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7)
2023(13192)
2022(10778)
2021(10025)
2020(8210)
2019(18335)
2018(17958)
2017(30981)
2016(18678)
2015(20769)
2014(20690)
2013(19232)
2012(17548)
2011(16043)
2010(16418)
2009(15108)
2008(14810)
2007(13446)
2006(11968)
2005(10974)
作者
(52018)
(43401)
(43385)
(41085)
(27477)
(20990)
(19563)
(16753)
(16694)
(15522)
(14831)
(14603)
(13963)
(13655)
(13598)
(13495)
(13354)
(12887)
(12592)
(12533)
(11086)
(11031)
(10388)
(10118)
(9954)
(9795)
(9755)
(9612)
(8727)
(8698)
学科
(58418)
经济(58305)
管理(51564)
(45072)
(36386)
企业(36386)
中国(23855)
教育(23739)
方法(22848)
(21592)
(20412)
数学(20014)
数学方法(19735)
(18674)
业经(16389)
(14848)
农业(14558)
理论(12847)
(11716)
地方(11639)
(11210)
财务(11184)
(11181)
贸易(11174)
财务管理(11154)
(11138)
银行(11096)
(10909)
技术(10826)
企业财务(10608)
机构
大学(257975)
学院(248997)
(91572)
经济(89164)
研究(88361)
管理(86565)
理学(74365)
理学院(73379)
管理学(71914)
管理学院(71423)
中国(60109)
(55208)
科学(53167)
(46535)
(45982)
(43884)
(43099)
师范(42662)
(41349)
中心(39776)
研究所(39706)
业大(39370)
教育(38198)
农业(35846)
财经(35673)
北京(34961)
师范大学(34539)
(32277)
(31971)
(31775)
基金
项目(166378)
科学(131466)
研究(125533)
基金(117453)
(103106)
国家(102054)
科学基金(86254)
社会(78896)
社会科(74411)
社会科学(74397)
(67241)
教育(66666)
基金项目(61740)
(58095)
自然(54335)
自然科(53089)
自然科学(53068)
自然科学基金(52157)
编号(51971)
资助(46048)
成果(45619)
课题(40329)
重点(39196)
(38175)
(35947)
(35393)
(34917)
教育部(33425)
(33029)
创新(32794)
期刊
(103566)
经济(103566)
研究(84697)
中国(66374)
教育(64620)
学报(43896)
(43034)
科学(37438)
(37416)
大学(34898)
管理(31092)
学学(30685)
农业(28563)
技术(22288)
(21629)
金融(21629)
财经(18226)
业经(17345)
(15681)
经济研究(15575)
职业(15483)
(14228)
(13911)
图书(13343)
问题(13237)
(11634)
论坛(11634)
业大(11490)
科技(11391)
(10793)
共检索到390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立祝  
根据报录比这一指标对高考招生、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院校招生、高考加分以及独立学院招生等招生制度所产生的农村家庭子女与城市家庭子女之间的入学机会差异进行量化比较,发现高考招生所造成的城乡差异最小,而保送招生与自主招生所产生的城乡差异最大。运用社会冲突理论对不同高校招生制度所产生的城乡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家庭子女因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或权力资本,往往在越是招生标准缺乏刚性与招生程序不够严密的招生制度中,越能比农村家庭子女获得更多、更优质的入学机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延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从高职招生考试的制度本身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当前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增加招生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改革的重点是提高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程度,实现考试方式的多样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柴永香  徐丹  傅海伦  
我国高校招考制度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讨论问题多,科学研究少;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局部研究多,整体研究少;国际国内研究多,区域比较研究少等等。本文针对高校招考制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讨论,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崇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始终领先全国,上海率先推出的高中会考、"春季考试,春季招生"和"综合能力测试"等多项改革措施影响深远。客观地看,上海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对高校入学考试体系的改革探索、对高校招生自主权的确认与扩大、对学生升学意愿的尊重等方面影响颇大。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的推进,上海开始建构新的高校招生考试体系,并注意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我们也应看到,上海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建设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韩双淼   傅浩东  
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考与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前置分流机制与社会的人才筛选机制的功能逐渐减弱,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始竞相通过考取研究生学位以获得竞争优势。依据考研的规模和热度,将过去二十余年划分为“考研冷”“稳增长”“两连降”和“考研热”四个阶段,并运用教育分流机制的视角系统地考察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性质与功能的变迁。研究发现,“考研热”现象本质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考及其前置分流机制功能弱化的一种递延效应,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从选拔顶尖学术人才向选拔高层次就业人才转移,同时承担着高考后置、社会前置分流的功能,呈现出部分“类高考”的特征。这既是系统的教育分流机制与个体的教育选择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与产业就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相适应的表现。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应当规范并重塑中考、高考、考研等重要分流机制的功能分工,将其放置在教育分流机制的整体性变迁之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桥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学习和借鉴世界上的先进经验,需要对世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成败得失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分析,总结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进而结合我们的实际和基本国情提出逐步取消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设想,倡导全力普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发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后发优势,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裴金宝  李岩  
近些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也在不断改进,但是当前的招生考试制度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介绍了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并对当前招生考试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乔丽娟  李占伦  孔超  
从公共行政角度看,自学考试是政府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提供公共高等教育服务的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公共行政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中国环境下的最早诠释。自学考试的创立和发展,满足了社会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丰富、完善了高等教育体系,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转变教育观念,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政府职责,推动制度创新,是未来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静  佛朝晖  
当前我国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缺乏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本文从教育部、省级政府和学校3个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的制度优化路径。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为高职招生制度改革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多种举措,初步推进招考制度改革;学校层面要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提升社会声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赖晓琴  
现行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存在很多不足,亟需改革,相应的策略有:进一步完善分类考试、平行录取,使高职院校招生录取自成体系;拓宽高职生源范围,实现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使高职院校形成统一的专业招生标准体系;组建统一的考(测)试平台,高职院线自主确定考(测)试科目组合及标准要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人青  
深度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台湾地区的高校招考改革的动因及演变, 尤其对已经成型的“多元入学方案”的框架和内涵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剖析,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台湾地区高校招考的现状与发展路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柴永香  傅海伦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招考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历史研究、比较及实践研究角度出发,对30多年来我国高校招考制度改革研究内容及现有成果给予综合分析,旨在推进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进一步改革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理  
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结合点,对口招生考试制度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但现行的模式存在重形式轻内涵、专业技能考式趋向形式化的问题。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际,可通过探索集团化办学内部引领,推行学分互认模式、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衔接等,全面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