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2)
- 2023(10924)
- 2022(9601)
- 2021(9212)
- 2020(7550)
- 2019(17627)
- 2018(17916)
- 2017(33723)
- 2016(18850)
- 2015(21447)
- 2014(21350)
- 2013(20672)
- 2012(18764)
- 2011(16637)
- 2010(16623)
- 2009(14798)
- 2008(14247)
- 2007(12124)
- 2006(10346)
- 2005(8820)
- 学科
- 济(64142)
- 经济(64062)
- 管理(51131)
- 业(48107)
- 企(37841)
- 企业(37841)
- 方法(31119)
- 数学(26786)
- 数学方法(26477)
- 中国(18448)
- 农(17881)
- 财(15444)
- 学(15125)
- 业经(14888)
- 地方(14048)
- 理论(13577)
- 教育(12696)
- 贸(12101)
- 贸易(12092)
- 农业(12029)
- 易(11736)
- 制(11619)
- 和(11589)
- 技术(10790)
- 环境(10543)
- 工作(9821)
- 务(9774)
- 财务(9715)
- 财务管理(9695)
- 银(9353)
- 机构
- 大学(252282)
- 学院(248243)
- 管理(101169)
- 济(89652)
- 理学(88027)
- 经济(87247)
- 理学院(87064)
- 管理学(85498)
- 管理学院(85068)
- 研究(78577)
- 中国(57055)
- 京(54021)
- 科学(50700)
- 财(40450)
- 业大(38469)
- 所(38207)
- 农(38137)
- 中心(36321)
- 江(36179)
- 范(35693)
- 师范(35381)
- 研究所(35044)
- 北京(34125)
- 财经(32498)
- 州(30337)
- 农业(29751)
- 经(29556)
- 院(29120)
- 师范大学(28276)
- 技术(28186)
- 基金
- 项目(176580)
- 科学(137522)
- 研究(133466)
- 基金(124670)
- 家(107397)
- 国家(106422)
- 科学基金(91735)
- 社会(80202)
- 社会科(75742)
- 社会科学(75719)
- 省(70395)
- 基金项目(67269)
- 教育(62794)
- 自然(59644)
- 划(58664)
- 自然科(58213)
- 自然科学(58203)
- 自然科学基金(57144)
- 编号(57055)
- 资助(50475)
- 成果(47327)
- 课题(39191)
- 重点(39021)
- 部(38196)
- 发(37055)
- 创(37036)
- 项目编号(35609)
- 创新(34241)
- 大学(33865)
- 科研(33528)
共检索到359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兴旺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而高校志愿服务的内涵及功能恰好契合高等教育中的"立德树人"要求。本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进行解读,探究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实践育人的现状与问题,并且以泉城义工山东交通学院服务团为例,对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提出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志愿服务 实践育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靖 尚洁
进入21世纪以来,实践育人日益受到重视。与具体的实践领域联系紧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学科特点,但相对于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伟大实践为基础建构中国自主的文献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文化治理知识体系的迫切需要,实践育人在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明显不足,存在理论内涵不深、系统规划不足、育人功能不显的问题。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教学团队在文化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时代背景下,发挥文化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形成了“扎根文化强国建设重大历史现场,构建‘文化志愿研习’实践育人新模式”教育教学成果。这一实践育人模式通过扎根一个现场、把准两大抓手、建设三大平台、实施四阶任务和完善五项机制,在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关键能力、增加实践育人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体现实践育人的教学改革示范效应等方面效果显著。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孟珍伟 李宝珠
随着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传承了中华民族奉献、友爱的传统美德,优化了校园文化环境,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育人本质,传递了正能量,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奉献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 实践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帅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但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意识不够坚定、机制不够完善、组织流于形式、社会认可度不高等不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如何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中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文章在总结“抗疫精神”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高校志愿服务的工作现状,进而提出“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实施路径,切实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鞠静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是现在图书馆管理服务的一种创新。本文作者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进行调查,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制定相应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机制,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使大学生志愿者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关键词:
高校 图书馆 志愿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素云
党的"十八大"精神正式进入教材,"思修"课的教学要探索出一条将"十八大"精神尽快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行动的道路。在"思修"课程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自觉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
志愿精神 “思修”课 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宁华
志愿服务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志愿精神以公共精神为旨归,同时也是公共精神生成的丰厚土壤。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典型实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景新 杜建军
大学生日常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着活动形式化、浮躁化、经费不足、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公益性与利益补偿相结合的视角,借鉴市场经济理念,创新模式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健康、持续发展,使志愿服务活动永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利益补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卓高生 孔德民 车文君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可以包括六个维度28个项目,经检验,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中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呈现多元的价值(功能)取向,利他、利己、社会责任等纯粹公益和互惠公益共存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价值表达、学习理解、社会交往、职业生涯、自我保护和自我增强等六个维度的动因;大学生个人基本属性是影响其志愿服务动机的重要因素,其中学科背景、政治面貌、出生成长地、年级等因素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都存在或部分存在差异影响,性别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强度并无显著关系。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 动机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汝伟 吴丹丹
党组织是高校政治、思想和组织核心,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实践中,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对于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实践中,高校党组织领导作用得到彰显,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高度重视志愿精神培养,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是高校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亚煦 张育广
本文基于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提出导入社会工作理念及其主要方法,以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的水平,分析了社会工作对高校志愿服务在服务专业化、工作广泛性、资源最大化方面的导向作用,提出在机制构建、资源整合、文化融合等层面探索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联动,助推高校志愿服务模式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
社会工作 高校志愿服务 服务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志欣 王泳澔
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促进民生改善、创造美好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众多企业将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然而,企业志愿服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志愿服务缺乏整体规划,导致服务内容单一、缺乏特色,服务主要停留在看望老人、孤儿等常规服务上,无法吸引青年员工志愿者参与;未对志愿者和服务项目等进行规范的管理,导致志愿服务投入很多、收效甚小;没有延续的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分散、不可持续,未能形成志愿服务品牌,未能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对提升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强 罗公利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志愿服务概念、志愿者行为、志愿服务管理等三个方面展开,既有理论的思辨,又有大量的实证分析。我国对志愿服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志愿服务功能、志愿服务类型、志愿服务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等方面。学习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深入分析志愿服务的内在机制,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志愿者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芸
志愿者又称"义工",是指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心而自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或群体。志愿服务有无组织的和有组织的两种形式。2001年,我国图书馆界开始引入志愿者服务。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服务,可弥补图书馆人员的不足,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帮助志愿者实现自我增值。要使志愿者工作长久开展下去,应做好以下工作:提供能发挥志愿者最大能力的工作岗位;为志愿者提供学习研究的条件;为志愿者提供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为志愿者提供展示成就的机会。
关键词:
图书馆 志愿者 图书馆管理 志愿者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