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0)
2023(4726)
2022(3929)
2021(3844)
2020(3206)
2019(7318)
2018(7488)
2017(12861)
2016(7638)
2015(9119)
2014(9026)
2013(8294)
2012(7604)
2011(6875)
2010(7077)
2009(6110)
2008(5994)
2007(5578)
2006(5016)
2005(4283)
作者
(19138)
(16075)
(15652)
(15253)
(10207)
(7602)
(7426)
(6205)
(6183)
(6014)
(5437)
(5410)
(5352)
(5323)
(4905)
(4744)
(4695)
(4687)
(4664)
(4594)
(4168)
(4009)
(3983)
(3757)
(3671)
(3633)
(3580)
(3470)
(3459)
(3292)
学科
管理(18697)
(17092)
(16884)
经济(16746)
(11806)
企业(11806)
中国(9494)
理论(9305)
教育(9006)
工作(8366)
方法(7581)
教学(7300)
服务(6719)
(6460)
业经(6190)
(6070)
(5727)
服务业(4963)
(4887)
学法(4673)
教学法(4673)
研究(4547)
人事(4518)
人事管理(4518)
数学(4512)
数学方法(4412)
(4242)
(4037)
制度(4036)
读者(3948)
机构
大学(94805)
学院(91188)
管理(32265)
研究(29296)
(28088)
理学(27060)
经济(26892)
理学院(26672)
管理学(25944)
管理学院(25764)
中国(21234)
(20891)
(18604)
师范(18486)
科学(17842)
(16578)
教育(15355)
(15191)
中心(14432)
师范大学(14201)
(14185)
(13672)
北京(13564)
(13466)
技术(13339)
研究所(12585)
业大(12464)
职业(11629)
图书(11388)
书馆(11073)
基金
项目(59688)
研究(50951)
科学(46375)
基金(38186)
(31656)
国家(31241)
社会(30457)
教育(28447)
社会科(27392)
社会科学(27376)
科学基金(26957)
(25890)
编号(24189)
成果(22695)
(21278)
基金项目(20334)
课题(18268)
(16131)
自然(15492)
项目编号(15366)
自然科(15214)
自然科学(15212)
自然科学基金(14978)
资助(14817)
重点(13890)
规划(13719)
(13389)
(13077)
(12910)
大学(12805)
期刊
(35320)
经济(35320)
中国(34310)
教育(33698)
研究(31310)
图书(14671)
学报(14261)
管理(12647)
(12357)
(12056)
大学(11884)
科学(11092)
书馆(11022)
图书馆(11022)
技术(9973)
学学(9366)
职业(9023)
农业(8180)
(7651)
金融(7651)
(7007)
论坛(7007)
高等(6084)
情报(5920)
财经(5634)
业经(5451)
成人(5370)
成人教育(5370)
(5181)
技术教育(5087)
共检索到159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卞文忠  
高校教师办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而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同时,也兼有培养实际社会工作者人才的作用。但后者通常不太被教师机构所重视。文章探讨了实际社会工作者的内涵和范围,明确了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实际社会工作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高校教师办社会服务机构对实际社会工作发挥人才培养作用的必要性、途径和主要内容等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引导高校教师办社会服务机构作用的有效发挥,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的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秀玲  张驰  陈淑苗  
基于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工作本身满意度、薪酬福利满意度、个人发展满意度和社会支持满意度4维度的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评价体系。借鉴SEM模型和兰州和武汉市的调查数据,构建和检验了社会工作者工作满意度评估模型。在该评估模型中,薪酬福利满意度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影响最大,其路径系数达0.85,个人发展满意度次之,路径系数为0.78,工作本身满意度的影响较小,路径系数为0.53,社会支持满意度的影响最小,路径系数为0.49。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关键是完善社会工作者薪酬福利制度,健全职业发展机制,提高薪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以彬  
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市场的严峻考验,这使学生、家庭和国家承受了巨大压力。文章认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形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需要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订单式"人才培养有独特的内涵、系统的过程,要求高校坚持适度柔性的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静  侯长林  
目前,地方高校比较有特色的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具体表现为"直饮水"和"灌装水"两种形式。构建此模式的策略主要有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努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组建社会服务组织机构、建立社会服务案例库、完善制度和机制五个方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章长城  张婷  
职业资格认证是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认为,建立健全我国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需要在广泛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有所创新,构建起授证制度与登记注册相结合的双轨制运作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红梅  伍幼林  
社会工作以助人为宗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和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对社会工作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述评,对社会工作者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概括。结合培训和专业教育情况存在的问题,凝练了主要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概况了今后社会工作研究领域需要继续给以关注的问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昶  宋信强  
本文通过分析珠三角地区社会工作者的408份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发现:社会工作者的公共服务动机负向影响其离职倾向;个人关爱和社会关爱型组织伦理氛围感知在社会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与离职倾向关系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素菊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能够起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难以起到的作用。如何促进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形成一支专业化社会工作者队伍,不仅是科学开展社会工作的实践性课题,也是改革和完善现有教育培养和培训制度、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课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宇飞  万江红  
探讨农村社会工作者择业和离职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推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场域理论和阿兰·图海纳对于主体概念的解释,对21个农村社会工作者的案例分析发现,这一职业群体可按择业动机分为三类:生存生活型、职业发展型和利他反思型。总体来看,他们既有对于生存和生活的现实诉求,也渴望获得意义感,成为具备创造性乃至利他性的主体。而农村社会工作作为职业场域,其中的行业、机构、政府或政策以及农村社区等环境性要素既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部分优势满足了具备特定动机的农村社会工作者主体性生成的需要;也存在与城市社会工作相似的诸多限制,推动了农村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或行为的产生。因此,提出不仅要着力提升农村社会工作者的待遇福利,更要为其提供更多的行动空间以及社会参与和自我实现的机会;也应当开发可以测量社会工作者改造社会、践行利他主义和反思主流价值观等意愿强度的量表,并将其应用到对该职业群体的考察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宇飞  万江红  
探讨农村社会工作者择业和离职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推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场域理论和阿兰·图海纳对于主体概念的解释,对21个农村社会工作者的案例分析发现,这一职业群体可按择业动机分为三类:生存生活型、职业发展型和利他反思型。总体来看,他们既有对于生存和生活的现实诉求,也渴望获得意义感,成为具备创造性乃至利他性的主体。而农村社会工作作为职业场域,其中的行业、机构、政府或政策以及农村社区等环境性要素既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部分优势满足了具备特定动机的农村社会工作者主体性生成的需要;也存在与城市社会工作相似的诸多限制,推动了农村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或行为的产生。因此,提出不仅要着力提升农村社会工作者的待遇福利,更要为其提供更多的行动空间以及社会参与和自我实现的机会;也应当开发可以测量社会工作者改造社会、践行利他主义和反思主流价值观等意愿强度的量表,并将其应用到对该职业群体的考察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威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构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社会工作者需要哪些核心职业能力?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既是一门职业化反思科学,也是一种反思性职业。基于这一科学理解,反思性社会工作认为,处于社会工作职业核心地位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专业行动。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只能通过"专业行动"得以体现。而"专业行动"受制于各种内部和外部结构条件,构建专业行动"质量"的决定性核心要素是"反思性专业性",它强调一种辩证性、结构性、系统性、互动性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比如"相对看待知识与能力""关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互动""辩证理解理论与实践关系""在社会环境框架下理解案例工作"的反思视角。由此"反思性专业性"成为构建"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反思能力"成为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职业能力!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思想对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扩展理论视角、提高实践质量、促进职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威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构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社会工作者需要哪些核心职业能力?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既是一门职业化反思科学,也是一种反思性职业。基于这一科学理解,反思性社会工作认为,处于社会工作职业核心地位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专业行动。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只能通过"专业行动"得以体现。而"专业行动"受制于各种内部和外部结构条件,构建专业行动"质量"的决定性核心要素是"反思性专业性",它强调一种辩证性、结构性、系统性、互动性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孔宝根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是重要的育人途径。高职院校应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平台来建设,围绕人才培养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和应用型科研等事关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一系列核心工作加以有机整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晓  
服务社会、促进就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将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纳入国家和谐社会构建战略的总体部署,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最大的一所民政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尤其是在创建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琴  
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建立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是社会工作者改善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常用方法。文章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分析了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系统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探讨了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