)
- 项目编号(14463)
- 自然(14244)
- 性(14102)
- 重点(13996)
- 自然科(13945)
- 自然科学(13943)
- 自然科学基金(13688)
- 规划(13588)
- 大学(13435)
- 发(13366)
- 创(13142)
共检索到158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邱百爽 章昊 张颖
后疫情时代双线混融教学成为常态,但教师教学胜任力面临挑战。本文梳理相关文献,回顾不同教学模式中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研究与发展情况;借助问卷星平台向全国16个省40所不同类型高校教师发放问卷,调查全面恢复线下教学后双线混融教学开展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和胜任力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高校教师双线混融教学应具备的教学胜任力包含4个层级共19项特征,为高校教师开展双线混融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线混融教学 高校教师 教学胜任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晶心 王胜清 陈文广
提升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对于提高教师教学学术水平,促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胜任力理论为指导,对混合式教学胜任力、TPACK知识框架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合高校教师特点构建了包括专业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学术3个核心维度和10项胜任特征的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解释混合式教学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胜任力要求。在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改编已有成熟测量工具形成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量表,包含专业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学术3个子量表和48道测量题项,通过实证调查检验了该量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该量表能够为测量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水平提供工具支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牟智佳 冯西雅 李燕飞 刘珊珊
教学投入是教师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与效能的重要因素。对教学投入进行评价与测量不仅能引导教师进行教学自我认知,也是践行精准教学评测理念的有效路径,有助于推动教学评测转向以诊断与优化为目标的教评融合方向。研究对教学投入要素及其评测进行多维解析,厘清教学投入的不同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方面阐述教学投入评测的理论依据,并提出高校教师教学投入评测的设计原理。该原理以教评融合为目标,以教学时空、教学主客体际性和教学结构为支撑点。之后,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两轮评测分析,形成涵盖场域投入、设计投入、具身投入、交互投入、情感投入、素养投入等六个投入维度、十八个评估模块和五十四个观测点的教学投入评测指标体系。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投入维度和评估模块进行权重分析,发现设计投入、素养投入在投入维度上占比较高,教学设计、师生交互、情感表达在评估模块上占比较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廖宏建 张倩苇
SPOC在提升教学质量上的张力及在高校逐步深入的应用,使得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胜任力模型揭示SPOC混合教学能力中获得高绩效所必需的深层次、稳定的特征及其组织结构,并在界定SPOC优质教学绩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回顾、专家咨询以及对9名绩优组和6名绩平组教师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内容的编码和统计分析,构建了SPOC混合教学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含三项基准性胜任特征:专业知识、讲授能力、信息素养,13项鉴别性胜任特征:成就动机、课程设计、评价素养、团队协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思鹏 何齐宗
青年教师是我国高校教师的主体力量,他们的教学胜任力水平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62所高校2 529位青年教师的调查发现,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从总体上基本达到良好水平,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不同职称及不同学历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表现有所差异。为了有效地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胜任力,高校应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的促进机制,完善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培养制度,适当减轻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压力,引导青年教师的自主成长。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胜任力 调查与分析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颜正恕
随着慕课在国内外大规模的建设和推广,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提升路径和方法的深层次研究也越发重要。本研究以麦克利兰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事件访谈(BEI)等,借助探索性、验证性因子分析和AHP等方法,构建了包括教学人格、信息素养、晶体能力、教学影响、教学互动和教学管理等6个一级因子和21个二级因子的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模型和评价体系。本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充分,验证方法科学,特征项与影响因子的分层分级结构紧密,因子指标体系全面,对提升教学绩效科学性,改善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为高等学校评定教师慕课能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
慕课 教学能力 胜任力模型 教学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齐宗 熊思鹏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关注高校教师胜任力问题,但大多是从整体上探讨高校教师的胜任力,从教学的视角研究高校教师胜任力的成果并不多见。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因此研究其教学胜任力很有必要。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和统计法研讨了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分析了四维度的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可以为高校选聘教师、开展教师培训、评估教师的教学绩效以及高校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胜任力 模型构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齐宗
在胜任力和教师胜任力研究热潮的推动下,近10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和探讨高校教师胜任力问题,在高校教师胜任力的概念界定、模型构建、现状调查、提升策略及其与高校教师管理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及研究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胜任力 高校教师胜任力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海
教师胜任力理论对高校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应用研究,需要以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为逻辑起点,然后结合教师胜任力理论,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然后探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现状,把胜任力理论应用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挖掘出来,对指导高校教师全面发展,提高胜任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教师 胜任力 继续教育 指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先锋
高校教师的胜任力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角色也必须有相应的转变,角色转变对高校教师胜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胜任力的内涵,探讨其特征模型,对高校教师胜任力发展策略做了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
高校教师胜任力 特征模型 发展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晓军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的经典模式。文章对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的理论基础、重要意义及研究路线作了概述,为实证性研究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树雄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及进行科学研究的实体,对教师胜任力的评价在高校评价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胜任力评价应构建科学的模型,体现既定的导向。可以准入资格、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健康水平为维度,设计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胜任力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凤英 宋永明 韩玉启
近年来,胜任力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分析胜任力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高校教师的培训体系中,探讨了以胜任力为基础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过程,将对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 高校教师 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艳辉
高校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高校教师的胜任力是在教育教学领域区别于普通人的本质特征。本文阐述了胜任力的涵义,从需要、期望、复杂人等方面分析了胜任力的理论支撑,指出了"胜任力"对高校教师素质的要求,提出了基于胜任力开展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胜任力 高校教师 继续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葛仁霞
本文以"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胜任力为横轴,以支部阶段性特点为纵轴,构建了政治引领力、组织执行力、学习创新力、凝聚感召力四维胜任力模型,提出以科学的人才标准体系、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制度化的保障激励体系为核心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 教师党支部书记 胜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