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7)
2023(9587)
2022(8093)
2021(7287)
2020(6267)
2019(14244)
2018(13913)
2017(25382)
2016(14467)
2015(16435)
2014(16477)
2013(15726)
2012(14365)
2011(13097)
2010(13220)
2009(12594)
2008(12598)
2007(11575)
2006(10288)
2005(9447)
作者
(43377)
(35902)
(35854)
(34147)
(22831)
(17424)
(16286)
(14028)
(13845)
(13022)
(12392)
(12242)
(11847)
(11497)
(11471)
(11110)
(11050)
(10730)
(10536)
(10403)
(9117)
(9116)
(8836)
(8344)
(8310)
(8217)
(8116)
(7867)
(7543)
(7255)
学科
(49588)
经济(49498)
管理(46311)
(38333)
(34543)
企业(34543)
方法(20481)
数学(17034)
数学方法(16723)
(16691)
(16226)
中国(14522)
业经(12797)
(12648)
(12197)
教育(11531)
理论(10867)
(10533)
(10532)
财务(10493)
财务管理(10463)
企业财务(9946)
环境(8984)
(8932)
地方(8796)
(8698)
银行(8662)
体制(8654)
(8606)
(8324)
机构
大学(209990)
学院(202944)
(75896)
经济(73846)
管理(73508)
研究(72686)
理学(62658)
理学院(61875)
管理学(60561)
管理学院(60190)
中国(52558)
(45678)
科学(45100)
(39241)
(37189)
(35891)
研究所(33545)
(33052)
业大(31942)
中心(31915)
财经(29638)
北京(28903)
(28826)
师范(28454)
农业(28235)
(27314)
(26748)
(25668)
(23731)
师范大学(22721)
基金
项目(135327)
科学(105292)
研究(98745)
基金(95607)
(84449)
国家(83738)
科学基金(70848)
社会(60551)
社会科(57154)
社会科学(57138)
(54656)
基金项目(49786)
教育(48298)
自然(46448)
(46332)
自然科(45291)
自然科学(45272)
自然科学基金(44478)
编号(39872)
资助(39193)
成果(34667)
重点(31621)
课题(30261)
(29907)
(28551)
(28529)
(28492)
创新(26586)
科研(26227)
大学(25899)
期刊
(89021)
经济(89021)
研究(64153)
中国(52131)
学报(35802)
教育(34920)
(33188)
(31397)
科学(31180)
管理(29587)
大学(27653)
学学(25068)
农业(21230)
技术(18005)
(16348)
金融(16348)
财经(15089)
经济研究(13320)
(12982)
业经(12816)
图书(12058)
(11998)
(10713)
问题(10535)
科技(10167)
(9492)
财会(9482)
会计(9335)
技术经济(9102)
业大(9023)
共检索到318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烽  
评价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人才成长的阶梯。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才选拔评价制度决定了一个教育体系的面貌。1977年恢复高考,确定了学科知识考试成绩作为高等学校招生主要依据,是恢复教育秩序的关键之举。随后,高考本身也逐渐暴露出单一以考定招的弊端,成为导致中小学教育脱离社会实际、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制度性因素。正因如此,改革伴随高考恢复后30余年的发展历程,从未间断。这些探索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可以得出的基本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边新灿  
综合评价招生既是国家确定的高校招生重要改革目标、方向和举措之一,也是目前部分省市和高校正在进行试点的一种招生模式。它经历了从个别特殊类型高校、专业向普通文理科高校、专业逐步扩展,从"两要素"到"多要素"渐趋完备等的演进历程。从广义上理解,综合评价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如自主招生、多要素量化合成总分、统考统招体系内扩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多要素评价由学校自主确定结合方式等;从狭义上理解,现阶段的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是一种多要素量化合成总分进行选拔的模式,具体又可以分为"两位一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三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乐乐  
自2006年9月以来,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动作频频,表征出未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新动向,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分析。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及其所蕴涵的新动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也给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带来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乐乐  
2006年9月至10月以来,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动作频频,取得了不少进展,也表征出未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新动向。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这些新进展及其所蕴涵的新动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也给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以诸多有益的借鉴与积极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伟  
高校招生评价制度包括招生政策、选拔形式、入学考试、招生方式等方面。本文试就英国、美国的高校招生评价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制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从中得出对我国高校招生评价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启示之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郑若玲  陈斌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大胆尝试。调查发现,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遭遇了不少困境,诸如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较为困难,综合评价录取政策宣传不足,面试环节遭遇人情质疑,城乡学生录取比例明显失调,招生录取成本显著加大。为更有效地推进改革,需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坚持统一考试,逐步推进多元录取;注重特色发展,切实提升自主自律;逐步转变观念,真正实现综合评价;正视城乡差异,合理设定招生比例。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瑞军  钟秉林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肇始于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中逐步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所采用的标准是一个包括国家统考、高校综合测评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在内的相互嵌套的综合评价体系。国家统考体现国家意志,突显统一考试的权威性;高校综合测评体现学校自主权,突出人才选拔标准的针对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彰显素质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评价的育人性。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模式体现了国家、高校以及以高中为代表的基础教育的多元价值诉求,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需要着力解决评价理论缺位、评价功能错位、评价主体越位的问题。加强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明确综合评价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厘清教育评价主体职责是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基本走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庆瑜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提出把胜任素质引入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其思路是确定胜任素质要素,确定甄选测试方法,基于胜任素质进行甄选测试,对录取的学生进行跟踪与分析。为实现高校招生综合评价改革,要探索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的招生队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丹  王俊生  
近年来,地方高校对自主招生的综合评价方式进行了很多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综合评价体系中还存在困境:报名条件趋于"分数+证书";高中的综合评价流于形式;缺乏多角度考核学生;录取侧重于高考成绩。要摆脱当前的困境,其采取的措施为:多样化设置自主招生报名条件;构建学生成长综合诚信评价系统;依据学科发展设立考核标准;完善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多元录取标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云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国外高校招生制度的特点、高校招生录取模式 ,总结了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现状 ,就高校招生制度进行了中外比较 ,针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存在的招生形式多样化、入学标准多元化和考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樊本富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推行,是对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补充与完善,也是与国际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几年的改革试点进程中,高校自主招生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使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健康地开展下去,就必须深入探讨阻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健康运行的制约因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金元  
英国和挪威的高校招生工作在入学申请的管理、时间和程序、对申请人的能力评价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有其特点,同时两国高校招生中介机构的职能定位、服务范围、工作重点、对申请人的评价方式和仲裁机构等方面又有所不同。借鉴两国的做法,要建立统一的高校招生服务机构和仲裁机构、实行考生远程异地录取、改革考试和对考生的评价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面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构建考生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坚钢  张定华  许乐清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2015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提前招生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和"一档多投"的录取模式为核心的改革进行了试点,两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众多的问题和挑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刚华  尹辉  
经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自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进行高考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在湖南省的尝试,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综合评价录取这一新的高考录取模式获得了各界的良好评价和高度认同。它的核心内容是以高考为基础,以高考成绩为主体,对高考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考生学校组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面试考核,将高考成绩和面试考核成绩结合起来,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这一模式对于保证招生录取环节的公平、公正,以及高校真正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