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4)
2023(8009)
2022(6487)
2021(5985)
2020(4812)
2019(10811)
2018(10856)
2017(18270)
2016(10425)
2015(11677)
2014(11366)
2013(10398)
2012(9507)
2011(8488)
2010(8750)
2009(7855)
2008(7690)
2007(7238)
2006(6159)
2005(5426)
作者
(28955)
(24073)
(23915)
(22623)
(15397)
(11514)
(10730)
(9265)
(9247)
(8841)
(8157)
(8149)
(7916)
(7598)
(7565)
(7443)
(7442)
(7249)
(7152)
(6984)
(6136)
(6051)
(5875)
(5836)
(5675)
(5486)
(5413)
(5316)
(5051)
(4951)
学科
管理(33756)
(31004)
(28050)
企业(28050)
(27714)
经济(27678)
技术(15336)
技术管理(11576)
中国(11294)
教育(10485)
理论(10425)
方法(10388)
教学(9130)
业经(8583)
(8212)
(8015)
数学(7958)
(7854)
数学方法(7818)
(6356)
学法(6175)
教学法(6175)
农业(5653)
(5541)
研究(5526)
(5523)
工作(5494)
地方(5400)
(5285)
银行(5255)
机构
大学(135429)
学院(134151)
管理(47431)
研究(45758)
(45430)
经济(44158)
理学(40279)
理学院(39828)
管理学(38948)
管理学院(38717)
中国(32433)
科学(29402)
(29167)
(23654)
(23439)
(22883)
(21544)
业大(21118)
(20926)
研究所(20884)
中心(20644)
师范(20609)
技术(20033)
(18613)
农业(18607)
北京(18494)
(17542)
教育(16635)
财经(16136)
师范大学(15765)
基金
项目(91429)
科学(71144)
研究(70847)
基金(60747)
(53789)
国家(53215)
科学基金(45212)
社会(40939)
(40261)
社会科(38521)
社会科学(38511)
教育(37027)
(33421)
基金项目(31718)
编号(29605)
自然(29095)
自然科(28441)
自然科学(28429)
自然科学基金(27978)
(25949)
成果(25616)
课题(23746)
资助(23459)
创新(23035)
重点(21831)
(19920)
(19911)
(19230)
项目编号(18517)
(18388)
期刊
(51839)
经济(51839)
研究(41916)
中国(41060)
教育(36505)
学报(23505)
管理(22430)
(20785)
科学(20293)
大学(18316)
(17924)
技术(16034)
学学(15903)
农业(14529)
职业(11162)
图书(10893)
科技(10268)
(9737)
金融(9737)
(9345)
(8611)
论坛(8611)
业经(8460)
书馆(8243)
图书馆(8243)
财经(8120)
经济研究(8051)
(7167)
高等(6989)
(6893)
共检索到215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芳  
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已经成为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要确立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目标要求、构建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引导高校发挥贯通式培养模式的累积优势效应,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新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形成了高校少年班、“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多项国家层面政策设计,高校层面形成了少年班的贯通培养、大师领衔的拔尖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的书院制、注重本科整体质量的“泛拔尖”培养等多种模式。但实践中也面临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选拔、早期选拔愿景与实际培养困难、国家政策目标与高校培养责任、资源投入需求和公众公平质疑等多方挑战和实施困难。在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法性、自主性和协同性,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姜文凤  朱泓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对广大学子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这也是对高等学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和平  
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正在被广泛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近年来,清华大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付艳萍  
州长高中是由美国各州政府批准成立并予以财政支持,面向全州跨区域和学区招录拔尖创新学生进行集中培养的学年制公立高中学校。在人才培养实践层面,州长高中设计了指向学生全面发展和领导力提升的培养目标,设置了精深的特色学科领域课程,运用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自主探究等教学法,并通过以学业成就为前提的综合评价来选拔人才。在办学过程中,包括各州政府在内的多方力量为州长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政策、财力和智力支持。州长高中不仅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而且在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对全州其他高中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伴随卓越的办学成效,州长高中也招致了公平性质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祖超  别雪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要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高校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其模式,以便少走弯路,快见成效。本文仅就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简要评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宇光  
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固然应遵循一般性人才成长的普遍性规律,同时,还应该具有其特殊的成长轨迹,可将其概括为个性彰显、自主积聚、不竭创新、责任促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教务管理部门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关键部门,必须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宽松环境以及一系列完善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不断创新高校教务管理模式和增强教务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促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杨淞月  
从招生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的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共性与差异,从中得出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大良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一生功勋卓著。他在长期的高科技实践中,十分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学科专业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大批科技帅才、将才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才。钱老一生心系教育,一直与国内外的教育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钱老对教育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九五"、"十五"期间的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更好地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目标的总要求,切实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促进教育质量的大提升,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使我国高等教育大国稳步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更加稳固的教育基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庆玉  姚梅林  
适应性专长兼具知识和创新的双重成分,与常规专长存在质的不同,突出表现在生成性重构、理论驱动和灵活调控等方面。它是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的核心特征。当前应树立培养适应性专长的教育目标观,知识和创新并重;加强多学科交融,推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为适应性专长的形成奠定深厚根基;改革评价方式,构建"为未来做准备"的评价体系,为适应性专长的形成提供正确导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彭芝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发现的眼光、全面的眼光,需要处理好办学思想和体制机制中无为和有为的关系、整体适应和局部突破的关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邱学青  李正  
本科生科研是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实施的对学科领域具有原创的或创新性贡献的探究与调查活动。实践证明,本科生科研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之红  
综观世界教育领域,有关精英人才教育的实验和探索,始终没有停息过,21世纪以来,更多国家普遍采取了支持精英人才教育的政策、计划、投资支持和立法保护。在中国教育历史长河中,有关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源远流长,而当前,通过精英教育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选择。为此,在学校教育领域,要深入研究有关智能潜力的测试甄别、特别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切实提高有关试验探索的质量和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  
德才兼备是人才的基本要求.首重德育是教育的基本准则,做好德育工作是大学承担历史使命、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度重视德育及其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作用。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