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2)
2023(6916)
2022(5652)
2021(5061)
2020(4210)
2019(9188)
2018(8925)
2017(15630)
2016(9280)
2015(10116)
2014(9728)
2013(8821)
2012(7760)
2011(6970)
2010(6745)
2009(5958)
2008(5727)
2007(5138)
2006(4287)
2005(3460)
作者
(26971)
(22463)
(22455)
(21107)
(14014)
(10955)
(10039)
(8850)
(8532)
(7842)
(7597)
(7451)
(7420)
(7134)
(6783)
(6746)
(6699)
(6642)
(6480)
(6422)
(5886)
(5395)
(5278)
(5147)
(5100)
(5065)
(4903)
(4860)
(4856)
(4489)
学科
(28260)
经济(28226)
管理(24137)
(21220)
(16365)
企业(16365)
方法(14306)
数学(13091)
数学方法(12978)
(8440)
中国(8022)
(7527)
(7115)
贸易(7114)
(6951)
业经(6757)
(6630)
农业(6021)
技术(5897)
教育(5537)
环境(5187)
(4769)
财务(4768)
财务管理(4761)
理论(4706)
产业(4595)
企业财务(4550)
地方(4415)
(4340)
(4261)
机构
大学(125997)
学院(122141)
(44922)
经济(44041)
管理(43767)
研究(40188)
理学(39336)
理学院(38862)
管理学(37935)
管理学院(37748)
(28527)
科学(28177)
中国(26541)
(25325)
业大(24787)
农业(23106)
(20664)
研究所(19562)
(19239)
师范(18934)
(18523)
中心(18146)
(17542)
农业大学(16337)
财经(15535)
北京(15148)
师范大学(14879)
(14330)
(14220)
技术(13864)
基金
项目(91833)
科学(71751)
基金(65510)
研究(63109)
(59651)
国家(59112)
科学基金(49890)
社会(39837)
社会科(37903)
社会科学(37892)
(37565)
基金项目(35567)
自然(33923)
自然科(33223)
自然科学(33210)
自然科学基金(32648)
(32309)
教育(31892)
资助(25225)
编号(24520)
重点(21248)
(20176)
成果(19936)
(19861)
(19505)
创新(18775)
计划(18691)
科研(18540)
课题(18066)
大学(17569)
期刊
(40002)
经济(40002)
研究(31674)
学报(27448)
中国(25284)
(23910)
教育(22379)
科学(21585)
大学(20241)
学学(18485)
农业(16426)
管理(13908)
(13644)
(9201)
技术(8421)
业大(7875)
图书(7668)
经济研究(7513)
科技(7357)
财经(7357)
(7259)
业经(7111)
农业大学(6832)
(6617)
金融(6617)
(6366)
问题(5500)
商业(5499)
书馆(5386)
图书馆(5386)
共检索到166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治  吴俊  
专利申请量常被用作衡量大学创新的工具,但大学教师专利申请动机存在多元化现象,简单使用专利申请量来衡量大学的创新活动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大学教师专利申请动机区分为基于创新成果保护的动机、基于个人能力显示的动机、基于组织管理评价的动机3类,利用国内13所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大学教师不同专利申请动机的因素,并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不同的专利申请动机与有效专利数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确实存在不同的因素影响大学教师的专利申请动机,其中基于创新成果保护动机是最传统的专利申请动机,有利于促使教师申请的专利转化为有效专利;基于显示个人能力动机的专利申请被认为主要是向外界投资者发出信号,但仍能对有效专利转化产生积极促进作用;而基于组织管理评价动机则是一种策略性行为,对于创新的贡献较小,也不利于促使申请的专利转化为有效专利。由此提出高校制定专利激励制度时应注重专利技术市场发展规律,鼓励基于创新的专利申请动机和行为,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教师所申请专利的创新贡献程度进行评价,并为高价值专利提供相应后续服务,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创新活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侯媛媛  刘云  谭龙  
针对多年来我国企业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的现象,在对现有文献和相关政策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企业专利申请的动机———市场化动机、非市场化动机和战略性动机。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了该公司专利申请的内部激励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制度、研发投入、奖励机制、绩效考评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战略等是企业申请专利的主要激励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玉成  程龙  
专利质量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高校专利工作开展的关键。文章以申请阶段为切入点,对高校专利质量展开研究,不仅符合我国现状,而且能够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申请阶段影响专利质量因素的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条件寿命期、权利要求数量与申请人是否有企业对申请质量有显著影响;高校与企业合作申请存在第三方依赖;企业合作申请比高校更谨慎;高校专利权人的申请行为较企业更功利;在权利要求书形成过程中较企业更缺乏主动性。最后,文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高校提升专利质量的应对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玉成  程龙  
专利质量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高校专利工作开展的关键。文章以申请阶段为切入点,对高校专利质量展开研究,不仅符合我国现状,而且能够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申请阶段影响专利质量因素的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条件寿命期、权利要求数量与申请人是否有企业对申请质量有显著影响;高校与企业合作申请存在第三方依赖;企业合作申请比高校更谨慎;高校专利权人的申请行为较企业更功利;在权利要求书形成过程中较企业更缺乏主动性。最后,文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高校提升专利质量的应对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玉成  程龙  
专利质量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高校专利工作开展的关键。文章以申请阶段为切入点,对高校专利质量展开研究,不仅符合我国现状,而且能够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申请阶段影响专利质量因素的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条件寿命期、权利要求数量与申请人是否有企业对申请质量有显著影响;高校与企业合作申请存在第三方依赖;企业合作申请比高校更谨慎;高校专利权人的申请行为较企业更功利;在权利要求书形成过程中较企业更缺乏主动性。最后,文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高校提升专利质量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凯  孟宪飞  于晓丹  
本文以中国地方大学2004—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科技人力资源因素对中国地方大学专利申请-专利许可活动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地方大学教研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研发人员的数量可以显著影响大学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专利许可合同的数量;研发人员的质量可以显著影响大学专利申请、专利授权的数量和专利许可合同的收入;只有科技服务人员的数量可以同时显著正向影响大学专利许可合同的数量和收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柳权  
专利申请权是公民(自然人)、法人就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的资格。专利申请权是取得专利权的前提;专利权不是一种天然产生的权利,它必须由申请人主动提出请求,经国家批准而产生。由于专利权主要是一种财产权利,法律允许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独占市场,这就使专利权人在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就国家而言,将专利权授予谁,具有重要意义;就公民和法人而言,谁有专利申请权,谁就取得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专利权的权利,增加自己的竞争实力。这种潜在的经济利益冲突,使得实践中有关专利申请权的纠纷屡屡发生。据统计,在全国各专利管理机关调处的专利纠纷中,申请权纠纷占36%,居各类专利纠纷之首,可见研讨专利申请权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潇  黄灿  郑素丽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考察了企业专利申请类型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构建bi-probit模型,深入分析规模、产业竞争及研发投入对企业专利申请类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促进了企业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且对发明专利的影响更大;研发强度促进发明专利的申请,但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专利战略选择和我国专利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舒欣  安同良  
伴随着中国"爆炸式"的专利激增,中国已成为世界专利申请量第一大国,然而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专利申请动机依然鲜有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创新跨期调查,首次在国际可比框架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动机进行了测度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最重要的专利申请动机是防止被复制,同时企业也会出于防止专利诉讼侵害、增加谈判地位、获得市场进入等策略性动机申请专利。实证结果表明:①初创企业不偏好出于策略性动机申请专利,大型企业显著偏好将专利作为内部评价员工业绩的指标;②CEO教育水平的提高会显著促进企业出于防止被复制和防止专利诉讼侵害的动机申请产品创新专利;③政府补贴政策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策略性申请产品创新专利的行为;④专利有效性与策略性创新是显著负向关系。结论为政府如何激励企业实质性创新、抑制策略性创新提供富有启迪性的政策建议,同时也填补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动机的理论研究空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关键词: 专利申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侯媛媛  刘云  刘文澜  谭龙  
在系统梳理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以第一批全国60家企事业专利试点单位为研究对象,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公布的数据,对其在1985—2011年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量进行检索和统计,分3个阶段(试点单位认定前、试点工作开展期间、试点工作结束后)对其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探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对专利申请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试点单位认定前,试点单位的专利申请量增长明显;在试点示范工作执行期内,其专利申请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在试点工作结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林青  谭力文  
在传统的“为研发而申请专利”的逻辑下,专利仅仅是研发活动的结果和表现,其战略重要性被明显低估。产业垂直分工和知识型企业的大量涌现表明,专利申请动机已明显地从防御性技术保护向进攻性价值创造转变;专利被视作有形化的知识商品从幕后走上前台成为企业和国家竞相争夺的焦点;对专利认识也正像市场营销理念那样从供应导向观向需求导向观转变。为此,本文提出以“为专利申请而研发”作为逻辑起点的新的专利战略概念框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方曦   李清瑞  
在高校专利申请前开展专利价值评估工作,能够通过筛选高价值专利并强化高价值专利的管理与支持保护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国高校在积极探索与实施校内专利申请前评估准则,但国内尚未建立较为统一的评价机制。因此,从中国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的战略角度,基于文献梳理整合,结合斯坦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专利预评估机制,运用熵权法构建包含技术、法律、市场、战略和经济5个价值维度和17个指标的高校专利申请前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交通大学2017—2021年申请的3 452件公开专利为样本,运用BP神经网络、层次聚类法对部分价值评分较高的专利进行多维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在专利价值预评估模型中,经济价值与技术价值是较为重要的两个维度,而专利许可与转让谈判情况、专利实施情况、市场支持程度等为重要指标;样本高校的专利在技术新颖、法律保护、战略组合、市场潜力以及转化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专利价值评分差距较大,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值与实际值拟合程度为99.95%;评估模型能够有效识别高校内部的高价值专利,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与科学性。据此,高校应准确定位全球学科前沿与市场需求,通过增加专利实施例、引用高质量文献、扩大技术宽度等角度提高专利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谭龙  刘云  侯媛媛  
在2011年以来中国专利申请高速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专利申请第一大国的背景下,对中国专利申请的重要主体之一——高校的专利申请增长现象进行了统计分析。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中国"拜杜法案"体系促进高校专利申请的假设。用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以及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认为:以《科技进步法》(2007年修订版)为主要代表的中国"拜杜法案"体系对高校专利申请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在较长时期内才显现出来,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黎明   张亚峰  
专利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创新主体申请专利时对保护范围进行策略性选择的结果,本文基于申请策略差异性视角研究最优专利保护范围,探讨了专利权利要求数和保护范围对专利价值的影响。本文以首项权利要求(首权)字数测度专利保护范围,通过界定两种专利申请策略——追求宽保护范围的激进策略和追求高授权率的保守策略,从理论层面阐明了权利要求数对专利保护范围的影响路径,并利用2015—2020年中国大学专利转让价格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无论采取何种申请策略,申请人的最优选择都是在独立权利要求的限制下主张更多从属权利要求,以实现最优的专利保护范围和专利价值。在激进策略下,从属权利要求数负向调节审查过程中专利保护范围的被压缩量,引致专利保护范围从申请到授权的变化量与专利价值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在保守策略下,从属权利要求的增加可能扩大授权后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而提升专利价值。企业专利奖和经历无效挑战后维持有效的企业专利数据同样表明,适当的首权字数是专利价值的重要指标,增加从属权利要求可以缓和专利申请保护范围和专利审查强度之间的矛盾。本文丰富了有关专利保护范围和专利申请策略的文献,为培育高价值专利、优化专利组合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优化专利审查标准、提升专利审查质量具有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