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3)
- 2023(7101)
- 2022(5520)
- 2021(5446)
- 2020(4125)
- 2019(9361)
- 2018(9264)
- 2017(15312)
- 2016(9855)
- 2015(10970)
- 2014(11119)
- 2013(9752)
- 2012(8724)
- 2011(8020)
- 2010(8119)
- 2009(6969)
- 2008(6799)
- 2007(6448)
- 2006(5484)
- 2005(5029)
- 学科
- 济(22007)
- 经济(21986)
- 教育(20983)
- 管理(19318)
- 业(16110)
- 中国(14131)
- 企(12500)
- 企业(12500)
- 理论(9043)
- 方法(8931)
- 学(8685)
- 教学(8319)
- 数学(7683)
- 农(7614)
- 数学方法(7520)
- 财(6641)
- 发(5804)
- 技术(5752)
- 业经(5652)
- 学校(5222)
- 制(5216)
- 农业(5151)
- 发展(5116)
- 研究(5112)
- 展(4994)
- 思想(4661)
- 政治(4552)
- 地方(4433)
- 银(4331)
- 工作(4328)
- 机构
- 大学(125320)
- 学院(118561)
- 研究(44493)
- 济(34768)
- 管理(34285)
- 经济(33589)
- 教育(31613)
- 理学(29422)
- 理学院(28922)
- 范(28676)
- 师范(28475)
- 管理学(28008)
- 管理学院(27751)
- 京(27686)
- 科学(27541)
- 中国(25417)
- 师范大学(22977)
- 所(22046)
- 研究所(20311)
- 江(19955)
- 中心(18904)
- 农(18756)
- 财(18450)
- 北京(18148)
- 技术(18090)
- 业大(17245)
- 院(16504)
- 州(15963)
- 职业(15944)
- 农业(14725)
- 基金
- 项目(79166)
- 研究(65917)
- 科学(62884)
- 基金(51918)
- 家(44847)
- 国家(44299)
- 教育(40106)
- 社会(37755)
- 科学基金(36586)
- 社会科(35412)
- 社会科学(35400)
- 省(33606)
- 划(30324)
- 编号(29503)
- 成果(28228)
- 基金项目(26276)
- 课题(24979)
- 自然(21751)
- 年(21735)
- 自然科(21248)
- 自然科学(21241)
- 自然科学基金(20848)
- 资助(20334)
- 重点(19902)
- 性(19756)
- 部(18843)
- 规划(18488)
- 发(18486)
- 项目编号(18138)
- 创(17056)
共检索到188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震环
基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转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出现了世俗化的趋势,这一趋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文章认为,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有效性的路径主要有: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性权威,提高其现实解释力;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增强灌输方略的有效性;重视情感教育,构建切实可行的外化实践模式。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意识形态 思政教育 有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明平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暗流涌动,复杂多样,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风起云涌、席卷而下,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使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在自媒体无孔不入的新境遇下,如何直面各种挑战,化风险为契机,创新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掌握和巩固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
[期刊] 求索
[作者]
龙献忠 陈方芳
新形势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在全球化战略、主导意识形态、意识领导权、网络化管理、教育者协作等维度上面临着一些新困境。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社会教育作用的增强、学生自身发展新诉求、情感因素的不断嵌入、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等为新形势下开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提供了新契机。对此,应通过强化领导意识、抓好队伍建设、夯实课堂教育、用好网络工具、发挥旗帜作用等实践路径来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
文化自信是高职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在要求,高职意识形态教育是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文章阐述了文化自信和高职意识形态教育的耦合路径:坚持理论导向作用,加强思想理论指引;发挥文化渗透作用,提供丰厚精神滋养;强化师生主体作用,牢牢把握依靠力量;运用媒体传播作用,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关键词:
文化自信 高职 意识形态教育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飞 祝黄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逐渐生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思想引领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功能,但也同时遭遇三大主要挑战,伴随经济全球化并行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时刻没有停歇,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动从来没有停止,网络化时代海量信息的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受众的思想意识。如何确保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掌控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促进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建设的实现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灿丽
高等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校园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平台。因此,整合高校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态教育资源,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元素溶解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载体,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校园文化阵地的作用,抵御校园中非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分化、异化,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引导力和凝聚力,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丽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还表现出方式方法单一以及教育途径狭窄等弊端。必须要积极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从而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阵地。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教育路径
[期刊] 求索
[作者]
伍慧玲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要实现这一目标,产业工人意识形态建设是前提。高职是新型产业工人的摇篮,必须担当起未来产业工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任。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高职意识形态教育具有耦合的需求、耦合的基础,其耦合的关键是完善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高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实现耦合必须创新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高职意识形态教育路径。
关键词:
产业工人 队伍建设 高职意识形态教育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海稳 李梦茜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头羊”,算法技术正促进着海量信息与个性需求间的精准对接,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算法在衍化逻辑、技术逻辑与政治逻辑的交织叠加影响下逐步形成西方算法意识形态的技术迷思(mythos),即面临着算法霸权下的意识形态建构、算法推荐下的传播权力转移以及算法围猎下的个体认知扭转等系列危机。亟需通过技术赋能消除算法信息壁垒、推进治理创新完善算法法制部署、引导主体协同打造多元参与范式等系列行动选择,为实现技术向善的算法规制,规避西方算法意识形态风险提供刚劲引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晓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因此在新时代背景条件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要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面临新意识形态的问题时,也要积极开展新的意识形态教育。以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三个过程:从目标到实践,再由实践到检验。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意识形态 开展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思玉
经济的全球发展带来文化的全球发展,文化和教育逐步开放导致我国社会中多元文化共存、复杂思潮泛起,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思变的内部环境。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实际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自觉形成、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素勤
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方法灵活多样、载体多元化、阵地网络化的特点,启示我国突出政治性,理直气壮地开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以学生为本,加强受教育者的参与性;加强渗透性,注重运用隐性教育方法;坚持系统性,打造"五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高校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特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晓梅
以延安精神为滋养,为广大师生构筑坚实的思想屏障,提高师生的拒腐防变能力。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关注、研究、判断高校广大干部和师生的思想状态。注重传播党的发展建设历史和宝贵经验,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快、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和复杂的形势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革命经验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丰富养料。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1935年到1948年在延安生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观念;既是一门学科,又是意识形态。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做到主动出击,更加突出"立"的一面。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起来,广大师生才有"主心骨"和"防火墙"。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冷静分析、科学研判、区别情况、正确把握、妥善应对、讲究策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指导地位的巩固,事关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樊伟
怀着强烈的"赶考"之心,旗帜鲜明地把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增强工作能力,畅通主渠道,让意识形态工作把道理讲清、讲透、讲够。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优势,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材体系,壮大主流声音。党中央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多个与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的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释了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论断。当前,国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