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1)
2023(5831)
2022(4969)
2021(4937)
2020(4161)
2019(9292)
2018(9391)
2017(17908)
2016(10518)
2015(12078)
2014(12362)
2013(11661)
2012(11046)
2011(9823)
2010(10373)
2009(9879)
2008(10236)
2007(9685)
2006(8892)
2005(8324)
作者
(28803)
(23878)
(23817)
(23075)
(15473)
(11514)
(10897)
(9232)
(9180)
(9142)
(8120)
(8064)
(7749)
(7684)
(7622)
(7361)
(7282)
(7239)
(7073)
(6995)
(6164)
(5910)
(5783)
(5709)
(5573)
(5422)
(5400)
(5366)
(5054)
(4904)
学科
(34876)
经济(34757)
管理(31400)
(28339)
(21764)
企业(21764)
(15635)
(13870)
方法(12434)
中国(12354)
数学(10424)
数学方法(10075)
(9567)
(9281)
农业(9183)
收入(9133)
(7783)
贸易(7777)
教育(7769)
(7692)
业经(7680)
(7605)
银行(7599)
(7588)
(7573)
税收(7298)
理论(7198)
(7181)
(7153)
地方(7044)
机构
大学(146172)
学院(144458)
(57803)
经济(56197)
管理(51463)
研究(49595)
理学(42306)
理学院(41865)
管理学(40848)
管理学院(40587)
中国(40285)
(32232)
(31519)
科学(28530)
(25710)
(25141)
中心(23371)
财经(23099)
研究所(22345)
(22333)
(21654)
师范(21512)
北京(20884)
(20669)
(20111)
业大(18590)
(17560)
经济学(17073)
农业(17010)
财经大学(16492)
基金
项目(81983)
研究(65697)
科学(63464)
基金(56251)
(46977)
国家(46471)
科学基金(39489)
社会(39011)
社会科(36740)
社会科学(36730)
(32547)
教育(32136)
编号(28998)
基金项目(27818)
成果(27759)
(26971)
资助(25089)
自然(23960)
自然科(23395)
自然科学(23390)
自然科学基金(22945)
课题(21268)
(18328)
(18273)
(18240)
重点(18208)
项目编号(17832)
(17392)
大学(16641)
(16165)
期刊
(73784)
经济(73784)
研究(51456)
中国(35772)
教育(26523)
(26428)
(21651)
管理(21085)
学报(19376)
(18370)
金融(18370)
科学(17400)
大学(15865)
农业(14389)
学学(13684)
技术(12766)
财经(11874)
业经(11531)
图书(11161)
经济研究(10968)
(10355)
问题(9435)
(8838)
书馆(8359)
图书馆(8359)
国际(7641)
理论(7376)
(7261)
论坛(7261)
(7260)
共检索到246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贾博森  
(一)高校捐赠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交叉业务管理混乱。高校的捐赠收入与财务处、基金会以及校友会都有联系,经办人既可以捐赠给基金会,也可以直接将款项汇至财务部门,也有可能是校友会筹集来的资金。实际工作中,高校校友会很少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接受捐赠时无法提供相应的票据承载,往往将业务转移至财务部门。而高校的基金会尤其是符合财政配比要求的则往往"眼高手低":对小额捐赠置之不理,对于超过财政配比起点能够申请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小萍  周志凯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接受社会捐赠的现状,剖析了当前高校社会捐赠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教育捐赠制度的新路径,以期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晓宇  冯倩倩  
在我国,社会捐赠是高等院校颇具潜力的一项收入来源。本文利用院校收入数据和单笔捐赠数据,分析了我国高校捐赠收入分布的特点、捐赠收入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类型捐赠人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在我国,捐赠收入高度集中于少数著名高校,院校捐赠收入的多少受院校教学科研水平、院校募捐努力程度以及院校所在地区不同的影响,此外,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及个人在捐赠行为中表现出了不同的倾向特征。以上发现对高校募捐工作的实践及有关政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垍  何娟  洪成文  
通过对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综合声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造富能力、筹资费用等高校指标对校友捐赠的确有显著正向影响;而"985工程"高校也和校友捐赠收入显著正相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985工程"高校的校友认可度高于其他高校。提高人才培养、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声誉,积极开展筹资活动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发校友资源,获得更多的校友捐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贾博森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给高校的经营收入带来了重要影响,然而国家的配套政策却较为滞后。本文针对实际工作中经营收入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校的经营收入建立更加合理的运行机制提供些许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锐敏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捐赠基金管理存在管理机构独立性不强、管理运作机制不科学、监管措施不力、税收制度激励不足等主要问题。鉴于此,应加快建立独立的捐赠基金公益法人主体、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基金透明化监督管理、完善与高等教育捐赠相关的税收制度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艳霞  郑大喜  
目的:解决由于医院会计制度规定不完善,造成各医院捐赠业务会计处理不统一的问题。方法:全面梳理有关制度和政策规定,进行规范研究。结果:医院目前的会计处理方法,违背"配比"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论:医院接受社会捐赠是一种重要的筹资方式,应对捐赠资金使用是否受限制进行区分,增设有关科目,改进医院会计制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翊敏  赵玉洁  林培培  
慈善捐赠是提高弱势群体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居民的个体捐赠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如何提升人们的捐赠意愿与捐赠水平已成为我国慈善组织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区分了捐赠诉求所引用的参考物类型(放纵物与自律物),通过时间捐赠与金钱捐赠的两项实验设计,探究了引用不同类型的参考物对捐赠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调节机制,并且通过一项补充实验排除了参考物的享乐与实用属性可能存在的干扰作用。研究发现:在捐赠诉求中引用参考物时,相比引用自律物作为捐赠方参考物、放纵物作为受赠方参考物,引用放纵物作为捐赠方参考物、自律物作为受赠方参考物能够诱发人们产生更强的心理内疚感,进而使其捐赠更多的金钱及时间;且对于自控能力高的个体,这种效应更为强烈。研究结论对企业或慈善组织设计捐赠诉求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玉林  
我国高校间合并、联合办学已成为一种趋势 ,合并后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重复现象严重 ,这类重复书刊仍有价值 ,如何使其价值再体现 ?本文大胆提出了捐赠给边远贫困山区的乡镇图书馆 ,解决农民读书难的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宁娜  
随着社会发展与大众慈善意识的增强,公立医院接收来自社会中的慈善机构、各大企业及个人名义捐赠的物资和资金在频次、数量、规模上较以往明显增长,接收捐赠管理的风险问题也逐渐显露。文章通过对某医院开展的对接收捐赠款物专项审计工作的总结与分析,针对公立医院接收捐赠款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提出公立医院接收捐赠管理流程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王雪莹  
2006年,沃伦.巴菲特宣布将个人财产的85%捐赠给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按当时市价约370亿美元。同年,香港首富李嘉诚宣布将个人财产的至少1/3捐赠给名下的3个慈善基金组织,资金主要用于祖国大陆和台湾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益事业。2008年,比尔.盖茨将58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樊慧霞  
"第三次"国民收入分配理论揭示了社会捐赠在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分配公平方面发挥着"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无法替代的补充作用。因此,完善我国社会捐赠的法制建设、机构建设、税制建设、项目建设、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制度,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强化民众慈善捐赠理念,营造和谐的社会捐赠氛围是实现国民收入公平分配的重要举措。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孟丽菊  张大方  
本文通过对中外高校社会捐赠现实状况的比较,确证了国内、国外高校之间显著悬殊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对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从宏观社会文化到高校内部微观环境等多层面的追问与分析。由此提出:社会因素、捐赠主体、高校自身三者的相互联动才是形成中国高校社会捐赠良性发展局面的保障。同时强调改善外部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理念是中国高校未来拓展资金来源、增加社会捐赠幅度的重要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