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0)
2023(5886)
2022(4767)
2021(4777)
2020(3885)
2019(8711)
2018(8651)
2017(15114)
2016(9122)
2015(10467)
2014(10494)
2013(9319)
2012(8485)
2011(7954)
2010(8165)
2009(7548)
2008(7745)
2007(7051)
2006(6356)
2005(5951)
作者
(23139)
(19711)
(19385)
(18936)
(12400)
(9394)
(8857)
(7606)
(7394)
(7356)
(6724)
(6537)
(6390)
(6197)
(6160)
(5853)
(5742)
(5718)
(5627)
(5562)
(5001)
(4732)
(4729)
(4538)
(4469)
(4366)
(4365)
(4353)
(4088)
(3877)
学科
(27688)
经济(27606)
管理(24526)
(19196)
(17118)
企业(17118)
方法(10555)
教育(10212)
中国(9584)
理论(9558)
(8843)
(8766)
(8492)
(8269)
数学(7678)
数学方法(7448)
业经(7246)
(6919)
工作(6331)
教学(5927)
政治(5791)
思想(5510)
(5453)
体制(5447)
农业(5259)
(4866)
金融(4866)
(4753)
银行(4747)
思想政治(4676)
机构
大学(128557)
学院(121875)
(43403)
经济(42294)
管理(41178)
研究(40890)
理学(35301)
理学院(34796)
管理学(33854)
管理学院(33624)
中国(29280)
(27143)
(24539)
科学(23806)
(21457)
师范(21337)
(19756)
(19267)
财经(18624)
中心(18142)
研究所(17696)
北京(17466)
(17158)
师范大学(16915)
(16885)
业大(16073)
教育(15660)
(15540)
(14786)
经济学(14311)
基金
项目(76891)
研究(62258)
科学(60031)
基金(53173)
(45255)
国家(44758)
社会(38480)
科学基金(37859)
社会科(35896)
社会科学(35887)
教育(32552)
(30309)
基金项目(27349)
编号(26947)
成果(25966)
(25795)
自然(21905)
自然科(21366)
自然科学(21360)
自然科学基金(20977)
资助(20831)
课题(20363)
重点(18151)
(17822)
(17706)
大学(17256)
(17051)
项目编号(16861)
(16240)
(16182)
期刊
(53262)
经济(53262)
研究(40414)
中国(33359)
教育(32386)
(20240)
学报(19996)
科学(17394)
大学(16657)
管理(16614)
(16414)
学学(14198)
财经(10758)
农业(10514)
图书(9912)
技术(9644)
(9417)
(9330)
金融(9330)
职业(8012)
书馆(7420)
图书馆(7420)
经济研究(7395)
(6933)
业经(6838)
问题(6773)
高等(6004)
(5825)
论坛(5825)
(5634)
共检索到194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富姗姗  巩前文  张闯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从知识获取度、情感认同度、意志坚定度与行为正向度四个维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内涵进行构建,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力与价值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晶钰  
思政课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重大任务。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学生的获得感,应当从方式方法上多方探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真正发挥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文章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多方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培  
课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课堂,更是高校在多元的思潮流变、多样的群体迭代、多变的社会境遇下,引领学生个体完成对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促使其实现从外部认知到内在认同、从情感接受到学理坚信、从客体教育到主体自觉等一系列转化过程的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缪子梅  
思政教师的任职资格选拔和资格年检都必须厉行全方位的政治素质考察制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厚实的实践性知识,以免课程的枯燥化和教学过程的说教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理论前瞻能力、教学准备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代玉启  马静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要双向互动,促进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对接;要虚实搭配,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协同效应;要点面结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具体课程与课程整体育人之间的互补互促,从而打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攻坚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祝黄河  王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十分紧迫的重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艳丽  何祥林  
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和层次,深刻分析影响获得感的因素,是切实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前提。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需要引导大学生"需求侧"增长,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协同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志平  沈震  
知识能力获得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根基。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目标的新总结、新概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师生在思想政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英  柴艳萍  
厘清实践教学内涵,这是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性质,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原则,以及有效实施实践教学的理论前提和根据。在介绍当前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本内涵的不同认识的基础上,全面阐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本内涵,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特有的基本特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振宣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存在明显的分歧。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健康开展。突破认识上的局限性,正确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把校内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专业课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和方式,是摆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困境,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治东  黄明元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注重引领和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基于价值观念引导内在机理,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有三重维度:立足“五大范畴”,深入把握思政课改革创新理路;深化“四大体系”,明确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路;实施“三项融合”,积极拓展思政课改革创新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俊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章从"四个自信"的内涵出发,分析其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自信的关系,探讨教师教学不自信的现状与原因,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自信的路径:提高理论素养,以提升理论自信;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方法自信;增强个人魅力,以提升人格自信;坚定职业理想,以提升心理自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雨  
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包括现实实践与虚拟实践。以往的实践教学因为认识不到位、覆盖面小、管理混乱等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虚拟实践是对现实实践的补充和发展,可以弥补现实实践的不足,利用其虚拟性、交互性、超时空性,实现现实实践无法完成的实践教学项目。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游戏开发、优化网络教学平台、自发网络实践三个方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伟  李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造性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特征是目标性、主体性、超越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迎春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度普遍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根据思政课的具体内容,把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道路认同教育、制度认同教育、政党认同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之中。为此,要不断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采用说理与解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坚持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