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0)
2023(6037)
2022(4954)
2021(4877)
2020(3945)
2019(9126)
2018(8955)
2017(14430)
2016(9559)
2015(11126)
2014(11151)
2013(9581)
2012(8883)
2011(7874)
2010(8405)
2009(6900)
2008(6619)
2007(6131)
2006(5398)
2005(4857)
作者
(22949)
(18968)
(18967)
(18181)
(12068)
(9131)
(8777)
(7453)
(7256)
(6944)
(6611)
(6297)
(6262)
(6005)
(5968)
(5801)
(5724)
(5719)
(5436)
(5346)
(5010)
(4785)
(4643)
(4549)
(4397)
(4254)
(4238)
(4193)
(3995)
(3925)
学科
教育(21594)
(20692)
经济(20666)
管理(15939)
中国(15085)
(12605)
(12178)
财政(10075)
教学(9505)
理论(9472)
方法(9331)
(8824)
企业(8824)
(8487)
数学(8487)
数学方法(8327)
(8256)
(7082)
(5587)
研究(5269)
学校(5025)
学法(5013)
教学法(5013)
农业(5003)
思想(4871)
政治(4824)
地方(4763)
发展(4752)
技术(4674)
(4628)
机构
大学(120780)
学院(112267)
研究(42989)
(34911)
经济(33872)
管理(32998)
教育(32553)
(29108)
师范(28952)
理学(28511)
理学院(28017)
管理学(27170)
管理学院(26939)
(26917)
科学(25732)
师范大学(23700)
中国(22858)
(21260)
(21167)
研究所(19423)
(19038)
(18033)
中心(17797)
北京(17796)
技术(17792)
业大(16648)
职业(16361)
(15004)
(14434)
农业(14083)
基金
项目(74173)
研究(63831)
科学(58787)
基金(47981)
(41647)
国家(40705)
教育(40360)
社会(36374)
社会科(34096)
社会科学(34084)
科学基金(33386)
(31689)
编号(29214)
(28393)
成果(28113)
课题(24793)
基金项目(24604)
(21514)
自然(18841)
资助(18716)
重点(18510)
自然科(18387)
自然科学(18380)
规划(18247)
(18223)
自然科学基金(18074)
项目编号(17556)
(17060)
(16985)
教育部(16564)
期刊
教育(59650)
研究(46994)
中国(38533)
(36856)
经济(36856)
学报(18217)
(17489)
大学(15624)
(15246)
职业(14564)
科学(14453)
技术(14191)
学学(12014)
管理(10974)
农业(10942)
图书(9126)
技术教育(9045)
职业技术(9045)
职业技术教育(9045)
高等(8209)
(8007)
论坛(8007)
财经(7271)
成人(7049)
成人教育(7049)
高等教育(6964)
书馆(6796)
图书馆(6796)
(6501)
(6402)
共检索到184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易银珍  龚展  
在高校中开展家政素质教育课程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它既是提高个人素质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力补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范庆瑜  滕昱  
美国的"信息素质"教育已积累了雄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息素质融合了图书馆知识、计算机知识、媒体知识、技术知识和道德判断、批判性思考、交流技能等知识、能力,已经和数学、英语并驾齐驱,成为最主要的基础技能。美国高校的这一创举,引发各国同行关注。对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一、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创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甚杰  侯英  周振海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也是使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文章根据对我国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现状的研究,就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实施途径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益  
本文通过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组织保障到如何打造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以及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环境的具体创设等侧面,系统而详尽地描述了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实施支撑系统的形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月华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高等学校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方式。传媒艺术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选课的盲目性,课程设置偏重于传统学科分类,使课程的整合性、特色性偏弱,"概论课"呈主流教学现象等问题;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合理定位的基础上,从教学方式、内容安排、课程关系等方面提出改革课程教学的设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学科  李志强  
课程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建设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在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想引领下,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要达到规范化的标准和水平还需进一步的努力。北方工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一直强调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998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俊飞  
在国家经济新常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江浙沪地区12所财经类高校开展素质教育课程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构建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构建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文章着重分析了学科本位型、学生本位型、社会本位型课程设计的理论取向,指出素质教育三角形课程设计的教育学模型,正是在反思这些理论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同时,文章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学科体系及素质教育等方面重点阐述了该模型的内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正东  
课程设计关乎教育教学质量,相对于传统教育,远程教育的师生关系、教学互动途径、课程设置要求、教学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教育史上三种不同的课程设计思路,首次提出了素质教育框架下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四维教育学模型,迥异于传统课程设计的单一取向和狭隘视角,采取了更综合的技术路线,丰富并拓展了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思路,对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操作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艳  吴宝  
职业素质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是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只有通过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且规定学分,同时建立组织实施及保障系统,才能达到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奕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内涵。南通职业大学以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为基础,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教材编写为抓手,以开设必修课程——"高职人文"为刚性机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切实推进了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丽娜  
在实现"人的城镇化"发展中,市民化素质教育是提升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社区教育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素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是社区教育的核心,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的课程开发机制,为农业转移人口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提供有效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添华  宋莉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改变过去将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混淆,将教育途径与校园活动相等同的观念。要重视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平台作用,使之成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发策源、教师的成长基地及内涵管理的抓手。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实践就是在处理好课程建设与活动开展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主要教育平台的课程化,核心师资的专业化,管理评价的系统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剑宇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探索科学合理的基本素质教育目标、设计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基本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素质教育更加规范和高效,同时也将推动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建设,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践表明,这种以基本素质教育目标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简洁、科学,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特殊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林芳  
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两方面对当前国内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进行分析,指出当前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存在三方面不足: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忽视对信息管理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信息素质教育对本地资源依赖度过高;欠缺信息环境意识与对个人信息空间构建能力的培养。提出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进行改革:转变以信息源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人为中心,进行生本教育;以个人信息空间构建能力和个人信息管理能力的培育为基本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