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5)
2023(7987)
2022(6634)
2021(6380)
2020(5225)
2019(11648)
2018(11531)
2017(20757)
2016(11648)
2015(12870)
2014(12793)
2013(11756)
2012(10703)
2011(9602)
2010(10080)
2009(9234)
2008(9046)
2007(8647)
2006(7808)
2005(6846)
作者
(29816)
(25035)
(24776)
(23708)
(16156)
(11812)
(11194)
(9538)
(9426)
(9188)
(8386)
(8263)
(8158)
(7858)
(7735)
(7643)
(7605)
(7446)
(7288)
(7230)
(6547)
(6175)
(6012)
(5871)
(5849)
(5707)
(5585)
(5494)
(5076)
(4998)
学科
管理(38026)
(35621)
(33945)
经济(33917)
(30719)
企业(30719)
技术(15835)
中国(13203)
(11926)
技术管理(11739)
方法(10468)
教育(10450)
理论(10305)
(9856)
(9821)
(9722)
业经(9324)
(8475)
教学(8348)
数学(8260)
数学方法(8071)
农业(7595)
地方(7442)
(6961)
银行(6947)
(6746)
(6475)
贸易(6467)
(6307)
(6260)
机构
学院(152558)
大学(152213)
(59175)
管理(59052)
经济(57574)
理学(49547)
研究(49312)
理学院(49071)
管理学(48258)
管理学院(47952)
中国(36315)
(31143)
(29119)
科学(28017)
(26125)
(23232)
(23137)
师范(22966)
中心(22791)
财经(21578)
研究所(20764)
(20697)
(20530)
北京(19848)
(19442)
技术(19290)
业大(19255)
(18206)
师范大学(17422)
经济学(17273)
基金
项目(96097)
研究(79318)
科学(76268)
基金(64709)
(53977)
国家(53392)
社会(47516)
科学基金(46867)
社会科(44834)
社会科学(44827)
(41786)
教育(39941)
编号(34292)
(33624)
基金项目(33498)
成果(30300)
自然(28140)
自然科(27542)
自然科学(27535)
自然科学基金(27076)
(26344)
课题(26126)
资助(25340)
创新(23422)
(22163)
重点(21708)
(21488)
项目编号(21249)
(20912)
规划(20306)
期刊
(72432)
经济(72432)
研究(50451)
中国(40312)
教育(35827)
管理(25422)
(22124)
(19002)
学报(18299)
科学(17425)
技术(16677)
(15145)
金融(15145)
大学(15058)
农业(13173)
学学(12648)
图书(12007)
业经(11906)
经济研究(10751)
财经(10603)
职业(10559)
科技(9982)
(9614)
论坛(9614)
(9306)
书馆(8906)
图书馆(8906)
技术经济(8135)
问题(7870)
(7421)
共检索到246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军  潘立勇  
高校建筑学创新型人才成为推动建筑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但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存在着创新意识欠缺、课程体系老化、实践力度不够、模式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为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高校建筑学专业应从培养创新思维、转变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践实习、建立多元评价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甦  赵继龙  仝晖  张建华  江海涛  
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校在基本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后的重大任务。建筑学是一个科学与艺术相融、理工与人文交叉,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建筑设计与相关工作事关国家、社会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始终坚持立足区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方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晴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努力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晓慧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挑战、科学定位与创新发展问题,认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专业化、一体化、科学化发展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要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即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要着重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国家框架、构建中国特色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孟亮  李海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高等学校担负着金融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金融业国际化、全球化趋势十分明显,培养创新性人才十分重要。本文以高等农林学校为对象展开研究。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一般发展较晚,人才培养方案陈旧,迫切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十八大提出,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期以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各项指标上,中国的"人才驱动创新"这一指标仅为5.89,远远落后于德国(9.47)、美国(8.94)、日本(8.14)等发达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驱动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原则。根据这一规划,增强产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荣生  眭国荣  李慧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理工高校的时代要求。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铁传  
人才培养模式需与国家发展模式相适应。当今世情和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选择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确立符合人才强国战略要求的新人才观;落实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推进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冰  谢飞雁  杨积堂  
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系统化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外有机结合、产学相互融通的教学体系,推动地方高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蒲勇  易联树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是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迫切需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潜力、创新能力等都有重要影响。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高校坚持以大学精神和校训凝聚校园文化,建立与创新型人才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机制,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学术性,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左健民  
尽管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正式文本中产学研合作被描述为一种以企业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为目的的机制,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产学研合作都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产学研合作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效的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邢亚林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下,高校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创新型本科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高校科研促进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菱蓉  
互联网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是较之以往各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只有准确地把握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有效互动、集成服务的思维特点,充分把握学生发展需要、设计多元化教育体系、汇集社会各方资源,打造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全新创新型人才系统平台,才能很好地将这些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冲击转换为高效塑造创新型人才的源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亚莉  
建设和谐校园,优化成才环境对培养创新型高校人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探讨和谐校园的内涵和创新型人才的概念,提出建设和谐校园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志学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高等学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