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6)
2023(16417)
2022(14263)
2021(13588)
2020(11470)
2019(26408)
2018(26232)
2017(50947)
2016(27697)
2015(31131)
2014(31133)
2013(29927)
2012(27361)
2011(24529)
2010(24628)
2009(22488)
2008(21867)
2007(19127)
2006(16823)
2005(14753)
作者
(75399)
(62538)
(61856)
(59517)
(40072)
(29824)
(28452)
(24499)
(23874)
(22509)
(21299)
(20986)
(19805)
(19607)
(19400)
(19212)
(18724)
(18599)
(18066)
(17916)
(15473)
(15304)
(15130)
(14470)
(13953)
(13949)
(13935)
(13816)
(12549)
(12185)
学科
(104741)
经济(104621)
管理(80476)
(73352)
(61341)
企业(61341)
方法(47989)
数学(41703)
数学方法(41037)
(29207)
中国(28615)
(28202)
业经(23175)
(21974)
地方(21436)
(19926)
(19248)
贸易(19235)
农业(19215)
理论(19058)
(18688)
(17498)
财务(17413)
财务管理(17376)
(16668)
(16481)
技术(16462)
银行(16447)
企业财务(16430)
教育(16076)
机构
大学(377729)
学院(375126)
管理(150163)
(147249)
经济(143863)
理学(129781)
理学院(128425)
管理学(125933)
管理学院(125259)
研究(121003)
中国(91297)
(79492)
科学(73369)
(70191)
(58378)
中心(56927)
(56477)
(55833)
财经(55488)
业大(53936)
研究所(52902)
(52036)
师范(51639)
(50471)
北京(50124)
(45701)
(44664)
经济学(43472)
农业(43226)
财经大学(41246)
基金
项目(256178)
科学(202058)
研究(192451)
基金(184702)
(158680)
国家(157305)
科学基金(136627)
社会(119682)
社会科(113325)
社会科学(113298)
(100107)
基金项目(97612)
教育(90680)
自然(88387)
自然科(86331)
自然科学(86310)
自然科学基金(84711)
(83848)
编号(80507)
资助(76300)
成果(66554)
(56908)
重点(56897)
课题(55347)
(54008)
(53108)
项目编号(49942)
教育部(49554)
创新(49347)
大学(49160)
期刊
(160923)
经济(160923)
研究(113935)
中国(73024)
管理(55607)
学报(55467)
(53922)
教育(52158)
科学(50893)
(50171)
大学(43797)
学学(39973)
农业(34501)
技术(34237)
(33980)
金融(33980)
业经(27098)
财经(26469)
经济研究(25652)
图书(24303)
(22656)
问题(20629)
理论(18280)
技术经济(17636)
科技(17350)
(17234)
(17056)
实践(16864)
(16864)
书馆(16832)
共检索到555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玉珠  
从罗尔斯的一般正义观来考察我国当前的高校招生制度,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明显违背了罗尔斯的一般正义观:单一的全国普通高考没有考虑几乎占高中适龄学生人数一半的职业中学学生的需求与权利;高职单招的省内录取,限制了学生的选择范围,有违于罗尔斯的平等自由原则;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受到质疑,有违于公平的机会均等原则。保障学生权利,应进行高考分类改革,增加技能高考,实行多元录取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额尔敦吐  
清朝是以满洲贵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多民族统一的封建中央王朝。与以往的封建王朝统治者相比较,满洲贵族中的政治家在处理民族关系及其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方面,更加具有政治远见。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分析清朝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并对清朝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进行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永玲  
高校招生是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现行高校招生制度与国家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有诸多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制约中学素质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肇始并完善于精英教育时代的"大一统"的高考制度,其机制是选拔性,其本质是趋同性。选拔性的招生制度以"选取适合教育的学生"为理念架构,与现行大众化教育时代"选取适合学生的教育"的主旨大相径庭,显然无法适应全民教育时代多元化、个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赋桂  李越  史静寰  
高校自主招生自2003年试行以来发展迅速,政策也在不断完整和完善,但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自主招生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政策目标,却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因此,需要对自主招生乃至整个高考重新进行制度设计。笔者认为,"统一考试、自主招生"方案比较可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朦   潘庆云  
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的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主渠道,是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现实基础。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要素和利益相关者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47份省级分类考试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级分类考试政策存在政策工具整体配置结构不均衡、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配置契合度不高、对紧密型利益相关者政策供给不均衡等问题。建议进一步优化分类考试政策工具使用结构、调节政策工具与分类考试政策要素契合度、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政策供给。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敏  
高职院校每年招生工作都面对一定的压力,在分类考试背景下,如何招够学生、扩充更好的生源存在难度。文章首先对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管理的理念、形式进行概述,总结当下高职院校可通过哪些分类考试样态来获得生源;其次,分析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照星  袁潇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为高职院校选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然而在实施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高职院校选择何种考试招生方式还有待考量;招生计划拟定不能满足学生升学需要;职业技能考核效果需进一步提升;录取标准对生源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为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高职院校要合理选择考试招生方式,制订合理的招生计划,加大职业技能考核比重,并采用"双上线"录取标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静  杨偲艺  蒋丽华  
文章阐述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的主要模式,分析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存在的招生选拔模式过多、生源面向狭窄,考试结构不合理、选拔侧重有偏差,选拔标准参差不齐、生源质量不高,志愿投档过于传统、考生选择面较小的问题,进而从整合招生模式、扩大生源面向,优化考试结构、加大选拔侧重,提高选拔标准、提升生源质量,革新志愿投档、提高录取机会四方面提出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的对策建议,探索建立一体化现代职业教育人才选拔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景安磊  
高校考试招生照顾政策是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考试招生照顾政策不断发展演变且具有明显的时代逻辑:照顾群体主要包括产业工人、工农干部、革命军人、少数民族学生和华侨学生;政策目的是保证政治力量,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基本特点是贯彻阶级路线,为工农开门,强调考生的政治成分;主要方式有从宽录取、优先录取、加分录取、降分录取、免试保送、内部推荐、"十六字"招生办法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乐乐  
美国高校本科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始于1969年,现在越来越多美国高校实行这一政策。考试可选择政策的初衷和实行结果显示这一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和高校双赢。虽然如此,但这一政策也引起争议,支持者和质疑者展开激烈交锋。尤其是SAT和ACT主办方为维护其巨大的商业利益,不断组织研究者抛出标准化考试仍是大学招生录取应该考虑的研究结果,遭到支持"考试可选择"政策倡导者的猛烈抨击。美国"考试可选择"政策同时兼具内在、中间层面及外在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海波  
美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这是基于"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标准化考试的局限性,以及美国高校对无种族色彩的教育政策不断探索的结果。该政策期望能给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实施效果来看,该政策增加了学生报考高等学校的人数,扩大了高等学校对学生的选择面,增强了高等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该政策也促进高校招收到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以及佩尔奖学金获得者。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为美国高校招收到多元的学生群体提供了一条途径。实践证明,虽然学生没有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但是并没有影响其在大学的学业表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肖肖  姚佳胜  李颖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主要经历了以高考统招为主导的依附发展期、以高校自主招生为基点的多元探索期及以分类考试为核心的深度改革期。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在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影响下呈现渐进式变迁特征,在政策构建成本与协同效应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此外,社会经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是促使政策变迁的外部推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与个人价值诉求是推动政策演进的内在动力。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应优化制度体系,加强政策导向;加强产教融合,完善评价体系;消弭社会偏见,破除“身份”门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雷生  
"招生专员制"为改变当前韩国教育存在的应试教育、课外辅导教育盛行等弊端,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拓展学生潜能、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可能性。"招生专员制"的推广实施,对中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方向和内容的调整也产生了影响,并推动了新生入学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模式的改变。"招生专员制"改革的重点为:强化过程环节监控;提升制度公信力;保障专职招生人员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减少或杜绝大学招生录取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覃红霞  
“法治招考”意味着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领域一系列思想的变革与行为模式的改变,法治的目的与意义在于坚守公共利益并在多元利益间寻求平衡;凸显社会和考生监督与参与的价值、实现从管理到合作与服务的转变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法治建设的根本。因此,建立一部统筹整个招生考试过程的,兼顾国家、社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校、考生等多方面利益的,并将法治的基本精神蕴涵其中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质量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法》是实现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法治化的必然途径和现实选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平  张庆君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生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教育公平问题,尤其是农村学生的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一个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难题。我国出台的重点高校对农村学生的单独招生政策是一种旨在保障农村学生权益的补偿性优惠政策。从教育公平的视角看,罗尔斯提出的补偿原则对于分析我国重点高校对农村学生的单招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