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6)
- 2023(12634)
- 2022(10950)
- 2021(10770)
- 2020(8726)
- 2019(20402)
- 2018(20613)
- 2017(37498)
- 2016(21627)
- 2015(24560)
- 2014(25025)
- 2013(23435)
- 2012(21209)
- 2011(19349)
- 2010(19354)
- 2009(17280)
- 2008(16755)
- 2007(14749)
- 2006(12937)
- 2005(11420)
- 学科
- 济(71684)
- 经济(71569)
- 管理(55815)
- 业(49448)
- 企(41945)
- 企业(41945)
- 方法(33638)
- 数学(28801)
- 数学方法(28348)
- 中国(24856)
- 教育(24253)
- 学(19412)
- 农(19148)
- 财(18019)
- 理论(17704)
- 业经(16295)
- 地方(14705)
- 制(14133)
- 技术(12679)
- 和(12616)
- 农业(12529)
- 贸(11863)
- 贸易(11854)
- 教学(11732)
- 易(11505)
- 环境(11188)
- 务(10965)
- 财务(10894)
- 财务管理(10874)
- 发(10508)
- 机构
- 大学(297395)
- 学院(288585)
- 管理(109238)
- 济(100827)
- 经济(98141)
- 研究(96240)
- 理学(95004)
- 理学院(93838)
- 管理学(91903)
- 管理学院(91353)
- 京(64587)
- 中国(64373)
- 科学(60974)
- 范(49632)
- 师范(49304)
- 所(47656)
- 财(47494)
- 研究所(43694)
- 业大(42538)
- 江(42520)
- 中心(42510)
- 农(42263)
- 北京(41643)
- 教育(40385)
- 师范大学(40189)
- 财经(38002)
- 院(35041)
- 州(34902)
- 经(34525)
- 技术(34151)
- 基金
- 项目(198033)
- 科学(155249)
- 研究(152056)
- 基金(138540)
- 家(119324)
- 国家(118177)
- 科学基金(100763)
- 社会(91266)
- 社会科(85944)
- 社会科学(85921)
- 省(79089)
- 教育(77186)
- 基金项目(73626)
- 划(68102)
- 编号(65022)
- 自然(64597)
- 自然科(63040)
- 自然科学(63028)
- 自然科学基金(61857)
- 资助(56561)
- 成果(56345)
- 课题(47746)
- 重点(45195)
- 部(44615)
- 发(42210)
- 创(41229)
- 项目编号(40353)
- 年(39313)
- 教育部(38869)
- 大学(38549)
共检索到424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尚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美育教育作为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人们逐步探索美育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美育教育的内在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与德育元素,实现育人效能的切实提升。由段虹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美育维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深入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效能提升的内在逻辑与思想理念,并通过剖析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出良好的美育元素融入路径,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切实提升。该书第一章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中西方审美教育的演变历程。第二章从哲学、教育学、美学三重视角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前提。第三四章阐述了美育的思政教育价值,以及美育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第五六章分析了美育教育融入的现实困境与制约因素,叙述了美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艳 王金伟
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既有紧密联系,也存在差异与区别,这要求实际开展中既探寻两者关联互为支撑,也要避免混为一谈。而要获得良好耦合效果,关键要了解两者区别与联系。由谢惠媛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不仅从原理层面阐述了道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而且从方法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开展策略,有利于推进两者耦合研究进程。首先是作用机理。第一,道德教育通过道德认知提升实现道德内化。道德认知是以认识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为目标,基于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只有先完成认识过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勇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增强网站的文化内涵、人文关怀和服务功能,运用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及网络环境的语言艺术、虚拟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成为有效的育人阵地。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网站 艺术运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汝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人”的工作,只有进行双向的交流与平等的沟通,形成 双方的积极互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燕
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格完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文章认为,把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审美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雪瑞
要想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就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主要手段。文章认为,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加强党委领导的队伍建设,在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树立柔性管理的新观念,加强网络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领导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强
文章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对策,认为必须深入研究与现实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积极拓展多种有效途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曼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不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前沿性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生活方式等实际情况,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由周先进等人合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一书,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教育功能作用探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从当前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现实出发,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沿性问题;又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际开展为对象和以党的思政教育思想为指导,回顾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历史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振鹏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数据分析技术不可或缺。现代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转型,在数据技术与教育文化共同发展之时,教育对人类的社会实践行为和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教育对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优化与引导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中尤其明显。思想政治学科所涉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政治阶层的知识内容对人类个体及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具有规范作用。在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上升到了一种具备高度的科学意识观念的学习体系,学科内容与学科教育急需从刻板教学中寻求具备教化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体可表现为教学范式到学习范式的转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娜
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现代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新时期符合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高校教师因自身特殊的社会角色及具有的过硬专业素养,在当代高校教学育人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肩负着更加重要的教育使命。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各高等教育学校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更是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党建工作的迫切之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玉明 范一泓
高等教育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引导、政治信仰塑造、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时期,从学科建设这一具体角度出发,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全维度、全过程、全要素的工作质量评价尤为重要。究其原因,一方面,以育人效果、学科建设、课程教学等为评价对象,以多主体、多角度、多标准的设定为评价原则的教育评价,既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工作质量逐步提升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内部形态(主要指以课程思政模式辅助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外部环境(泛指高度开放、多样、矛盾的政治文化生态)的剧烈嬗变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断更新内容、完善教学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翔
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结合高校教育实际,做好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也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围绕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很多,产生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新论》就是其中一本。该书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丁振国教授的一本论文汇编作品,集中体现着丁振国教授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毅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与历史变迁的进程加快,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由传统走向现代。在这个历史发展机遇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尤其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是思政理论课追求的永恒主题和检验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衡量标准。由吴潜涛等人合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对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成富
环境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文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对策,提出了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优化环境的活动及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和大众传媒环境等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环境 优化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靳蓬 徐晓敏 滑树红
SNS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利用SNS这一新兴事物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研究相应的对策,可以创新高校教育手段,提高育人效果。
关键词:
SNS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艺术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策略研究——评《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类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析
发挥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的三重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育人机制创新研究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文艺载体的特点与功能——评《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载体研究》
探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30年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动力研究——兼评《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论:现代性的观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理论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
新时代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