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2)
2023(9124)
2022(7445)
2021(7381)
2020(5668)
2019(12783)
2018(12705)
2017(21681)
2016(12971)
2015(14546)
2014(14313)
2013(12123)
2012(10866)
2011(9940)
2010(10249)
2009(9178)
2008(8667)
2007(7784)
2006(6832)
2005(6117)
作者
(28451)
(23713)
(23536)
(22671)
(14916)
(11266)
(10898)
(9268)
(9022)
(8645)
(7925)
(7726)
(7425)
(7296)
(7247)
(7179)
(7136)
(7013)
(6965)
(6702)
(6007)
(5734)
(5581)
(5535)
(5521)
(5303)
(5203)
(5194)
(4744)
(4737)
学科
管理(30790)
(30720)
经济(30672)
教育(24281)
(24156)
(21856)
企业(21856)
中国(17647)
理论(14583)
方法(11583)
教学(11370)
(10204)
(9851)
(9756)
业经(9123)
数学(8414)
数学方法(8173)
(7146)
工作(7131)
学校(6772)
政治(6759)
(6642)
思想(6500)
研究(6479)
(6416)
(6350)
财务(6339)
财务管理(6327)
技术(6195)
企业财务(6008)
机构
大学(165151)
学院(155445)
研究(51392)
管理(51040)
(50080)
经济(48623)
理学(44313)
理学院(43684)
管理学(42536)
管理学院(42216)
教育(36898)
(35631)
师范(35497)
(35163)
中国(30294)
师范大学(28752)
科学(28051)
(26410)
(24365)
北京(22867)
(22496)
中心(22225)
财经(20967)
职业(20537)
技术(20460)
研究所(20358)
(19761)
(19064)
(19059)
业大(17365)
基金
项目(99779)
研究(88381)
科学(80853)
基金(66786)
(54730)
国家(54034)
社会(53379)
教育(52018)
社会科(49990)
社会科学(49978)
科学基金(46997)
(41236)
编号(40715)
成果(38131)
(36482)
基金项目(33781)
课题(32217)
(28607)
自然(25624)
项目编号(25501)
资助(25305)
自然科(25040)
自然科学(25036)
规划(24892)
自然科学基金(24567)
重点(24303)
(24228)
(23881)
大学(22886)
教育部(22750)
期刊
教育(69591)
研究(60701)
(56979)
经济(56979)
中国(43031)
(21656)
学报(19777)
大学(18683)
管理(18603)
科学(17149)
技术(16534)
职业(16381)
(14738)
学学(13573)
图书(12417)
高等(10975)
财经(10961)
农业(10572)
业经(10019)
(9717)
技术教育(9492)
职业技术(9492)
职业技术教育(9492)
(9457)
论坛(9457)
经济研究(9412)
高等教育(9389)
书馆(9276)
图书馆(9276)
(8660)
共检索到242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迎春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度普遍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根据思政课的具体内容,把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道路认同教育、制度认同教育、政党认同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之中。为此,要不断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采用说理与解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坚持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亚凡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开展职业观教育,发挥其对学生人生观、职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使其摆脱功利化思想而树立起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坚持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作风。通过加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加强实践课程的导向性、创建内外联动模式、进行跨学科理论研究以及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等途径,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莹  
深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由之路,而以生命教育为视角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难点是一种新思路。思想政治理论课蕴涵了丰富的生命教育元素: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现实与梦想的相互交融。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元素,充分开发其大学生生命教育功能,尽力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营造成师生生命交融共同成长的生命化之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训龙  
文化自信的时代影响力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认同的有力牵引。文化自信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力量之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厚植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与最佳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导向。思想只有引领时代,方显磅礴伟力。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翁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也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课程模式,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价值。如何进行思政课程理论实践教学创新,由张亚丹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一书对价值论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以大学生为价值客体、思想教育为价值主体的教育模式。本书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对思政教育价值实现和评价进行了深入探索,该书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具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志成  
受教育者需求决定着其接受教育的目标和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立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及中国革命和实践的检验,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契合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仍存有距离,思政课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分析大学生需求,从学生内在需求与思政课的契合这一角度,提升思政课吸引力和感染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代玉启  马静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要双向互动,促进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对接;要虚实搭配,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协同效应;要点面结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具体课程与课程整体育人之间的互补互促,从而打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攻坚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秋霞  周军  
本文以西藏A高校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认知情况、学习态度、满意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然后从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提供促进西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珊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新形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思潮影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当下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很差,往往都是流于形式的表面教学工作,不能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康菊花  
以学生满意度为思路,采用调查问卷和SPSS统计工具,分析了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度的现状,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以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为前提,以完善少数民族教师素质提高的激励机制为关键,以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为切入点,以编写融入少数民族文化思想和案例的辅助教材与教学资料库为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乔湘平  李晓翼  
红色教育资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功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婷婷  
网络具有双面特征,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潜在的危害。如何有效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搭建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行系统、完善、生动、有效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秦元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受校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职业认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综合考量,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学科、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四个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必须创设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壮海  段立国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课题在全国30所高校开展了专题问卷调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及其成效是关注的重要方面。思政课教学在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整体实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大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水平等方面较为满意。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应成为加强改进的重点,网络运用应成为积极关注的重要领域,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协同应予以更多关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坤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亟待革新和修订,以利于及时、全面准确地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及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落实于"两课"教学实践中,这是其所肩负的一项根本且紧迫的政治任务。为此而建议,大幅度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2018年新宪法等内容的覆盖面和所占比,在2018新版教材基础上,另设置独立的教学环节,实施专题化教学;积极回应新兴传媒平台介入高校青年思想政治生活与教育所造成的新挑战,善于夺取、转化和利用新兴传播介质或平台,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创新感和吸引力,把新时代正确思想政治能量迅速传导于青年学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