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4)
2023(10909)
2022(9473)
2021(8835)
2020(8039)
2019(18724)
2018(18736)
2017(36046)
2016(20399)
2015(23768)
2014(24169)
2013(23593)
2012(21934)
2011(19953)
2010(20624)
2009(19440)
2008(19546)
2007(17865)
2006(15442)
2005(13915)
作者
(59464)
(49777)
(49568)
(47515)
(31674)
(23959)
(22729)
(19465)
(18739)
(17986)
(16943)
(16774)
(15911)
(15740)
(15565)
(15463)
(15294)
(14638)
(14544)
(14485)
(12553)
(12493)
(12438)
(11396)
(11310)
(11287)
(11175)
(11174)
(10257)
(9985)
学科
(85347)
经济(85223)
管理(58430)
(54359)
方法(45968)
(44968)
企业(44968)
数学(41729)
数学方法(41074)
(22217)
(21840)
中国(21545)
(18660)
(16713)
业经(15949)
地方(15728)
(15297)
贸易(15289)
(14810)
理论(14642)
农业(13984)
(13642)
财务(13593)
财务管理(13550)
(13321)
银行(13293)
教育(12878)
企业财务(12853)
(12664)
金融(12662)
机构
大学(299300)
学院(293716)
(117507)
经济(114677)
管理(112796)
理学(96929)
理学院(95900)
研究(94360)
管理学(93828)
管理学院(93290)
中国(71581)
(62465)
科学(57016)
(56678)
(48826)
(47542)
(46881)
中心(45151)
财经(44599)
业大(43928)
研究所(42772)
(40230)
北京(39508)
(39472)
师范(39078)
农业(38374)
(37149)
经济学(36623)
(33748)
经济学院(33233)
基金
项目(190486)
科学(148934)
研究(139318)
基金(136691)
(117904)
国家(116916)
科学基金(100571)
社会(86320)
社会科(81780)
社会科学(81757)
(75889)
基金项目(71344)
教育(68639)
自然(65515)
自然科(64065)
自然科学(64046)
(63580)
自然科学基金(62894)
资助(58887)
编号(57792)
成果(48986)
重点(43131)
(43001)
课题(41226)
(39435)
(39406)
大学(37342)
教育部(37298)
科研(37174)
创新(36747)
期刊
(127633)
经济(127633)
研究(87239)
中国(62622)
学报(45498)
(45415)
(42786)
教育(41888)
科学(40416)
管理(40015)
大学(35041)
学学(31884)
农业(28119)
(27758)
金融(27758)
技术(27058)
财经(22813)
业经(20066)
经济研究(19858)
(19484)
统计(17650)
图书(17279)
问题(17039)
(15905)
(15798)
技术经济(15211)
决策(14637)
(14083)
理论(13872)
(13518)
共检索到440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厉浩  何建敏  佘明  
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是全社会的关注热点。文章以满意度指数理论为基础,定义了高校招生考试满意度指数的内涵。从高校招生工作的利益相关者视角,运用偏最小二乘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系统构建中国高校招生考试满意度指数模型,以典型的省级数据为例进行参数估计。修正后的模型通过了拟合指标的参数检验及Blindfolding和Bootstrapping非参数检验,在此基础上可计算满意度指数值,并进行满意度重要性矩阵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数模型和相关方法能反映实际情况,有助于进行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军  丁秀涛  张青华  温红博  
高考的公平性包括对考生报考条件限制的公平性,命题的公平性,试卷印制、运输、保管及使用过程中的保密性,考试实施过程的公平性,评卷的公平性,考试分数(结果)的公平性等方面。实证性分析表明,北京市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各科试题、考试准备及实施过程、考试分数、各项相关政策对全体考生、对各亚群体考生都是公平的。为了使高考更具公平性,今后还需要建立"高考公平性标准"和"高考公平性检测评估报告"制度,加强高考试题质量公平性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虞立红  
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是广集众人智慧的系统性改革,是我国谨慎推出的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高校应进行选才的跟踪分析,通过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和完善方案,朝着科学的方向前行。适应新改革,高校也应进行主动服务,使考生做出的选择更契合未来发展的期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海波  
美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这是基于"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标准化考试的局限性,以及美国高校对无种族色彩的教育政策不断探索的结果。该政策期望能给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实施效果来看,该政策增加了学生报考高等学校的人数,扩大了高等学校对学生的选择面,增强了高等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该政策也促进高校招收到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以及佩尔奖学金获得者。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为美国高校招收到多元的学生群体提供了一条途径。实践证明,虽然学生没有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但是并没有影响其在大学的学业表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华  
印度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入学考试两考合一,由社会化考试机构组织实施,考试内容全面综合,考试成绩主要以等级分呈现。印度高中招生以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招生录取过程公开透明,并为弱势群体等安排招生配额。印度高中入学考试及招生制度对我国中考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赋桂  李越  史静寰  
高校自主招生自2003年试行以来发展迅速,政策也在不断完整和完善,但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自主招生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政策目标,却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因此,需要对自主招生乃至整个高考重新进行制度设计。笔者认为,"统一考试、自主招生"方案比较可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康平  张亚群  郭如梅  
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影响硕士生招生考试改革的两大因素。在录取率相对较低时,应优先考虑公平性,继续采用现行的"统考+复试"的招考模式,完善复试与调剂流程;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录取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应优先考虑招考效率(专业区分度),由培养单位自主选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乐乐  
美国高校本科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始于1969年,现在越来越多美国高校实行这一政策。考试可选择政策的初衷和实行结果显示这一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和高校双赢。虽然如此,但这一政策也引起争议,支持者和质疑者展开激烈交锋。尤其是SAT和ACT主办方为维护其巨大的商业利益,不断组织研究者抛出标准化考试仍是大学招生录取应该考虑的研究结果,遭到支持"考试可选择"政策倡导者的猛烈抨击。美国"考试可选择"政策同时兼具内在、中间层面及外在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玉环  
法国教育部在2018年2月14日公布法国2021年"新会考"(大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指出2018年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行新课程计划,将于2021年全面实行新会考。改革原因在于法国现行毕业会考不再是学生通往成功的道路;毕业会考变得日益复杂,越来越不人性化;毕业会考不够重视平时成绩,利于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基于这些原因,法国2021年大学考试招生将取消分科,增加课程自主权;更新课程,培养新时代人才;注重平时,实施过程性评价;更好定位,实现学生个性化诉求。由于大学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法国民众就此展开激烈讨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海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招生考试经历了复杂的变迁,其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八个阶段。高校招生考试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选拔了大量人才,维护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成就辉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覃红霞  
“法治招考”意味着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领域一系列思想的变革与行为模式的改变,法治的目的与意义在于坚守公共利益并在多元利益间寻求平衡;凸显社会和考生监督与参与的价值、实现从管理到合作与服务的转变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法治建设的根本。因此,建立一部统筹整个招生考试过程的,兼顾国家、社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校、考生等多方面利益的,并将法治的基本精神蕴涵其中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质量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法》是实现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法治化的必然途径和现实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亚群  
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因其所具有的权威性、科学性、高效性等方面的优点,在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促使青少年努力学习、鼓励公平竞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也因统得过死、无法体现各地区各高校特色、加重应试的激烈程度等方面的局限,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考改革比以往更具有迫切性,本组笔谈试图从不同角度探讨高考改革的方向、路径及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应瑛  寿涌毅  吴晓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管理模式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公众满意"成为衡量城市管理水平、反应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城市管理全民共享、非盈利化以及缺乏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特点,结合我国城市管理模式地区差异明显这一具体国情,提出了一个区别于企业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UMPSI),并以来自杭州市城市管理公众调查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大样本的实证分析,找出了影响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较好地解释了城市管理公众满意的作用机理,为城市管理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具有实际价值的决策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瞿振元  
恢复高考制度40年来,持续推进高考改革,为国家选才、学生成长、促进社会公平、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认识考试招生制度不能局限于教育内部联系,还要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加以认识,要从教育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深化认识。面向未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要与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相适应,要把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作为主要任务。必须加深对考试招生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加自觉有为地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嘉宾  王建  汪明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政策、观念乃至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相结合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必须突破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的瓶颈,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中学校招生制度,健全考试招生改革相关配套保障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