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4)
- 2023(2538)
- 2022(2043)
- 2021(2057)
- 2020(1770)
- 2019(3755)
- 2018(3895)
- 2017(6471)
- 2016(4302)
- 2015(5091)
- 2014(5082)
- 2013(4548)
- 2012(4225)
- 2011(3622)
- 2010(4069)
- 2009(3704)
- 2008(3743)
- 2007(3586)
- 2006(3249)
- 2005(3103)
- 学科
- 财(11099)
- 管理(10890)
- 财政(9709)
- 济(9171)
- 经济(9149)
- 政(8079)
- 教育(6226)
- 中国(6130)
- 业(5799)
- 制(4986)
- 企(4648)
- 企业(4648)
- 农(3968)
- 地方(3860)
- 教学(3770)
- 理论(3668)
- 体(3620)
- 制度(3588)
- 度(3588)
- 工作(3475)
- 政治(3457)
- 思想(3222)
- 策(3099)
- 学校(3087)
- 思想政治(3075)
- 政治教育(3075)
- 治教(3075)
- 德育(3065)
- 体制(2970)
- 出(2812)
- 机构
- 大学(51874)
- 学院(47814)
- 济(15761)
- 财(15313)
- 研究(15267)
- 经济(15163)
- 管理(14127)
- 中国(12807)
- 理学(11023)
- 理学院(10906)
- 京(10877)
- 管理学(10541)
- 管理学院(10455)
- 江(10348)
- 范(9248)
- 师范(9198)
- 科学(8574)
- 财经(8403)
- 州(8104)
- 中心(8014)
- 经(7448)
- 所(7375)
- 教育(7345)
- 北京(7235)
- 省(7109)
- 图书(6892)
- 书馆(6786)
- 图书馆(6786)
- 师范大学(6761)
- 财政(6390)
共检索到94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秋
文章针对高校思政课是否有必要引入慕课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对慕课的调整度有限、学生认知习惯对慕课的适应性不强和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求对慕课的认同度不高等三方面详细分析了高校思政课不适宜引入慕课的原因。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在本、专科阶段引入慕课难以实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慕课 思政课 教学管理体制 认知习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效梅
应整合"慕课"和传统课堂优势,使教学模式的发展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进一步统合"慕课"碎片化与传统课堂注重系统化的特点。"慕课"教学要弥合学生自我管理与加强外在监管的鸿沟。
关键词:
“慕课” 传统课堂 思政课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逸
目前"慕课"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冲击日益明显。"慕课"的出现对大学学习者、大学教学和大学管理者提出了挑战。尽管"慕课"在运用中有语言、信息化条件、师生之间互动等局限性,但是身处"慕课"冲击浪潮的地方高校必须认真应对。要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建设,提供"慕课"的基本保障条件;要开展"慕课"时代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要创新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实现"慕课"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慕课"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
慕课 “慕课”建设 地方高校 教学改革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詹志华 董皓
共有媒体舆情改变了传统舆情"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吸引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众多参与者。这种鼓励"参与和分享"的舆情共建体系参与高、影响大,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结合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增进教学实效。但不当的结合却会造成理论弱化、学生情感异化等弊端,反而对高校思政课不利。因此,有必要在正确分析共有媒体舆情的现状和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基础上,探讨合理结合和改善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共有媒体舆情 高校思政课 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彩红
高校思政课加强"四史"教育,应充分认识加强"四史"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四史"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准确把握"四史"教育的主题和特点,探索加强"四史"教育的新思维和新路径;明确加强"四史"教育的核心原则,进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四史"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四史”教育 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映胜 张耀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评估、评价以及测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与作用日趋受到重视与认可,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测评、监测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却相对滞后。这不仅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好发展,也不适应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国际教育评价发展新趋势为背景,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测评缺欠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以学生学习效果为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筠榕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分析了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针对性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 有效性 针对性 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屹 寇洪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数字化资源库首先要了解资源库建设的内容并厘清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资源建设;其次,应认真研究如何发挥资源库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在上述基础上精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方案,为资源库研发、应用、管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数字化 资源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鹏
近年来,重视高校思政课是党和国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参与度,是关乎此项举措能否保质保量完成的重中之重,更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内生动力。议题式教学法因其以学生为中心、活动形式多样等特点,易于调动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积极性,使思政教师能够快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议题式教学法 思政课创新 实践探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丽莉
"慕课"与大数据作为与国际教育接轨的重要路径,己渐近为国内各类高校所接受并践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理念革新则成为了历史必然。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慕课"与大数据应用下的教学优势与机理进行分析,提出"慕课"与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教学的影响,并提出"慕课"与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理念的再造的具体导向,以供教学与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
高校 教学模式 “慕课” 大数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彦威
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困境由来已久。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慕课教学模式所具有的海量优质教学资源、开放的教学时空、更具主动性的教育对象等方面的优势,为改善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带来了契机。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应积极引入慕课模式,充分利用慕课特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慕课 高职思政课 实效性 工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学凤
微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和学习方式。微课是微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既能满足高职生学习思政课的需求,又能为高职思政课教师提供教学研讨的交流平台。高职思政课教师要从微课的认知、开发及利用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以实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良好应用,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微课 高职思政课 教学应用 渐进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过程的展开不仅仅是知识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其本身更应当体现高度的科学性和学术性。很难想像,没有学术素养支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更遑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关注学术进步、引入学术热点,并引导学生对此加以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不仅是有意义的,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