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9)
2023(3014)
2022(2332)
2021(2578)
2020(1913)
2019(4485)
2018(4794)
2017(6594)
2016(5210)
2015(6082)
2014(6310)
2013(4933)
2012(4424)
2011(4112)
2010(4387)
2009(3606)
2008(3453)
2007(3366)
2006(3001)
2005(2813)
作者
(9994)
(8323)
(8189)
(8054)
(5125)
(3969)
(3883)
(3461)
(3149)
(3126)
(2908)
(2821)
(2630)
(2607)
(2564)
(2524)
(2475)
(2467)
(2423)
(2419)
(2338)
(2314)
(2157)
(1996)
(1914)
(1907)
(1899)
(1857)
(1753)
(1748)
学科
教育(20349)
中国(9644)
教学(7095)
理论(6818)
管理(5987)
政治(5162)
学校(4664)
思想(4628)
研究(4351)
(4308)
思想政治(4200)
政治教育(4200)
治教(4200)
德育(4171)
(3957)
经济(3950)
(3651)
学法(3531)
教学法(3531)
改革(3425)
高等(3382)
(3345)
发展(3197)
工作(3153)
(3075)
学理(2906)
学理论(2906)
教育改革(2819)
(2631)
计算(2477)
机构
大学(60494)
学院(52321)
教育(27788)
(20963)
师范(20919)
研究(20718)
师范大学(17031)
(14545)
科学(11697)
职业(11691)
技术(10718)
教育学(10706)
北京(10303)
管理(10240)
(10197)
(9663)
(8897)
研究所(8824)
理学(8356)
经济(8278)
理学院(8127)
职业技术(8075)
中心(7988)
(7988)
教育学院(7933)
中国(7740)
管理学(7624)
管理学院(7502)
(7443)
技术学院(7124)
基金
研究(32078)
项目(29761)
教育(25635)
科学(23750)
成果(18649)
编号(17101)
课题(16121)
社会(15866)
基金(15157)
(14834)
社会科(14529)
社会科学(14524)
(14113)
(13723)
(11307)
规划(11030)
国家(11008)
研究成果(10677)
项目编号(10605)
(10421)
年度(9465)
(9302)
(8943)
高校(8865)
(8711)
(8680)
阶段(8662)
科学基金(8578)
(8373)
重点(8303)
期刊
教育(51786)
研究(28139)
中国(24071)
职业(11996)
(10351)
经济(10351)
技术(8733)
高等(7525)
大学(7385)
图书(7210)
学报(7207)
技术教育(7122)
职业技术(7122)
职业技术教育(7122)
成人(6522)
成人教育(6522)
高等教育(6479)
(5584)
论坛(5584)
书馆(5489)
图书馆(5489)
(4858)
科学(4648)
(4422)
发展(4109)
(4109)
学学(4104)
教研(3988)
高教(3988)
(3890)
共检索到95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勇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增强网站的文化内涵、人文关怀和服务功能,运用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及网络环境的语言艺术、虚拟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成为有效的育人阵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尚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美育教育作为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人们逐步探索美育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美育教育的内在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与德育元素,实现育人效能的切实提升。由段虹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美育维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深入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效能提升的内在逻辑与思想理念,并通过剖析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出良好的美育元素融入路径,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切实提升。该书第一章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中西方审美教育的演变历程。第二章从哲学、教育学、美学三重视角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前提。第三四章阐述了美育的思政教育价值,以及美育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第五六章分析了美育教育融入的现实困境与制约因素,叙述了美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俊伶  刘海燕  
文章从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入手,分析了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挥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途径:开设中国艺术歌曲相关课程,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组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建林  
学院专业课程应该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促使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并发挥艺术课程的美育功能,因此,在艺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需要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和结构等进行变革。由王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从艺术学院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出发,根据思政教育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定性定量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提出了关于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思考,笔者结合2021年度江苏省本科教育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声乐(740701/001)》研究,对本书进行评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梁成  
"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是两大教育各自发展的需要,也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两大教育相互融合既要注重意识、精神和品格等方面的内容创新,又要注重策略创新,通过教育理念培养、课堂课程创新、校内文化营造、校外环境建设、网络信息技术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推动"双创"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一过程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应注重把控政治方向,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做好顶层设计,凝聚合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朝晖  于洋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艺术院校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如何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研究生导师作为当下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破口,通过剖析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导师开展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对继续增强研究生导师在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一些新观点,希望能对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业伟  张春阳  
视觉艺术在现代社会通过网络媒介越来越高效地展示于大众面前,图像、影音、优先于其他传统视觉内容,成为表达和传播主旋律的重要力量,人们信息的获取、思想的传播已经呈现视觉化泛滥的趋势。教育者要准确找到切入点,运用视觉化成果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网络安全意识,通过"靶向教育"构造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话语机制,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运用大数据推动思政"靶向教育"精准化,构建可视化的思政教育宣传与交流平台,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网络媒介的"自觉意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雪瑞  
要想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就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主要手段。文章认为,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加强党委领导的队伍建设,在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树立柔性管理的新观念,加强网络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成富  
环境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文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对策,提出了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优化环境的活动及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和大众传媒环境等政策性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靳蓬  徐晓敏  滑树红  
SNS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利用SNS这一新兴事物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研究相应的对策,可以创新高校教育手段,提高育人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强  
文章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对策,认为必须深入研究与现实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积极拓展多种有效途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汝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人”的工作,只有进行双向的交流与平等的沟通,形成 双方的积极互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四服务"和"三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性质和办学方向的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中心环节"和"立身之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系统阐释,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琦  刘畅  滕皓  
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得以深切运用所带来的全新交流、互动方式,可为高校思政教育创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新发展环境与模式,以丰富学生对其他思想意识的认知。全力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改进、优化发展,对提升高校整体思政教育效率有重要意义。基于思政教育与传播学得以深度交叉融合情境下,全方位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扩大思政教育传播范围,以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意在通过精细的研究成果为人们强化网络思想教育水平提供可靠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茜倩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所表现出的独特的习式语言艺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诸多启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从五个方面加以改进:坚定话语立场、增强话语力度、更新话语词库、提升话语温度、涵养话语艺术,以促使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导向鲜明""辩证有理""与时俱进""更接地气""彰显文化",从而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