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5)
2023(12008)
2022(10051)
2021(9695)
2020(8154)
2019(18333)
2018(17933)
2017(34370)
2016(18487)
2015(20919)
2014(20701)
2013(19177)
2012(17330)
2011(15263)
2010(15165)
2009(13602)
2008(13448)
2007(11664)
2006(9862)
2005(8256)
作者
(47524)
(39760)
(39693)
(37683)
(25383)
(18923)
(18191)
(15498)
(15325)
(14017)
(13632)
(13472)
(12339)
(12268)
(12228)
(11846)
(11826)
(11789)
(11504)
(11457)
(9683)
(9584)
(9411)
(9365)
(8967)
(8951)
(8716)
(8532)
(7927)
(7803)
学科
(67477)
经济(67300)
管理(51454)
(49289)
(41424)
企业(41424)
方法(36008)
数学(30091)
数学方法(29592)
中国(20041)
(19217)
(17475)
理论(17413)
业经(16115)
(13697)
(13377)
(12701)
财务(12664)
财务管理(12635)
(12596)
企业财务(12061)
(11754)
银行(11738)
教学(11309)
农业(11164)
(11162)
(11095)
(11089)
贸易(11085)
保险(11070)
机构
大学(254512)
学院(249744)
管理(98468)
(97975)
经济(96007)
理学(85972)
理学院(85073)
管理学(83331)
管理学院(82855)
研究(73769)
中国(57502)
(50792)
(48939)
科学(43669)
财经(39821)
(36424)
中心(35771)
(35584)
(35228)
师范(34895)
业大(33580)
(33456)
(32945)
经济学(31525)
北京(30973)
研究所(30706)
财经大学(30237)
经济学院(28521)
(28363)
师范大学(28042)
基金
项目(174096)
科学(139005)
研究(131754)
基金(127784)
(109254)
国家(108306)
科学基金(95464)
社会(85581)
社会科(80207)
社会科学(80181)
基金项目(67888)
(67441)
教育(64291)
自然(60705)
自然科(59375)
自然科学(59359)
自然科学基金(58313)
(56637)
编号(53847)
资助(50954)
成果(44413)
(39919)
重点(39272)
(36982)
课题(36848)
教育部(35663)
国家社会(35363)
(35333)
大学(35140)
人文(34499)
期刊
(98722)
经济(98722)
研究(73490)
中国(46848)
(38951)
教育(38294)
管理(35507)
学报(35346)
科学(33208)
大学(29369)
(28640)
学学(26691)
技术(23032)
(22716)
金融(22716)
财经(20091)
农业(19635)
(17275)
经济研究(15587)
业经(15172)
图书(13174)
问题(12825)
(12190)
理论(11562)
财会(11477)
技术经济(10864)
统计(10602)
实践(10483)
(10483)
科技(10325)
共检索到352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牟维  陈友力  
教育风险成为社会风险中独特的风险场域,作为教育核心环节的教学风险尤为值得关注。高校教学风险的主要形式可以从课程形态、教学过程、教学要素进行分类。运用风险社会理论,将高校教学风险归因于现行学校教学安全教育机制的制约、教学风险主要由人为风险导致、教学风险的责任主体难以确定以及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等因素。高校教学风险的治理需系统化制度性设计,即树立科学的风险意识、建立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开发大数据平台预警系统、系统化设计和构建防范教学风险的教育体系、扩大校园责任险的保险范围、构建教学风险防控的组织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换芳   林一钢  
县管校聘是当前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改革中热议的话题,其政策初衷在于盘活教师存量,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壁垒,对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受有限的制度理性、保守的文化惯习、松散的合作格局影响,县管校聘改革面临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的理性失衡风险、个体私利与公共利益冲突的伦理博弈风险、内生发展被外铄发展遮蔽的发展异化风险。为规避县管校聘改革风险,应构建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制度理性;加强风险文化自觉,提高风险意识;畅通风险沟通渠道,打造共治格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魏小梅  
新高考改革进程中隐含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钟摆现象"、普通高中学校办学缺乏特色、高中学生自主发展异化等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新高考改革面临的风险提供了分析框架。通过整合贝克、吉登斯、鲁曼、拉什等学者的风险社会理论,将新高考改革风险归因于新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中学校自我生存的利益驱动、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足等因素。为规避新高考改革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树立改革风险意识与呼唤风险决策伦理;探索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与管理模式;建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秀云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人口流迁与社会融合逐步成为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现实因素。流动人口缺乏在城市的原始积累,生存状态不体面,对城市社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户籍制度仍然是制约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主要障碍。在风险治理和安全保障方面,政府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农民工在城市体系中的制度化生存问题,通过扩展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其归属感。同时,还必须加强流动人口的常态性、制度性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流动人口素质和对城市社会的自适应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瞿华  
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概念及理论随着一系列全球灾难性事件的出现而备受关注。但这一概念的最大问题在于缺少系统性的理论论证。吉登斯从其建构的社会学元理论出发,运用结构化理论来分析社会转型中的风险概念,认为时空伸延、脱域机制和知识的反思性是现代社会的三大动力机制。在这三大动力机制运作下,尤其是在反思性的作用下,社会发展到了"传统和自然终结"的阶段,从而也就进入了所谓的风险社会时期。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闫建峰  
目前,我国许多利用贷款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高校面临无力偿还巨额债务的风险,本文从分析高校贷款的现状出发,分别从国家、地方政府及学校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当前高校贷款办学风险的对策。一、高校贷款现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延东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展开,人类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风险社会”的时代。现代风险在本质、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上与传统风险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从制度上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风险社会”的来临,对传统的风险治理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符合风险社会需要的新型风险治理体制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最后以“非典”为实例说明了现代风险的特征以及风险治理机制所面临的新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珺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第一次使用"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描述当今充满风险的后工业化社会,并就此提出风险社会理论后,风险社会理论成为了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背景,深入分析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风险社会中构建适合本科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清聚  
风险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和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视野。文章分析了风险社会及其基本特征,指出了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直面西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冲击,在一元和多元之间把握好尺度,实现一元主导与多元渗透的结合;要直面"知识本位"的教学导向弊端,最终实现从注重学生知识向学生的知识、能力并重的转变;要直面"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弊端,最终实现从注重学生社会化向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并重的转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仕敏  
我国本科高校中约占2/3的教学型高校,其财务资源、财务实力、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治理机制,均依次不及教研型高校、研教型高校和研究型高校,在扩招浪潮中其财务风险承受能力极低。因此,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与治理,成为教学型高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搞好财务风险管理,要靠高校自身的修炼;完善财务风险治理,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炜长  
民办高校的风险防范需要寻求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合作。民办高校举办者、学生、家长、管理者、教师、政府、银行和社会公众等,都是与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关系密切的利益相关者。现阶段,一些利益相关者的职能缺位和民办高校自身未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我国民办高校陷入风险困境的根源所在。为此,民办高校应在明确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共同构建风险防范平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威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面对逐年增长的报名人数和日益激烈的考研竞争,高校研究生招生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为保障研究生招生的公平公正与安全稳定,构建多维度的风险治理体系势在必行。从社会冲突理论视角出发,在深入分析当前高校研究生招生风险的多样性特征、社会影响和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分别从制度、程序、监管、培训、宣传、预警等六个维度整合构建高校研究生招生风险治理体系,以此助推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耀晨   刘永虎  
根据韦伯理想类型的方法概念,结合研究生教育实际,发现高校权威、导师权力与研究生权利构成“三权”协整关系。时下,研究生与导师赖以存在的高校资源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基于资源视角考察导生关系具有多维性,教育资源分享呈现传习关系,管理资源共享催生合作关系,社会资源不均导致主从关系;由于资源占有的差异性,导生关系存在资源依赖风险:教育资源引发学业风险,管理资源触发心理风险,社会资源诱发道德风险;提出构建和谐导生关系治理的U-M-P模型:维护高校权威价值,营造导生共同体环境;明确导师权力边界,弘扬导师的教育家精神;强化研究生权利意识,提升研究生自我教育力,进而形成高校、导师与研究生的三权协调关系,实现导生关系从依赖走向共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旭  
本文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防范的思路对现阶段民办高等学校办学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探讨。通过专家征询科学识别出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质量风险、财务风险等共五大类、十五个子类的潜在办学风险因素,然后综合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类风险进行风险权重的评价与分级,并针对强度风险、半强度风险及弱度风险从政府管理的视角进行创新的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俊茹  王一涛  石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买方市场",不少民办高校遭遇了办学风险。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可以归纳为错失"上规模"的最佳时机、领导层素质不足、财务运行不善、内部管理亟待完善、地理位置不合理等五个方面。为有效防范民办高校办学风险,从民办高校来讲,要端正办学动机、明确发展理念,提升内涵和质量、追求特色发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管理;对于政府而言,要加强宏观管理与监督,完善评估管理标准,强化事前事中控制,建立民办高校和举办者(投资方)之间的风险分割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