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3)
2023(9894)
2022(8378)
2021(7764)
2020(6765)
2019(15344)
2018(15088)
2017(27659)
2016(16311)
2015(18694)
2014(18910)
2013(17826)
2012(16360)
2011(14908)
2010(15022)
2009(13894)
2008(13797)
2007(12829)
2006(10827)
2005(9456)
作者
(48434)
(40723)
(40619)
(38666)
(25637)
(19713)
(18589)
(16169)
(15100)
(14408)
(13717)
(13401)
(13371)
(12905)
(12538)
(12501)
(12477)
(12079)
(11816)
(11736)
(10516)
(9859)
(9858)
(9394)
(9358)
(9133)
(9040)
(8937)
(8429)
(8230)
学科
(58387)
经济(58323)
管理(42459)
(39078)
(30262)
企业(30262)
方法(29880)
数学(27006)
数学方法(26751)
中国(18135)
(16805)
(15715)
(13370)
(13164)
贸易(13161)
(12805)
业经(11807)
农业(11418)
教育(11396)
地方(10728)
理论(10052)
(9901)
(9772)
财务(9759)
财务管理(9733)
企业财务(9191)
技术(8960)
(8757)
环境(8628)
(8395)
机构
大学(236107)
学院(227712)
(87562)
经济(85647)
管理(82521)
研究(76594)
理学(72184)
理学院(71269)
管理学(69703)
管理学院(69301)
中国(53573)
科学(50692)
(49069)
(48035)
业大(41141)
(39994)
(38824)
农业(38716)
研究所(36978)
中心(35091)
(34714)
(33059)
师范(32612)
财经(31657)
北京(30450)
(28781)
(27249)
经济学(27191)
(27027)
农业大学(26305)
基金
项目(156147)
科学(120663)
基金(110276)
研究(110271)
(97973)
国家(97088)
科学基金(81432)
社会(67920)
社会科(64199)
社会科学(64175)
(63582)
基金项目(59488)
教育(54430)
自然(54337)
(54053)
自然科(53118)
自然科学(53094)
自然科学基金(52170)
编号(45043)
资助(44368)
成果(37691)
重点(35841)
(34412)
(33029)
(32987)
课题(32544)
大学(31702)
科研(31164)
计划(30599)
创新(30564)
期刊
(88474)
经济(88474)
研究(64530)
中国(48007)
学报(45393)
(41878)
教育(38167)
科学(36469)
大学(34113)
(30755)
学学(30366)
农业(28278)
管理(26480)
技术(17992)
(15823)
(15782)
金融(15782)
财经(15717)
经济研究(14857)
业经(14754)
图书(13686)
(13502)
(12884)
问题(12415)
业大(11513)
科技(11462)
技术经济(10955)
商业(10594)
(10452)
农业大学(9936)
共检索到328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瑜  
文章根据我国高校扩招的现状,以及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变化,分析高校扩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机制,并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别从政府、学校、个人三个层次提出相关对策,以缓解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形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洁芸  郭席四  陈新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晖光  谢作诗  
通过运用现有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和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现状进行检验,有助于客观描述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的关键问题并非就业数量不足,而是就业质量不高。因此,通过完善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激励教育供给部门灵敏应对市场需求,鼓励和引导高校自主办学和特色办学,实现大学生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努力提高就业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伏文艳  
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的现状,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对策:构建科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体制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东茅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存在着工资竞争理论、工作分层理论和工作竞争理论等不同理论观点的分歧。依据1998和2003年的调查数据对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理论在我国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各种理论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这表明了高等教育规模与毕业生就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同时也为我们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德勤等在《光明日报》(7月18日)撰文说,大学生就业难年年喊,年年难。审视和梳理大学生就业,扩招饱受社会诟病,殊不知,我国扩招以前的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远不相称,与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要求远不相称,扩招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强有力途径。退一步说,即使不扩招,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也要走向社会就业,鉴于适龄就业人数较多,经济水平、区域发展和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赵泉  
本文在"控制—干预"的框架内,利用双差分模型及其扩展形式,评估了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尽管这个期间经济增长迅速,就业机会增多,但扩招还是导致大学新毕业生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小时工资下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颖  秦永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对我国高等院校扩招给大学毕业生、非大学毕业求业者、企业和社会在就业和工资等方面所造成的福利效应作一纯理论的分析。通过对模型中扩招前后均衡点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从长期看为我国经济增长积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本,但就个人福利而言,投资于高等教育者其境况变坏,而没有上大学的人却境况变好。我们认为,要想方设法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使全社会潜在福利的增加变成现实的福利增长,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以拓宽市场规模,由此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增加其收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海静  马汴京  
文章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定量评估了扩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异质性效应。在"反事实"和"局部干预效应"概念框架下,识别出教育成就受到扩招政策差异化影响的不同群体。研究发现,因扩招而获得大学录取机会者,其大学文凭主要扮演着"敲门砖"的角色,显著降低了缺乏工作经验的新毕业生的失业概率,但并未明显改善其就业质量;那些即使未发生扩招也能继续深造者,扩招并未恶化其就业状况。因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在狠抓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通过扩大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受益面等措施,切实降低弱势群体接受大学教育的"门槛",使扩招政策惠及社会各个阶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靳振忠  严斌剑  熊虎  
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研究高校扩招政策对农村大学生群体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尝试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农村大学生的平均创业率提高了5%左右;高校扩招政策对农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别、家庭背景及时间动态异质性;高校扩招政策刺激农村大学生创业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导致农村大学生教育回报率下降;虽然高校扩招后农村大学生的教育回报率依然显著为正,但高校扩招政策确实提高了农村大学生对"读书无用论"观点的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高校的学风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大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就扩招后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风进行了一点思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徐军英  符文辉  
通过比较分析扩招前后大学生阅读倾向的变化,揭示影响扩招后大学生阅读的若干因素,提出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引起高校和图书馆的重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怿  
·没有扩招,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有了扩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通过扩招,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机会,这对社会公平、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钱小龙  
随着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和成熟,搜寻理论在劳动力经济学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开始为分析和研究失业问题提供新思维、新理念和新方法。21世纪初,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分析,本研究认为有必要从摩擦性失业问题、技术性失业问题、搜寻能力问题、配置能力问题和外部管制问题五个方面入手,通过强化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社会联系、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部结构、完善就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以及加强课程体系改革的政策力度来调整高校课程结构,促进大学生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国洪  刘立新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宜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技能;三是调整就业心态,避免或减少受挫;四是改变政府职能,搭建就业平台;五是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多变的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