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8)
- 2023(14501)
- 2022(12622)
- 2021(11984)
- 2020(10071)
- 2019(23093)
- 2018(23110)
- 2017(44809)
- 2016(24878)
- 2015(28077)
- 2014(28292)
- 2013(27344)
- 2012(25041)
- 2011(22545)
- 2010(22729)
- 2009(21018)
- 2008(20662)
- 2007(18500)
- 2006(16390)
- 2005(14581)
- 学科
- 济(89922)
- 经济(89789)
- 管理(77249)
- 业(70241)
- 企(58897)
- 企业(58897)
- 方法(39979)
- 数学(34276)
- 数学方法(33824)
- 财(30583)
- 农(26401)
- 中国(25261)
- 制(22188)
- 业经(21251)
- 学(19115)
- 地方(17654)
- 农业(17390)
- 务(17209)
- 财务(17135)
- 财务管理(17096)
- 理论(16570)
- 贸(16377)
- 贸易(16370)
- 企业财务(16195)
- 易(15934)
- 银(15611)
- 银行(15569)
- 策(15266)
- 和(15199)
- 体(14898)
- 机构
- 大学(347299)
- 学院(345002)
- 管理(136820)
- 济(135923)
- 经济(132725)
- 理学(117876)
- 理学院(116615)
- 管理学(114679)
- 管理学院(114047)
- 研究(112600)
- 中国(84215)
- 京(73511)
- 财(68037)
- 科学(68002)
- 所(55588)
- 财经(52714)
- 农(51931)
- 江(51823)
- 中心(51061)
- 研究所(50101)
- 业大(49510)
- 经(47763)
- 北京(46550)
- 范(46389)
- 师范(46024)
- 州(41865)
- 院(41076)
- 农业(40267)
- 经济学(40251)
- 财经大学(38958)
- 基金
- 项目(231278)
- 科学(181796)
- 研究(174891)
- 基金(165922)
- 家(142180)
- 国家(140931)
- 科学基金(121816)
- 社会(108420)
- 社会科(102648)
- 社会科学(102623)
- 省(90811)
- 基金项目(87601)
- 教育(81678)
- 自然(77956)
- 自然科(76094)
- 自然科学(76080)
- 划(75752)
- 自然科学基金(74686)
- 编号(73315)
- 资助(68504)
- 成果(62046)
- 部(51351)
- 重点(51131)
- 课题(50946)
- 发(48322)
- 创(48194)
- 制(45748)
- 项目编号(45697)
- 创新(44786)
- 教育部(44603)
- 期刊
- 济(152072)
- 经济(152072)
- 研究(105975)
- 中国(69525)
- 财(53094)
- 管理(51318)
- 学报(50911)
- 农(47534)
- 科学(46517)
- 教育(46312)
- 大学(39679)
- 学学(36488)
- 农业(32651)
- 融(31424)
- 金融(31424)
- 技术(29813)
- 财经(25687)
- 业经(24784)
- 经济研究(23384)
- 经(21867)
- 图书(20462)
- 问题(19373)
- 理论(17362)
- 科技(16227)
- 业(16094)
- 实践(15868)
- 践(15868)
- 技术经济(15779)
- 现代(15723)
- 版(15260)
共检索到514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新 卿松
高层次人才集中、知识技术密集是高等学校的鲜明特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支撑高等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高校收入分配机制不健全,薪酬激励导向和作用不明显,已经成为制约高等学校人才引育和内涵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从内外因角度剖析高校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不足的主要表现与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并以高校绩效工资考核及分配方案设计为例,开展相关实证研究。
关键词:
高校 收入分配 激励机制 构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昱 刘晨阳
在重科研、轻教学大环境下,完善高等学校教学激励机制对于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不健全、高校教师报酬与教学质量相关性不高、职称评定中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失衡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健全薪酬计算制度、改革职称评定制度等,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关键词:
教学激励机制 高校 教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岳敏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事业单位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 ,虽然几经改革 ,取得一些成效 ,但人事管理中表现出的缺乏竞争活力的惰性仍然十分突出 ,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 ,本文着重阐述高校现行人才激励机制的缺陷 ,深入分析其根源 ,并提出一系列健全和完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才激励 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里
教师是高等院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资源。对现阶段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单一的形式、缺乏公平及效率和不完善的高校考评机制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对高校薪酬进行科学设置,建立合理、有效的高校教师等激励机制,对发展现代高校制度极具现实意义与理论应用价值。
关键词:
激励机制 高校教师 考评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星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文化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文化、激励机制和高校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接着从文化及博弈角度对高校激励机制选择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构建了基于文化的高校激励系统。
关键词:
激励机制 选择机理 大学文化 动态博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锋
教师薪酬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和缺乏可操作的绩效考核体系等因素是影响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的主要原因,而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是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完善教师薪酬激励机制,应设计具有竞争性的薪酬体系、确立效率优先并兼顾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建立可操作的弹性考核机制等。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薪酬激励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纯
实现公司价值(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除了优良的公司战略外,还必须在公司理财和公司治理层面上找寻一种价值评价指标,以实现将价值评价、公司理财(考虑资本成本和风险)、绩效评价和薪酬规划统一起来,达到以最佳的方式使管理和战略的融合。EVA(经济增加值)不仅是一种财务衡量指标,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下,研究适合我国代理人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指标体系成为当务之急。EVA作为评价代理人的业绩,将EVA激励计划融入企业的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
EVA(经济增加值) 业绩评价 激励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驹
对公务员的激励是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自《公务员法》颁布之后,我国公务员考核、薪酬、培训、奖惩、职务升降等逐步进入规范的状态,但在现实运行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要通过细化考评体系、用好考评结果、优化薪酬结构、通过培训选才、鼓励良性竞争、塑造人本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我国的公务员激励机制。
关键词:
公务员 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贾金荣 朱捷
本文从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机制入手,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我国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压力督促型;二是政策奖励型。而在农村经济获得一定发展并全面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和随着我国成功入世之后,这两个层次的激励机制基本失灵或存在严重的失灵危机,因此政府必须尽快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机制,以保证我国粮食生产水平的稳定和提高。
关键词:
农业 粮食生产 激励机制 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雄 吕建秋 王利英 叶李 蒋艳萍
协同创新作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发展需要。基于内外因视角分析总结我国高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高校、企业3个层面围绕加强政府统筹、营造协同创新氛围、创新考核评价办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改进利益分配方式等方面提出高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协同创新 激励机制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念年 何波
组建科研团队是高校提升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科研团队的建设已成为全面提高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科研团队要实现自身特色并具有竞争优势必须培养团队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科研团队要保持这种核心竞争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团队 核心能力 激励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国兴
文章在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构架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高校场域与高校教师惯习之间的关系透析,提出应在薪资与福利激励机制、加强高校人文气息的建设、高校教师自主权利的构建、构建高校场域与教师惯习的良性关系五个方面逐步完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激励机制 场域 惯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爱辰 林琳 王海艳
激励就是通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其朝着预期目标前进。高校青年教师不仅需要自我激励,也需要来自他人,尤其是上级部门、各级领导给予的鼓励。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发挥其激励职能,建立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将管理目标与青年教师的需求相结合,将有助于实现高校科研的长足发展。文章从构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的五个原则出发,探讨了如何有效构建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科研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奔波 王冠甫
人力资源开发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本文阐述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分析了激励机制对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提出了构建和谐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高校人力资源 开发战略 激励机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邓春
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师激励机制存在严重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应把构建教师激励机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手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热情,从而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激励机制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