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9)
- 2023(10935)
- 2022(9273)
- 2021(8706)
- 2020(7226)
- 2019(15939)
- 2018(15629)
- 2017(29538)
- 2016(16222)
- 2015(17896)
- 2014(17344)
- 2013(16172)
- 2012(14895)
- 2011(13405)
- 2010(13866)
- 2009(13088)
- 2008(12955)
- 2007(12105)
- 2006(10901)
- 2005(9878)
- 学科
- 管理(57365)
- 业(53399)
- 济(50999)
- 经济(50908)
- 企(45974)
- 企业(45974)
- 财(19588)
- 制(17825)
- 中国(17642)
- 农(17454)
- 技术(16871)
- 方法(16848)
- 业经(14803)
- 数学(13741)
- 数学方法(13482)
- 技术管理(12461)
- 策(12278)
- 银(11926)
- 银行(11916)
- 体(11868)
- 务(11468)
- 行(11448)
- 财务(11441)
- 财务管理(11413)
- 农业(11318)
- 贸(10889)
- 贸易(10880)
- 企业财务(10848)
- 易(10661)
- 融(10589)
- 机构
- 大学(215918)
- 学院(215681)
- 济(88929)
- 经济(86855)
- 管理(83936)
- 理学(71124)
- 理学院(70417)
- 研究(69831)
- 管理学(69349)
- 管理学院(68908)
- 中国(54072)
- 财(47371)
- 京(43969)
- 科学(37197)
- 江(35592)
- 财经(35166)
- 中心(32635)
- 所(32577)
- 经(31710)
- 范(30974)
- 师范(30785)
- 研究所(28635)
- 州(27932)
- 北京(27925)
- 农(27137)
- 经济学(26778)
- 财经大学(25748)
- 业大(25701)
- 院(25664)
- 师范大学(23980)
- 基金
- 项目(136612)
- 研究(110935)
- 科学(110381)
- 基金(97124)
- 家(81022)
- 国家(80207)
- 科学基金(71010)
- 社会(70793)
- 社会科(67078)
- 社会科学(67066)
- 省(55377)
- 教育(53809)
- 基金项目(50294)
- 编号(46559)
- 划(45547)
- 自然(42073)
- 自然科(41156)
- 自然科学(41148)
- 成果(41046)
- 自然科学基金(40472)
- 资助(38115)
- 创(34256)
- 课题(34168)
- 制(33314)
- 部(31136)
- 创新(30967)
- 重点(30637)
- 发(29710)
- 性(29390)
- 项目编号(29191)
- 期刊
- 济(106138)
- 经济(106138)
- 研究(72753)
- 中国(53592)
- 教育(39370)
- 财(38330)
- 管理(36229)
- 农(26125)
- 融(25119)
- 金融(25119)
- 科学(25056)
- 学报(24239)
- 大学(20906)
- 技术(20309)
- 学学(18459)
- 财经(17907)
- 业经(17714)
- 农业(17100)
- 经济研究(16650)
- 经(15475)
- 问题(12727)
- 科技(11782)
- 图书(11703)
- 坛(11482)
- 论坛(11482)
- 贸(11264)
- 职业(10894)
- 技术经济(10750)
- 现代(10058)
- 理论(9536)
共检索到345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邱晓雅
"教授治校"的历史积淀和制度供给能力的增强,使高校教师在决策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日益凸显。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结构性失衡、利益群体的分化以及教师内在角色的冲突,影响教师决策参与机制的建构。建立健全决策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机制,构建网络化的决策参与机制以拓宽教师的决策参与面,是高校教师参与决策机制创新的现实取向。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决策参与 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雄 吕建秋 王利英 叶李 蒋艳萍
协同创新作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发展需要。基于内外因视角分析总结我国高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高校、企业3个层面围绕加强政府统筹、营造协同创新氛围、创新考核评价办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改进利益分配方式等方面提出高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协同创新 激励机制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琳
高校教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价值的实现不仅表现在教书育人的层面,还表现在参与高校决策和管理的层面。参与学校决策已成为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和义务,也是我国大学制度建设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高校教师在参与学校决策的过程中,将参与学校决策的行为内化为一种教师自我积极主动行为,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内化机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认知机制、体验机制、认同机制以及保障机制。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决策参与 价值内化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文刚
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自觉承担专业发展职责,自主调控专业发展进程,达到成熟的专业教师标准的过程。目前存在着专业自主发展认识模糊、专业素质结构存在缺陷、评价机制失衡等问题。提高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水平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个体性原则、生态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创新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机制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唤醒专业发展自主意识,提升职业认同感;创新管理机制,增强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紧迫感;改革评价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专业发展评价模式。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专业自主发展 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郑赤建 苏斌 周荃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滞后性,提出知识经济时代实施其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并构建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创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焦振豹
文章阐述了创新型教师的基本含义和注重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多角度切入制定合理的建设机制;构建创新型教师团队,促进教师集体成长;培养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自觉性;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
创新型 高校教师队伍 建设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曦琳
教师学术增值评价被认为更符合学术研究规律和知识生产创新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唯论文”、脱域化等不科学倾向所导致的“学术泡沫”,故而在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实践改革中受到推崇。但是由于学术增值评价的理念认知偏差、学科壁垒尚未打破、育人反哺价值难以凸显等,导致教师学术增值评价变革陷入重重困境。未来应从理念认知、知识分类、功能重塑等方面进行变革,以改变学术生态、促使教师产生持续性学术创新动能。
关键词:
知识生产创新 高校教师 学术增值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云 邓秀新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祥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必须基于"学术为本"的价值追求。彰显教师主体地位、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关键在于寻求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制度性的壁垒和障碍。为此,应真正确立高等学校学术自由制度,健全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运行机制,完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现高校教师从身份管理向以劳动关系为主的契约管理转变,强化高校行政组织服务学术的功能。
关键词:
高等学校管理 教师主体 高校行政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鹏云 刘祖云
后税费时代,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出现了结构不合理、效率与质量不高、供给主体权责失衡等多方面问题,深入探析可以发现其根源在于国家基础性权力与乡村治权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割裂。推动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必须实现国家与乡村在理念、资金、制度三方面的有效链接。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困境 根源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小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伦理困境问题在高校教师中间日益凸显。文章结合笔者所在学校一线教师教书育人、科研实践的案例,分析当前高校教师伦理困境的具体表现并深究其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帮助高校教师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伦理观,走出伦理困境。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伦理观 伦理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治强
应用型地方高校转型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转型发展,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关系着地方高校改革的成败。然而在实践中,存在教师转型发展形式大于内涵、配套政策和组织保障不到位、教师自身转型发展的主体意识不强三方面问题,阻滞了地方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因此,需要尽快制定"双师型"国家认定标准,加强社会支持和制度保障,增强教师转型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双子模型"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推进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的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超阳 杨洁
数字化时代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不仅包含认知、收集和获取数字信息的能力,而且包括数据分析、交流、沟通和评价的能力,在解决数字问题中保障数字安全的能力。高校教师提升数字素养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和变化,以数字变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面临“数字信息茧房”“数字意识形态风险”和“数字鸿沟”的现实挑战。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有赖于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推进数字技术与数字素养融合发展;优化数字资源配置,推进数字信息与数字素养协同发展;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进数字治理与数字素养良性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高校教师 数字素养 数字技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贤彬 李敏 杨星焕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师资水平的重大举措,但其在职业教育改革实施中属于新生事物,无成熟经验可借鉴,需要研究并攻克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该是具有共同使命愿景,结构多元,能够通过团队内外知识传递,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优质团队。从现状来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评价标准欠缺、建设逻辑不清晰、保障机制不健全、教师能力不匹配的现实困境。建设标准体系、规范建设路径、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保障机制、建构教师培育体系有助于破除建设困境,是高质量完成创新团队建设任务的有效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