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9)
2023(8663)
2022(7104)
2021(6660)
2020(5479)
2019(12386)
2018(12524)
2017(22562)
2016(13112)
2015(14991)
2014(15006)
2013(14132)
2012(12922)
2011(11570)
2010(12062)
2009(11577)
2008(11612)
2007(10654)
2006(9547)
2005(8984)
作者
(35572)
(29800)
(29753)
(28471)
(19079)
(14288)
(13483)
(11359)
(11314)
(10970)
(10228)
(10031)
(9725)
(9602)
(9482)
(9215)
(8891)
(8824)
(8740)
(8712)
(7744)
(7304)
(7185)
(6920)
(6888)
(6760)
(6662)
(6605)
(6121)
(5885)
学科
管理(45375)
(43966)
经济(43872)
(37465)
(34419)
企业(34419)
方法(17326)
(16505)
(16001)
数学(13606)
中国(13467)
数学方法(13373)
业经(12114)
理论(11661)
(11382)
(11137)
(10292)
(9940)
财务(9910)
财务管理(9884)
(9438)
银行(9416)
企业财务(9375)
教育(9305)
体制(9225)
(8923)
(8524)
(8355)
金融(8353)
技术(8044)
机构
大学(183301)
学院(178698)
(68990)
经济(67234)
管理(66309)
研究(57324)
理学(55927)
理学院(55325)
管理学(54355)
管理学院(54005)
中国(45368)
(39046)
(38586)
科学(32596)
(30491)
财经(28977)
(27724)
中心(27205)
(26006)
(25154)
(25106)
师范(24895)
研究所(24450)
北京(24364)
(23977)
业大(23567)
经济学(21363)
财经大学(21335)
(21252)
师范大学(19560)
基金
项目(112258)
科学(88176)
研究(87099)
基金(79535)
(67695)
国家(67064)
科学基金(58132)
社会(54666)
社会科(51588)
社会科学(51580)
(44766)
教育(43724)
基金项目(41246)
(36807)
编号(36255)
自然(35619)
自然科(34769)
自然科学(34760)
自然科学基金(34176)
成果(32928)
资助(32126)
课题(26965)
(26681)
重点(25643)
(25565)
(24249)
(23241)
项目编号(22935)
教育部(22869)
大学(22764)
期刊
(82566)
经济(82566)
研究(58804)
中国(45698)
(34188)
教育(33005)
管理(28228)
学报(26172)
科学(23425)
(23084)
大学(21393)
学学(18859)
(18664)
金融(18664)
技术(16689)
财经(15586)
农业(14643)
(13430)
图书(12674)
业经(12063)
经济研究(12054)
问题(10381)
书馆(9644)
图书馆(9644)
职业(9483)
财会(9208)
会计(9140)
(8903)
(8347)
论坛(8347)
共检索到289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夏茂林  
绩效工资制度有其充分的经济学依据和坚实的管理学基础,同时也有其特定的实施条件。高校教师高人力资本特征和高校教师绩效评估极为复杂的行业特性等因素决定了绩效工资制度在高校缺乏实施的必要条件而难以全面推行。这已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的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实践所证实。为此,我国高校只能在确保教师绩效评价的可靠性与实际操作的公平性的前提下,适当选择绩效工资形式,理性地有限度地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贺晨  
尽管国外大多数的研究和观察都表明,绩效工资制度对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有积极效果,但对这种激励办法的怀疑和批判也一直相随。而且在其适用范围和具体方法上也需要做细致的选择。绩效工资作为一种激励的直接方法,作为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泰勒的差别计件工资制,这一制度发展到今天,已被各国企业普遍接受和应用,它以最朴素直观的"多劳多得"的道理激励人们以高绩效获取高回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水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夏茂林  冯文全  
绩效工资制度有其充分的经济学依据和坚实的管理学基础,同时也有其特定的实施条件。高校教师高人力资本特征和高校教师绩效评估极为复杂的行业特性等因素决定了绩效工资制度在高校缺乏实施的必要条件而难以全面推行。这已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的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实践所证实。为此,我国高校只能在确保教师绩效评价的可靠性与实际操作的公平性的前提下,适当选择绩效工资形式,理性地有限度地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忞歆  方芸  
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顺应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先后经历了套改、推进、深化三个阶段。高校在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依据按劳分配、绩效与薪资挂钩、兼顾效率与公平、民主参与等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然而,随着绩效工资改革的深化,绩效工资总量不足、工资结构不平衡、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等财务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试图从优化高校财务管理、分级分类平衡工资结构、健全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机制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艳茏  张绍军  
1 岗位设置,定员定编,全员竞聘是建立医院绩效工资制度的基础1.1 明确岗位设置首先,岗位设置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要符合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规划,又要满足患者当前的需求;既要发挥本单位和各岗位的专业技术特长,又要保证因需定岗,以事定岗。其次,岗位设置一定要发挥单位的整体协调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楼勤  
社会交换理论为高校绩效工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但高校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不能简单地套用社会交换理论,而应当批判性地吸收。要在深入剖析地方高校绩效工资制度存在形态与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地方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玮  
高校建立绩效工资体系,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因而,应探索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练岑  
一、基本工资制度的本质 直观地看,基本工资制度表现为支付工资的标准,从本质上说,基本工资制度是反映劳动质的差别的制度。 (一)基本工资制度直接表现为发放工资的标准 我国典型的基本工资制是技术等级工资制。这种工资制度是把技术分为若干等级,使工资等级和技术等级相适应,并根据技术等级确定各工资等级的工资标准,按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因此可以说,技术等级工资制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君  马思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阮时敏  
当前高职院校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制度体系存在总体结构不合理、基础性绩效不均衡、奖励性绩效考核不全面等问题,未能很好发挥绩效工资激励导向。基于胜任力模型优化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制度,可以较好解决以上问题。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制度应包括多维度的胜任力因素评价体系和多渠道的评价方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向前  邹俐爱  王前  
1 公立医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制约因素目前,多数公立医院已试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绩效评价标准,各医院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也千差万别,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激励作用也各不相同,面临着诸多困难。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未能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婉华  甘雪妮  
本文回顾了中国高校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高校现行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科学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改革的原则是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改革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改革的核心是构建适合教师劳动的工资制度;最终达到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小勇  
事业单位岗位绩效考核制度的改革是实现企业工资分配标准化的有效措施,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现状、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此来切实提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体系的应用效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柯文俊  高文书  
事业单位在我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2006年以来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一些关键问题还是没有有效解决,一是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滞后,绩效工资发放缺乏客观依据;二是绩效工资总额的核定缺乏坚实基础;三是绩效工资在全部工资中的占比不合理,绩效工资的功能存在一定错位;四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的比例过低;五是绩效工资的地区和行业间差距体现不够;六是绩效工资的动态调整机制尚不健全;七是对高层次人才激励不够;八是资金保障面临制约,部分地区绩效工资发放存在困难。为此提出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总额核定机制,合理确定绩效工资在全部工资中的比例,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的比例,科学调控地区和行业间绩效工资差距,健全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扩大财政投入以保障绩效工资发放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喜平  
岗位绩效工资制作为一种相对先进的工资制度,得到了企业的普遍青睐。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注重集中体现岗位、能力、贡献的差异,可通过构建员工职位体系,引入晋升机制等手段,稳步构建一套真正顺应企业发展的工资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