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
- 2023(1778)
- 2022(1402)
- 2021(1456)
- 2020(1291)
- 2019(2802)
- 2018(2959)
- 2017(4215)
- 2016(3363)
- 2015(4344)
- 2014(4453)
- 2013(3455)
- 2012(2941)
- 2011(2694)
- 2010(2917)
- 2009(2581)
- 2008(2379)
- 2007(2471)
- 2006(2088)
- 2005(1828)
- 学科
- 教育(7496)
- 中国(6366)
- 管理(5334)
- 教学(4487)
- 学校(3989)
- 政治(3753)
- 思想(3751)
- 德育(3708)
- 思想政治(3708)
- 政治教育(3708)
- 治教(3708)
- 济(3586)
- 经济(3582)
- 理论(3218)
- 工作(3216)
- 研究(2991)
- 学法(2543)
- 教学法(2543)
- 业(2157)
- 高等(1906)
- 学理(1684)
- 学理论(1684)
- 图书(1606)
- 方法(1512)
- 劳(1411)
- 劳动(1411)
- 数学(1406)
- 数学方法(1390)
- 农(1379)
- 书馆(1370)
- 机构
- 大学(41690)
- 学院(33190)
- 研究(10492)
- 教育(9469)
- 范(9321)
- 师范(9287)
- 京(8975)
- 管理(8659)
- 济(8135)
- 经济(7743)
- 理学(7218)
- 理学院(7078)
- 师范大学(6953)
- 管理学(6627)
- 管理学院(6572)
- 江(6293)
- 图书(6266)
- 书馆(6180)
- 图书馆(6179)
- 科学(5970)
- 北京(5934)
- 中国(5274)
- 州(5017)
- 业大(4862)
- 财(4495)
- 所(4463)
- 大学图书馆(4298)
- 中心(4290)
- 技术(4168)
- 科技(4155)
共检索到61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赵泉
本文在"控制—干预"的框架内,利用双差分模型及其扩展形式,评估了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尽管这个期间经济增长迅速,就业机会增多,但扩招还是导致大学新毕业生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小时工资下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海静 马汴京
文章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定量评估了扩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异质性效应。在"反事实"和"局部干预效应"概念框架下,识别出教育成就受到扩招政策差异化影响的不同群体。研究发现,因扩招而获得大学录取机会者,其大学文凭主要扮演着"敲门砖"的角色,显著降低了缺乏工作经验的新毕业生的失业概率,但并未明显改善其就业质量;那些即使未发生扩招也能继续深造者,扩招并未恶化其就业状况。因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在狠抓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通过扩大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受益面等措施,切实降低弱势群体接受大学教育的"门槛",使扩招政策惠及社会各个阶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颖 秦永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对我国高等院校扩招给大学毕业生、非大学毕业求业者、企业和社会在就业和工资等方面所造成的福利效应作一纯理论的分析。通过对模型中扩招前后均衡点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从长期看为我国经济增长积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本,但就个人福利而言,投资于高等教育者其境况变坏,而没有上大学的人却境况变好。我们认为,要想方设法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使全社会潜在福利的增加变成现实的福利增长,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以拓宽市场规模,由此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增加其收入。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市场规模 福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怿
·没有扩招,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有了扩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通过扩招,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机会,这对社会公平、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东茅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存在着工资竞争理论、工作分层理论和工作竞争理论等不同理论观点的分歧。依据1998和2003年的调查数据对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理论在我国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各种理论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这表明了高等教育规模与毕业生就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同时也为我们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思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扩招 毕业生就业 过度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英健文 蔡立彬 林良盛
通过对2003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比较,结合本校专业就业实例,提出高校必须调整专业结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摆正就业心态;社会应从政策、舆论方面加强对高校就业问题的重视和支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晓云 刘贯春 杜丽群
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下降了吗?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争论焦点。基于2014年和2016年的CFPS数据,本文利用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利用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信号筛选功能,系统比较了扩招前后大学毕业生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基于队列—双重差分方法的估计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高校扩招之前,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显著提升,但其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没有显著改变。其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不因城乡、性别、扩招幅度与本专科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机制分析表明,大学期间的学业竞争和培育质量对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的发现支持了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而非筛选功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汴京
高校扩招政策的冲击远超出了劳动力市场,我们应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综合评估其对大学毕业生福祉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基于"局部干预效应"概念框架,识别出教育成就受扩招政策差异化影响的不同群体,然后运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评估了扩招政策对他们幸福感的异质性干预效应。研究表明:(1)招生规模激增削弱了那些即使没有发生扩招也能继续深造者在劳动力、婚姻等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2)那些受益于扩招政策而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人,由于大学生活和毕业前景与他们之前所想象的落差较大,其幸福感并未因此而提高。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数量扩张阶段向质量提升阶段转型之时,文章从主观福利视角为家庭如何进行教育投资提供了参考,也为政府部门如何应对扩招政策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高校扩招 异质性 局部干预效应 幸福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汴京
高校扩招政策的冲击远超出了劳动力市场,我们应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综合评估其对大学毕业生福祉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基于"局部干预效应"概念框架,识别出教育成就受扩招政策差异化影响的不同群体,然后运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评估了扩招政策对他们幸福感的异质性干预效应。研究表明:(1)招生规模激增削弱了那些即使没有发生扩招也能继续深造者在劳动力、婚姻等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2)那些受益于扩招政策而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人,由于大学生活和毕业前景与他们之前所想象的落差较大,其幸福感并未因此而
关键词:
高校扩招 异质性 局部干预效应 幸福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常进雄 项俊夫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工资、教育收益率及长期变化趋势,并重点考察了扩招的影响。研究发现:(1)虽然扩招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2)与欧美国家的年龄一工资呈现倒"U"形关系不同,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年龄一工资呈正相关关系,即年龄越大工资越高;(3)由于扩招适应了经济形势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和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有限。在扩招背景下,"上大学"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能断言当前高校规模过大。此外,扩招和大学教育收益率的提高有助于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转型发展。
关键词:
扩招 大学毕业生 工资 教育收益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昱 李梦祎
通过计算城市技术复杂度指标,利用2003-2013年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量扩招带来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结果显示:扩招后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对城市产业升级整体上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具有显著差异。在中等规模城市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大学生吸收技术和创新能力需要通过更多的外商投资和更高的市场化程度实现。而对于大型城市,提高专业化程度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优势。此外,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是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力。地方政府应继续扩大开放,吸引外资,推动市场化和专业化分工,有效发挥大学生在推动城市产业升级方面作用。
关键词:
大学扩招 人力资本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
大学 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 起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啸 邵一江 董承军
大学生就业成本已引起社会关注。按照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三个方面都将支付一定费用,这三部分费用的总合构成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调查显示,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巨大。因此,降低成本将成为未来我国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成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瑜
文章根据我国高校扩招的现状,以及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变化,分析高校扩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机制,并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别从政府、学校、个人三个层次提出相关对策,以缓解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形势。
关键词:
高校扩招 大学生就业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