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9)
2023(3907)
2022(3100)
2021(3109)
2020(2242)
2019(5000)
2018(4975)
2017(7725)
2016(5169)
2015(6476)
2014(6494)
2013(5281)
2012(4499)
2011(4040)
2010(4279)
2009(3450)
2008(3274)
2007(3260)
2006(2712)
2005(2245)
作者
(12529)
(10574)
(10435)
(10118)
(6626)
(4987)
(4776)
(4052)
(3990)
(3947)
(3686)
(3548)
(3458)
(3299)
(3287)
(3197)
(3134)
(3090)
(3075)
(2983)
(2868)
(2750)
(2737)
(2630)
(2381)
(2378)
(2375)
(2354)
(2330)
(2313)
学科
教学(12165)
管理(8546)
教育(8448)
学法(7905)
教学法(7905)
理论(7612)
(7307)
经济(7305)
学理(5996)
学理论(5996)
(5970)
中国(5012)
(4478)
企业(4478)
(4407)
研究(4114)
学校(3668)
工作(3343)
政治(3336)
思想(3288)
思想政治(3213)
政治教育(3213)
治教(3213)
德育(3191)
业经(3112)
农业(2991)
组织(2390)
地方(2248)
(2170)
计算(2136)
机构
学院(60976)
大学(58817)
研究(17862)
管理(14304)
(13560)
师范(13364)
技术(12917)
职业(12601)
(12493)
科学(12404)
教育(12381)
(12268)
经济(11827)
理学(11796)
理学院(11618)
(11244)
管理学(11001)
管理学院(10911)
中国(10493)
(10069)
师范大学(9647)
业大(9617)
(9362)
技术学院(9146)
职业技术(8913)
(8899)
研究所(8202)
中心(8061)
北京(7911)
农业(7906)
基金
项目(39185)
研究(35625)
科学(27807)
教育(22239)
(20341)
基金(20165)
编号(18214)
(16614)
成果(16591)
国家(16334)
社会(16307)
(15740)
课题(15515)
社会科(15144)
社会科学(15139)
(14519)
科学基金(13134)
项目编号(10748)
基金项目(10494)
规划(10198)
重点(9773)
研究成果(9707)
(9609)
高校(9541)
(9533)
大学(9293)
(9119)
(8977)
年度(8466)
(8271)
期刊
教育(33448)
中国(22765)
研究(19070)
(16243)
经济(16243)
职业(10668)
学报(10261)
技术(9940)
(9782)
大学(8539)
农业(7196)
科学(6836)
学学(6687)
管理(6577)
图书(6362)
技术教育(6091)
职业技术(6091)
职业技术教育(6091)
高等(6037)
(5854)
成人(5654)
成人教育(5654)
书馆(4831)
图书馆(4831)
高等教育(4735)
(4649)
论坛(4649)
(3710)
业经(3648)
(3276)
共检索到97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琼  宋洁绚  
教师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在高等教育战略重点由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提高的背景下,国家聚焦高校教学质量,高度重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本科质量工程建设,推动高校培养和造就大批教学名师。依据政策界定,教学名师是指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培养优秀青少年有突出贡献,对教育思想和方法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宇航  王宇红  王斌  
伴随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日渐增高,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培育成为社会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成为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接力棒,也是示范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深化与拓展,其实质在于培育高职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分析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内涵,明晰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是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即培养造就一批社会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教练型"教学名师,探讨了"教练型"教师涵义与社会价值,分析了"教练型"教学模式属性,提出了"教练型"教学名师培育平台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远刚  符淼  
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成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培养创新技术型人才的保障。课程教学团队有效运行,关键在是否有合作、交流、共享为特征的团队文化的支撑。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培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培育的路径选择在于:确立主体间交往与合作的主导价值观念;重构教学团队文化生态;打造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团队成员专业发展;构建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引导团队文化正向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岭  张田莉  梁杰  
独角兽企业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结合独角兽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技术颠覆性、市场领先性、用户领先性等特征,发现其"高速技术迭代-商业模式探索-培育领先用户-技术和市场领先"的成长规律,且独角兽企业在孵化和加速成长阶段亟需更包容技术试错和商业探索风险的金融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鉴于此,应从构建独角兽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孵化平台-创新生态"的分层孵化链条,提升多层次金融体系对各阶段独角兽企业的风险容忍,在独角兽企业认定、评审、奖励和精准服务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降低独角兽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技术距离、市场距离、孵化距离、融资距离和政策距离,加速独角兽企业成长壮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张培  
作为一个与时俱进且已被泛化了的文化符号,传统意义上的工匠正籍由现代科学技术及产业革命而向现代工匠转型。现代工匠不仅是我国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及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要求,其技术技能素养和社会角色定位也在时空转换中遵循"技术—能力—社会"的逻辑框架。为有效培养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形成新时代产业工人体系,应遵循技术适配和发展引领的原则,构建自我发展、守正创新、市场匹配、多边协同、政策引导等一整套现代工匠成长发展促进机制,并围绕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完善技能认证机制、变革职教培养模式、弘扬优秀工匠精神、推进配套制度设计等来筑牢现代工匠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霞  宋小舟  
"科教融合"是引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理念。它倡导高校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重新定位本科教育目标。基于高校教学名师与普通教师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发现:教学名师的科教融合理念与实践几乎不受性别、教龄、学历、院校类型、任教学科等因素影响;其科教融合的理念认同与实践行动整体上显著优于普通教师。但教学名师的理念认同与实践行动之间也存在较大落差而且在教学方法变革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可见,科教融合有利于造就高水平教师。名师个人的努力与能力使其在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更新教学内容上表现更优,但学校组织文化、制度环境与团队建设的不足削弱了名师变革教学方法的愿望与行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职业学校"教学名师"的培养与成长对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职业学校"教学名师"具有敬业--崇高的职业教育信仰、兢业--全身心投入教学事业的奉献精神、精业--精湛细腻的教学艺能等特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景忠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是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实施的重要人才计划。截至目前,国家已分4批评选出397名教学名师,其中,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名师有71名。这71名教学名师在近130万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真可谓是"万里挑一"。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主办、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承办的"名师荟萃——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交流研讨会"上,来自全国高职院校的19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向全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秦丽楠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是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教育均衡化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中小学教学名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对教学规律具有科学系统的认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专业成长既需要外力助推,也需要内省式自我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依然存在发展目标功利性较强、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较弱、系统化的专业引领欠缺以及反思教学与行为转化意识欠佳等问题。原因在于名师的专业成长受社会历史文化、教师自我理解与身份认同、实践共同体的共建共享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因此,新时代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需设定"以师为本"的培训设定、构建"需求为基"的培训内容、创新"多元参与"的培训方式、实施"行为导向"的培训评估。未来的中小学名师培养要实现四个转变,即培养目标由"外促"到"内生"、培养方式由"共性"到"个性"、培养内容由"反思"到"建构"、培养价值由"个体优秀"到"群体共生",进而促进中小学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意忠  
培育名师、造就名师是高校与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同伴互助、博采众长可以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竞赛与教学研究等途径予以实施,并借助教师互动机制、教师互助平台与宽松环境的营造等予以保障。教学名师成长的背后都有一个团队在支撑,同伴互助、博采众长成就了教学名师,也是名师成长的捷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凤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要落实于人,因为社会的发展首先依赖于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是健全平和的和谐人格的形成,这也是个体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面貌、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翟翠玲  田晓东  
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对象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观照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改善和重构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高校要拓展宣传教育的渠道和途径,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毛新  徐蕾  何扬飞  姚垚  
高校创业教育需要重视文化引领,需要强化价值观、使命感教育。加强高校创业文化建设,能够使创业参与者更具自觉性,使现实或潜在的创业者的创业行为选择更具方向感,使高校创业教育更具普适性与个性化。高校创业文化是高校在创业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倾向性,即各类主体在创业问题上的一种群体性自觉。各类主体间的互动模式对高校创业文化会产生直接影响,高校的类型定位与办学理念对高校创业文化也有重要影响。此外,区域文化背景对高校创业文化也会产生深刻影响。培育高校创业文化应从高校创业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着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万春  
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工作目标的必然举措,其理念目标、方法维度与时代新人培育具有逻辑契合性。高校时代新人培育要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价值理念及担当精神,契合课程思政教育目标。高校要充分利用课程思政教育,挖掘各门课程教育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将时代新人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概述课程思政教育内涵理念,阐述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要求,探讨课程思政与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关系;分析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中时代新人培育现状,提出基于课程思政的时代新人培育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建华  蒋晓云  刘竞涛  
当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明甚至存在偏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也有诸多不健全之处,教育者的重视度和投入度均有待提高。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课堂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功能,综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优势,形成合力,共筑氛围,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