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2)
- 2023(3709)
- 2022(2898)
- 2021(2962)
- 2020(2215)
- 2019(4924)
- 2018(5052)
- 2017(8038)
- 2016(5232)
- 2015(6267)
- 2014(6100)
- 2013(5252)
- 2012(4756)
- 2011(4001)
- 2010(4298)
- 2009(3474)
- 2008(3437)
- 2007(3051)
- 2006(2544)
- 2005(2240)
- 学科
- 管理(11417)
- 财(10529)
- 财政(9424)
- 济(8514)
- 经济(8497)
- 政(7873)
- 教育(7157)
- 教学(6921)
- 业(6470)
- 中国(6029)
- 理论(5821)
- 企(5707)
- 企业(5707)
- 学法(4306)
- 教学法(4306)
- 工作(3775)
- 政治(3635)
- 农(3550)
- 思想(3384)
- 学校(3363)
- 学理(3321)
- 学理论(3321)
- 制(3314)
- 地方(3233)
- 思想政治(3232)
- 政治教育(3232)
- 治教(3232)
- 德育(3210)
- 方法(3209)
- 研究(3118)
- 机构
- 大学(58000)
- 学院(55493)
- 研究(16821)
- 管理(15399)
- 济(14921)
- 经济(14266)
- 范(13688)
- 师范(13587)
- 财(13472)
- 理学(12999)
- 理学院(12824)
- 教育(12467)
- 管理学(12310)
- 管理学院(12216)
- 京(11884)
- 中国(11137)
- 师范大学(10432)
- 科学(10345)
- 江(10267)
- 职业(9224)
- 技术(9189)
- 州(8388)
- 中心(8023)
- 北京(7923)
- 所(7598)
- 财经(7380)
- 经(6693)
- 职业技术(6643)
- 研究所(6626)
- 技术学院(6530)
共检索到96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封亮 许二梅
高校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力量,有必要加大高校思政教育力度。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课堂效果与思政教育效果密切相关。为了能够更好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堂效果,需要注重教师话语能力的建构。目前来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话语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话语能力建构的必要性、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建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思政理论课 教师话语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亚男
高中思政课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考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当前,很多高中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也有限,影响了思政实践课对高中生的教育作用。对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提升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道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文化逐渐以共享形式进行传播,学术共同体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新时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充分认识思政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育领导人,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师与教育相辅相成,教育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加大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及学术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建设科学的学术研究共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英
强化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不仅是提升办学水平的保障,对于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引导青年思政课教师加强个人科研能力建设,提升科研团队组织管理水平,彰显青年思政课教师和教学团队的比较优势,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关键词:
青年思政课教师 科研能力 木桶理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昭
近年来,伴随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方式",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有了新的拓展渠道。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探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鹏
近年来,重视高校思政课是党和国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参与度,是关乎此项举措能否保质保量完成的重中之重,更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内生动力。议题式教学法因其以学生为中心、活动形式多样等特点,易于调动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积极性,使思政教师能够快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议题式教学法 思政课创新 实践探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迎伟
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宏观管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民主与法制、纪律、社会生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初步的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改革和构建问题,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建平
基于高职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建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并实现教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课程化、实践课程体系化,才能突破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理实一体化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丽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素质及思政教育成效得到显著提升。但关于思政课作用发挥、高校立德育人的职能实现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相对较低。由罗军强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一书,基于国内外思政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理论,对于思政课的实践及理论教学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指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具备相对稳定的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除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大致范畴,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引入国外优质的思政课教学案例,为我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全书共包括十一章。第一章简要叙述新中国成立前后思政课程教学及其教育实践的发展变迁,并着重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第二章探讨国外高校德育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模式及相关启示。第三章介绍思政理论课的几种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及课堂实践教学。第四章至第八章对不同类别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展开探讨,涵盖“形式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第九章从课堂、校园和社会等层面阐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第十章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涉及到基地建设、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及组织保障。第十一章探究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评价及具体实施方案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喜平 闫殿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想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关键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素养和学术涵养、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 素质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建强 舍娜莉
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实践活动素质和良好的师德是高校思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思政教师的素质并不能满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高校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教师以批判精神为支撑,加快提高其创新素质,以师生互动为基础,了解学生需求,提升社会活动素质,以丰富的道德体验,不断提高师德素质。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教师 素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芳
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一旦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对培养综合人才素养是非常不利的。我国高校一直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其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只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和与时俱进,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充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利荣 刘艳平
大学研究性学习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大学研究性学习,既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职责是发挥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让大学生展开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同时,还要注重课内外教学相结合,切实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高校思政课 教学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巍巍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事关"三个培养"根本问题,事关"四个伟大"全面推进,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顶层设计不突出、精准施策不突出、问题意识不突出、内涵建设不突出、地位待遇不突出等问题,必须抓好顶层设计、加强党的领导和师德建设、增强内涵素质培养、提高地位待遇、强化各方保障,多措并举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新时代 教师队伍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