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56)
- 2023(3554)
- 2022(2991)
- 2021(2859)
- 2020(2489)
- 2019(5264)
- 2018(5284)
- 2017(9234)
- 2016(5298)
- 2015(6147)
- 2014(5951)
- 2013(5232)
- 2012(4743)
- 2011(4231)
- 2010(4282)
- 2009(3980)
- 2008(3682)
- 2007(3482)
- 2006(3132)
- 2005(2904)
- 学科
- 管理(19076)
- 济(13551)
- 经济(13534)
- 业(11230)
- 企(10503)
- 企业(10503)
- 环境(8163)
- 划(5651)
- 方法(5557)
- 教育(5036)
- 中国(4949)
- 工作(4473)
- 数学(4240)
- 数学方法(4172)
- 理论(4169)
- 规划(4037)
- 财(3836)
- 教学(3834)
- 环境规划(3812)
- 贸(3751)
- 业经(3748)
- 贸易(3744)
- 学(3731)
- 和(3695)
- 易(3687)
- 制(3098)
- 农(3036)
- 技术(3005)
- 资源(2928)
- 地方(2843)
- 机构
- 大学(69209)
- 学院(65059)
- 管理(25550)
- 济(22405)
- 经济(21750)
- 理学(21741)
- 理学院(21510)
- 管理学(20985)
- 管理学院(20881)
- 研究(19005)
- 中国(14906)
- 京(14695)
- 财(11568)
- 科学(11565)
- 范(11332)
- 师范(11268)
- 江(11163)
- 中心(9870)
- 北京(9267)
- 州(9052)
- 财经(8667)
- 所(8653)
- 师范大学(8553)
- 业大(8336)
- 图书(7909)
- 经(7892)
- 研究所(7724)
- 书馆(7684)
- 图书馆(7682)
- 农(7423)
- 基金
- 项目(44280)
- 科学(35613)
- 研究(35023)
- 基金(31648)
- 家(26607)
- 国家(26390)
- 科学基金(23975)
- 社会(22122)
- 社会科(20854)
- 社会科学(20849)
- 省(17739)
- 教育(17690)
- 基金项目(16865)
- 自然(15124)
- 自然科(14799)
- 自然科学(14797)
- 编号(14780)
- 自然科学基金(14557)
- 划(14382)
- 成果(13475)
- 资助(12240)
- 课题(10461)
- 高校(9995)
- 项目编号(9785)
- 重点(9656)
- 部(9588)
- 创(9571)
- 大学(9533)
- 国家社会(8974)
- 年(8967)
共检索到108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铁杰 章靖平
面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冲击,提出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即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丰富校园网络内容、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增强德育工作者的网络意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 德育 网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士恒
网络把大世界变成了小舞台,它不仅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知识摄取方式,也引起了东西文化大冲撞。文化前卫、思想激进的大学生理所当然也就成了网络海洋中的勇敢冲浪者,汹涌的网络浪潮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斑驳陆离的网络文化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了解和掌握网络工具、净化和利用网络环境、营造和创建德育阵地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波 王雄 裴根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网络德育 特点 优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崇正 杨茜
论高校德育工作孙崇正杨茜“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总结好经验、研究新情况、预见新发展、解决新问题、适应新形势、开创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培养出跨世纪的合格接班人和高水平的建设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和必须完成的艰巨历史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润远
今天,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正以汹涌之势在全球蓬勃发展,世界将因此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也将因此由工业化时代逐步迈入网络化时代。 21世纪,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被世界各国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被视为是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中心之一,同时也被世界各国看作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卫滨
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相互影响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高校德育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高校面临的德育任务非常艰巨。首先,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道德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兆玲
高等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重点高校里,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他们不仅学术造诣深,对教育、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卓著,而且一般都具有严谨治学、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赤诚地为祖国奉献的崇高精神,对青年学生的品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记述著名学者、专家、教育家的学术成果、科技发展与教书育人成就的名人档案,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与历史价值,还真实地反映出了他们感人的献身精神及其光辉的人生历程,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为将我校档案馆建设成为重要的育人园地之一,我们在档案管理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主动开展了建立名人档案的工作,并进行了发展名人档案育人作用的初步探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鸿
信息网络给学校德育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剖析了网络的学校德育功能,并提出了对网络德育的一些看法,以期为网络社会中的学校道德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国军
网络社群开辟了德育工作的新空间,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强化了德育工作的渗透性。可以基于网络社群平台来开展大学生活园区德育工作,其思路为建设网络德育队伍,做好典型案例分析,关注网络社群舆情,建立分析引导机制,营造健康园区环境,对接虚拟与现实,开发网络社群新功能,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德育;其途径为完善生活园德育工作制度、组建生活园区德育工作队伍、研究生活园区网络德育典型案例、培养园区网络社群平台意见领袖。
关键词:
大学生活园区 网络社群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军
从商业银行和电商平台相对疾行的态势来看,最终的发展趋向是二者的深度融合,使互联网和传统金融做最顺畅的衔接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其精神的核心是开放、分享和透明。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技术等的存在,使大数据挖掘成为可能,数据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战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羽程
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自媒体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剖析了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遭遇的困境,提出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超越之策,即充分发挥、调动教育对象的学习自主性,借助自媒体拓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注重提升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大力弘扬德育在自媒体环境下的正能量,积极适应高校德育工作在"互联网+"时代下立德树人的新常态。
关键词:
自媒体 高校德育 困境 超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攀
经过多年的努力,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民办高校不太重视德育工作,有些民办高校德育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空泛,学生难于理解与实施;有些民办高校德育教学形式简单,出现"以管代导"现象。出现这些问题,有民办高校地位尴尬、社会歧视、经费紧张、德育教育方法简单等方面原因。文章在剖析探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德育 问题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益权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最令人忧虑的是德育实效的实质性低迷。而其原因,并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德育实践模式化、德育活动形式化、德育方法单一化等德育践履上的失误。从根本上讲,乃是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针对性等众多局限共同作用之必然结果。深刻思考这些问题,为德育工作解惑,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
学校 德育 困惑 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艳春
现今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德育能够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领大学生正确择业。因此,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应通过完善大学生就业德育的内容、改进大学生就业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拓展大学生就业德育工作的载体、加强大学生就业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大学生就业德育的体制管理等途径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
德育 就业指导 择业观 职业生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高峰 孙明丽
文化自信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将青年放到重要位置,赋予青年重大使命。高校作为青年聚集地,向学生提供先进的文化理念与文化知识,并在传输知识的同时落实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树立青年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新方向。为树立青年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高校首先要引导学生认清当前文化态势并理性对待,其次在德育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最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