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2)
2023(3742)
2022(2942)
2021(3026)
2020(2355)
2019(5447)
2018(5646)
2017(8317)
2016(5993)
2015(6890)
2014(7027)
2013(5685)
2012(5049)
2011(4728)
2010(4960)
2009(4246)
2008(4195)
2007(4003)
2006(3471)
2005(3221)
作者
(12030)
(9799)
(9770)
(9589)
(6165)
(4646)
(4610)
(4045)
(3776)
(3729)
(3340)
(3324)
(3186)
(3050)
(3025)
(3013)
(2957)
(2953)
(2920)
(2852)
(2688)
(2615)
(2526)
(2317)
(2306)
(2255)
(2238)
(2117)
(2106)
(2064)
学科
教育(20962)
管理(10308)
中国(10147)
(7868)
经济(7859)
理论(7757)
教学(7226)
(6394)
(6059)
企业(6059)
政治(5609)
(5266)
思想(5104)
学校(4779)
思想政治(4639)
政治教育(4639)
治教(4639)
研究(4622)
德育(4600)
(3797)
(3736)
学法(3622)
教学法(3622)
发展(3529)
高等(3469)
改革(3462)
(3409)
(3407)
工作(3292)
学理(2982)
机构
大学(72597)
学院(64487)
教育(28469)
研究(23533)
(22489)
师范(22441)
师范大学(18290)
(16914)
管理(15927)
(14281)
经济(13596)
理学(13540)
理学院(13255)
科学(12852)
管理学(12745)
职业(12626)
管理学院(12583)
(11781)
北京(11705)
技术(11514)
教育学(11015)
(10661)
中国(9921)
研究所(9715)
(9273)
中心(9160)
职业技术(8723)
(8615)
(8385)
教育学院(8167)
基金
研究(39084)
项目(38149)
科学(30982)
教育(28741)
基金(21888)
社会(20893)
成果(20753)
编号(19996)
社会科(19276)
社会科学(19270)
课题(17859)
(17088)
(16877)
国家(16525)
(16397)
(16217)
科学基金(13715)
规划(12705)
项目编号(12551)
研究成果(11879)
(11614)
(11075)
基金项目(10492)
年度(10402)
(10369)
(10311)
高校(10266)
重点(10209)
(10057)
教育部(10024)
期刊
教育(53081)
研究(31519)
中国(25729)
(15984)
经济(15984)
职业(12414)
技术(9551)
(7892)
高等(7835)
大学(7818)
图书(7710)
学报(7613)
技术教育(7327)
职业技术(7327)
职业技术教育(7327)
高等教育(6766)
成人(6615)
成人教育(6615)
(5988)
论坛(5988)
书馆(5960)
图书馆(5960)
科学(5561)
管理(5463)
(4740)
学学(4466)
发展(4270)
(4270)
教研(4051)
高教(4051)
共检索到111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蓝蔚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内含的人文关怀价值,造成了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尊重人的主体意识、不尊重人的自主选择、忽视人的情感因素等多方面的偏差和失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统一的维度中确立其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春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确立崇尚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近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理念正在逐步加强,成效明显,但在教育"主体"地位以及"主体"的自我需要和层次性上仍存在弊端。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树立科学的人文关怀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创新理念、提高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素质、开展人文实践教育等方式加以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军秀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这一教育主题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实施和推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尚欠缺,仍需要深入研究。文章以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思想,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积极探索现存问题,并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进行了探索,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极强的契合性,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等方面对于提高人文关怀度也是具有着重要价值。故而,从时代价值的角度来说,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具有诸多特定意义。对此,我们则是需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接受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在第二课堂以及第三课堂教育活动中进行自我学习,实现自我成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平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其本质是一种教育关怀。蕴涵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理念,是人人所需的"内在需求"。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人们当成仅仅是适应社会的"外在要求"。如何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内在需求"性,使"需求"和"要求"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开展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紧急而迫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人文关怀,一要把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二要把教师的人文情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点,三要把“对话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四要把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丽  
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将培养重点过多地放到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上,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人文关怀的本质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不足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社会高速发展变革对大学生的意识观念造成了极大冲击,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也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社会发展新时期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催生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现实需求,将人文关怀与其深度融合能够促进教学成效的大幅提升,为社会培养大批优质人才。由刘玉萍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将人文关怀理念注入高职教育体系进行融合研究,在深度评析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揭示了思政教育的本质,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高职学生思想观念完善进步与校园氛围的全面改善提供了现实指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程  彭博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农林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人文关怀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高等农林院校应该学习贯彻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但目前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政治思想认知主流化,人生价值取向多元化;招生整体规模小,专业背景差异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缺少人文教育滋养;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学业和就业压力增大。新时期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的这些特点说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立德树人,重塑研究生做人做事的基本规矩;全面发展,明确研究生政治信仰的重要意义。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推进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措施,树立新时代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导师的人文关怀,突出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尊重研究生的成才需求,重视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细节,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期提升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推进内涵式发展以及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水平。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岩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产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发展并不同步,而是有一个生成过程。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即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动因及发展的历史、从认识价值的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起效方式等三个角度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生成根据,有利于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认识,进而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军秀  
大学生既是承载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也是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在最终成才、体现自我价值等主观愿望方面,这个"特殊群体"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大学里出现了一些虽不普遍却也并不罕见的令人担忧的负面现象:苦闷、彷徨、焦虑、偏执、脆弱,于是乎休学者有之,退学者有之,轻生自杀者有之……这些非同寻常的问题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如何帮助大学生舒缓压力、调试心理,确保其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共同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璐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基点。要开展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其实际效果同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即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价值追寻,以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为最终目标,其本身就内含着,也应然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珣  
生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载体,没有生命,就无法实现对人的培养。实施生命关怀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崭新课题。本文由目前屡屡发生的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为引,从生命关怀缺失的现状,指出重视生命关怀的紧迫性与必然性,提出实施生命关怀教育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重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人的需求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大学生思想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晓雪  
本文拟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去解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明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探讨人文关怀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价值,阐述人文关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深层次的关系,从而构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的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