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0)
2023(9310)
2022(7538)
2021(7175)
2020(5801)
2019(12970)
2018(12669)
2017(21001)
2016(13388)
2015(15023)
2014(14934)
2013(13106)
2012(11809)
2011(10703)
2010(10719)
2009(9187)
2008(8960)
2007(8122)
2006(6935)
2005(6011)
作者
(35050)
(29138)
(29027)
(27515)
(18247)
(14078)
(13290)
(11388)
(11306)
(10414)
(9824)
(9717)
(9706)
(9254)
(8868)
(8862)
(8823)
(8773)
(8397)
(8348)
(7590)
(7232)
(6940)
(6938)
(6666)
(6524)
(6478)
(6378)
(6127)
(5883)
学科
(32782)
经济(32741)
管理(27483)
教育(24240)
(22688)
(18343)
企业(18343)
中国(18201)
方法(16019)
数学(13481)
数学方法(13275)
理论(12052)
(10975)
教学(10275)
(10041)
(8642)
业经(8603)
技术(7528)
(7411)
贸易(7408)
(7224)
研究(7200)
农业(6905)
政治(6695)
(6496)
学校(6492)
产业(6337)
思想(6149)
思想政治(5674)
政治教育(5674)
机构
大学(176762)
学院(164668)
研究(59633)
(52286)
管理(51840)
经济(50921)
理学(45891)
理学院(45139)
管理学(43816)
管理学院(43493)
科学(38481)
(38277)
教育(37877)
(36588)
师范(36242)
中国(33648)
(32241)
(29621)
师范大学(29579)
业大(28865)
研究所(27692)
(26114)
农业(25812)
中心(25159)
北京(24491)
(23043)
技术(22884)
(21425)
(20300)
财经(18934)
基金
项目(115521)
科学(91166)
研究(88806)
基金(78097)
(69150)
国家(68335)
科学基金(56813)
社会(53609)
教育(52312)
社会科(50398)
社会科学(50384)
(48472)
(43419)
基金项目(41039)
编号(38049)
自然(35843)
自然科(35072)
自然科学(35059)
自然科学基金(34463)
成果(34413)
课题(31268)
资助(30023)
重点(28198)
(26755)
(26177)
(25537)
(25193)
大学(24723)
规划(24262)
教育部(23569)
期刊
教育(67592)
研究(57802)
(50431)
经济(50431)
中国(45824)
学报(34071)
大学(27636)
(27631)
科学(26162)
学学(22621)
农业(19224)
(17226)
管理(16729)
技术(16066)
职业(14990)
图书(12166)
高等(10921)
(10873)
(9615)
财经(9587)
高等教育(9405)
(9333)
论坛(9333)
书馆(9213)
图书馆(9213)
业大(9092)
技术教育(8732)
职业技术(8732)
职业技术教育(8732)
经济研究(8718)
共检索到248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文梅  赵培举  
大学校园中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教育总是需要和一定的客观环境相结合。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须与客观环境相接触并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受限于高校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劣,也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纷繁复杂,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也是迎面而来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适应新环境,发挥思想引导的优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黎齐英  
文化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由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交叉性、教育方法的相似性和教育者角色要求的同一性而具有融合的基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合理设置教育课程、提高教育者素质、开展第二课堂实践和实现校内外互融互通等途径,可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培孜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主要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政治思想工作环境和校园政治文化氛围都会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朴晶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素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其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方式。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课程也是引导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树立的过程,对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气质的塑造、理想的树立和坚定的思想信念培养,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推进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镇卿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素质教育功能、激励与诫勉功能、社会功能、实践功能。而构建校园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以人为本构建优秀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名川  谭英雄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深入分析网络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形态的内涵,归纳、梳理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冲击的各种表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凌锋  
素质拓展训练已经逐渐被引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工科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素质拓展训练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素质拓展训练在工科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真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指明其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知情意行的统一,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提升大学生的个体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双凤  罗平西  冷树青  
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立足大学生成长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迎接时代挑战,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爱国奉献、注重修养和崇尚伦理四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锡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大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格素养在政治、道德和心理三方面缺失的表现,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健康人格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塑造大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与改革、社会文明风气的形成、个人职业规划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并针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素养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是当前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举措,具有先进性、引领性、认同性和典型性等特征。高校应坚持政治性与实效性、时代性与传统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整体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三个着力点,抓住学术领域、环境氛围、典型引领三个切入点,强化科学规划、重点培育、推广交流三个关键点,把握动态管理机制、培育机制、激励机制三个支撑点,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克敏  杨金卫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现状及趋势出发,分析目前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加强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建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芳转  
文章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内容、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利用新的传播媒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举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洁  
良好的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目标。系统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关键影响因素、提升策略,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促进相关研究理论化、系统化,为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志峰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一是由于网络多元性特点,缺乏主导性,增加了维护教育主权任务的艰巨性;二是由于网络虚拟性的特点,缺乏现实性,产生了一些道德伦理误区;三是由于网络开放性特点,缺乏监控性,导致了一些文化糟粕的传播;四是由于网络形象化的特点,缺乏思考性,导致青少年一定程度的人性“异化”。应对网络负面影响的措施主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夯实一个基础;充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占领一个阵地;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一套机制;加强网络技术培训——建好一支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