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5)
- 2023(7254)
- 2022(6391)
- 2021(6168)
- 2020(5487)
- 2019(12754)
- 2018(12723)
- 2017(23266)
- 2016(14153)
- 2015(17054)
- 2014(17633)
- 2013(16628)
- 2012(15651)
- 2011(14146)
- 2010(14918)
- 2009(13491)
- 2008(13721)
- 2007(13082)
- 2006(11058)
- 2005(9890)
- 学科
- 济(48583)
- 经济(48537)
- 管理(33749)
- 业(29164)
- 方法(24277)
- 企(22695)
- 企业(22695)
- 数学(21275)
- 数学方法(20956)
- 财(19232)
- 中国(15450)
- 农(14861)
- 理论(14645)
- 教育(14364)
- 教学(14351)
- 学(12666)
- 财政(10823)
- 地方(10461)
- 制(10298)
- 贸(9402)
- 贸易(9400)
- 农业(9219)
- 业经(9112)
- 易(9105)
- 政(9094)
- 学法(8895)
- 教学法(8895)
- 和(8626)
- 体(7729)
- 研究(7323)
- 机构
- 大学(205822)
- 学院(203249)
- 济(72422)
- 经济(70479)
- 研究(66236)
- 管理(65097)
- 理学(55084)
- 理学院(54328)
- 管理学(52859)
- 管理学院(52496)
- 中国(46659)
- 科学(43564)
- 京(43562)
- 财(39773)
- 农(37550)
- 所(35648)
- 江(33878)
- 范(33403)
- 师范(33039)
- 研究所(32243)
- 业大(31693)
- 中心(30333)
- 农业(29931)
- 财经(28883)
- 北京(27793)
- 州(27039)
- 技术(26530)
- 经(25894)
- 师范大学(25649)
- 教育(24122)
- 基金
- 项目(124316)
- 研究(96078)
- 科学(92734)
- 基金(81127)
- 家(69726)
- 国家(69021)
- 科学基金(56596)
- 社会(53596)
- 省(53364)
- 教育(51283)
- 社会科(50315)
- 社会科学(50295)
- 划(44013)
- 编号(43176)
- 基金项目(42808)
- 成果(38723)
- 自然(35198)
- 资助(34460)
- 自然科(34321)
- 自然科学(34305)
- 自然科学基金(33646)
- 课题(32823)
- 重点(29206)
- 年(27705)
- 部(27632)
- 大学(26361)
- 发(26307)
- 创(25671)
- 项目编号(25553)
- 性(25366)
共检索到312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文清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新指示,再次提醒我们培育和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性迫切性。高校思政课要体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育人方向,应遵循素质教育的价值向度,在坚持共性教育的同时,必然需要责无旁贷地助推学生的个性保持与本色彰显,这已经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倩文
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公共参与核心素养以来,对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实施方略层出不穷。公共参与素养培育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注重的是高中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行为能力,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其他三大核心素养。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目标定位要清晰,帮助高中生了解民主管理、体验民主决策、有效民主监督,提升高中生社会公德意识,将学生的正确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参与政治生活。
关键词:
学生 公共参与素养 培育目标 定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莉 刘伟 刘芳
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前沿性不够、研究生自主探究度不够、无法真正实现个性化培养要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生个性化培育教学模式GIFPM。该教学模式倡导研究生课程中任课教师、学生和导师三方参与确定个性化选题,同时,围绕基本概念群和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组织授课内容,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体系的条块分割。实践证明,GIFPM强化了研究生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激发研究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娟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以及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构建,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而言,工匠精神包括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与人文素养。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专业精神培育缺乏理性支撑、职业态度培育过度依赖技术理性、人文素养培育缺乏理性约束等问题,导致工匠精神培育陷入困境。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依托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借助思政课平台来培育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玮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优良学习个性品质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学习个性的核心品质是学生学习的创造能力,因为它是学生学习个性中最富有活力的因素。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通过开放互动、自主调控、体验学习等教学途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个性。
关键词:
个性发展 学习个性 英语教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继存
教师的教学是否具有个性对学生个性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个性化教学的观念并未真正确立起来,制度化的教学惯习严重遮蔽和侵蚀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具体表现为教学行为取代了教学思考、教师角色取代了教师真我、教学义务取代了教学权利、教学他律取代了教学自律。教学个性不是既定的而是生成的,不是自然形成之物而是有意识培育的结果,教学个性的形成既需要有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也离不开教师个人的积极努力。
关键词:
教学个性 缺失 培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丽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素质及思政教育成效得到显著提升。但关于思政课作用发挥、高校立德育人的职能实现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相对较低。由罗军强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一书,基于国内外思政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理论,对于思政课的实践及理论教学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指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具备相对稳定的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除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大致范畴,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引入国外优质的思政课教学案例,为我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全书共包括十一章。第一章简要叙述新中国成立前后思政课程教学及其教育实践的发展变迁,并着重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第二章探讨国外高校德育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模式及相关启示。第三章介绍思政理论课的几种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及课堂实践教学。第四章至第八章对不同类别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展开探讨,涵盖“形式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第九章从课堂、校园和社会等层面阐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第十章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涉及到基地建设、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及组织保障。第十一章探究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评价及具体实施方案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宇文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为党和人民工作、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为更好地适应当代国情、社情和生存发展状况,有效解决大学生在人格养成方面出现的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人格精神的培育,致力于培养政治坚定、品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万春
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工作目标的必然举措,其理念目标、方法维度与时代新人培育具有逻辑契合性。高校时代新人培育要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价值理念及担当精神,契合课程思政教育目标。高校要充分利用课程思政教育,挖掘各门课程教育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将时代新人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概述课程思政教育内涵理念,阐述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要求,探讨课程思政与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关系;分析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中时代新人培育现状,提出基于课程思政的时代新人培育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教育 时代新人 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挹芬 胡凯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热点难点问题,教师要把准社会"脉象",真正了解大学生们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以马克思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立平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要求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适时转变观念,把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高职思政课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这不仅要求要创新高职思政课的课程体系,还要推进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也要重视高职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使思政课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思政课 养成教育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优坤
高校思政课思想教育长期缺位,导致其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信息爆炸和大学生价值多元的现实不符,与当代大学生阅历逐渐丰富并初步具有一定判断力和思想活跃的现实不符,也与大学生没有升学压力的现实不符,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教学效果的不佳。这一倾向的形成与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思政课教师素质有待提升密不可分。国家需要从政策调整、教师培训等方面做出努力,管理人员和教师也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 思想教育 缺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一凡
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对于凝聚国民力量,实现国家稳定和谐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地,在高校思政管理中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且对于提升和拓展大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帮助。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思政教育和管理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思政管理作为高校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方式,也通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凸显其价值。然而随着当前互联网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精神逐渐趋于浮躁化,这对于其文化自信的增强和培育造成一定的挑战。因此笔者将结合沈壮海编著的《论文化自信》,探寻思政管理中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试图消除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文化自信建立方面的障碍,进一步坚定其文化自信,提升我国的整体实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苏益南
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模型应主要包含创业欲望、诚信、自信心、自我控制、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途径,具体包括: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实践锻炼以及进行榜样引导等。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创业 创业心理品质 培育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正群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课教学的任务,一是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知识,二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其中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宣示客观真理的姿态解说教材,把理论当作现成的结论进行简单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要真正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务,必须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从灌输到对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