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5)
2023(6389)
2022(5236)
2021(4852)
2020(4098)
2019(9071)
2018(9193)
2017(15640)
2016(8942)
2015(10123)
2014(9830)
2013(8956)
2012(8067)
2011(7282)
2010(7441)
2009(6700)
2008(6471)
2007(6210)
2006(5423)
2005(4728)
作者
(25152)
(20985)
(20871)
(19608)
(13374)
(10119)
(9298)
(8099)
(8051)
(7630)
(7081)
(7081)
(7001)
(6672)
(6594)
(6488)
(6486)
(6341)
(6161)
(6069)
(5364)
(5340)
(5142)
(5071)
(4942)
(4759)
(4747)
(4553)
(4374)
(4337)
学科
管理(28831)
(26936)
(23970)
企业(23970)
(23616)
经济(23589)
技术(14760)
技术管理(11387)
中国(10183)
教育(8729)
方法(8657)
理论(8310)
(7538)
教学(7316)
业经(7073)
数学(6779)
数学方法(6660)
(6423)
(6058)
(6002)
地方(5078)
农业(5024)
研究(4996)
学法(4904)
教学法(4904)
工作(4797)
(4742)
(4665)
银行(4635)
(4558)
机构
大学(117002)
学院(115076)
管理(41249)
研究(40442)
(40050)
经济(38937)
理学(35046)
理学院(34651)
管理学(33848)
管理学院(33651)
中国(28085)
科学(26134)
(25169)
(21944)
(20592)
(20098)
业大(19039)
研究所(18814)
(18363)
中心(18012)
(17501)
农业(17351)
师范(17223)
技术(16813)
北京(15913)
(15757)
(15295)
(13860)
财经(13745)
教育(13692)
基金
项目(79035)
科学(61666)
研究(60141)
基金(52590)
(46838)
国家(46363)
科学基金(39347)
(35487)
社会(34877)
社会科(32838)
社会科学(32829)
教育(31031)
(29225)
基金项目(27909)
自然(25830)
自然科(25316)
自然科学(25305)
自然科学基金(24906)
编号(24596)
(23536)
成果(21311)
创新(20812)
资助(20352)
课题(20022)
重点(18736)
(17591)
(16609)
(16520)
(16406)
大学(15534)
期刊
(45978)
经济(45978)
研究(36322)
中国(36010)
教育(30188)
学报(20952)
管理(19749)
(19562)
科学(18073)
大学(16193)
(14226)
学学(14074)
农业(13618)
技术(13048)
科技(9659)
图书(9157)
职业(8625)
(8589)
金融(8589)
(8479)
业经(7481)
(7396)
论坛(7396)
经济研究(7112)
书馆(6906)
图书馆(6906)
财经(6875)
高等(6307)
技术经济(6279)
(6125)
共检索到185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洪元  
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 ,改革教育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 ,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仕平  徐慧  李丽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出现了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大趋势。近代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常常是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称为交叉学科,其学科的有机综合,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流,它提高了知识创新的速度和密度。以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的研究生教育,在当代交叉学科发展中将起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从事交叉学科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有利于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能力结构,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灵感,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时晓红  
面对新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逐渐凸显出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结合这些优势,提出高校图书馆在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对策: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拓宽读者服务范围;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素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英  董俊国  高成云  
作者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室培养研究生的情况,介绍了他们在物理、生物、化学交叉学科领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研究生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成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婷  吴永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较量,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赢得更快的发展,紧跟上世界先进科技的步伐,必须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大学生作为科技发展的后备军和接班人,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但我国高端人才队伍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提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铁城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我国是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非科技强国;是教育大国,但非教育强国。问题就在传统高等教育难以培养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此,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晴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努力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群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晓慧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挑战、科学定位与创新发展问题,认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专业化、一体化、科学化发展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要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即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要着重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国家框架、构建中国特色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铁传  
人才培养模式需与国家发展模式相适应。当今世情和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选择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确立符合人才强国战略要求的新人才观;落实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推进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荣生  眭国荣  李慧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理工高校的时代要求。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敏  
为使大学生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美国高校始终将科研能力的培养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独立研究课"作为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几十年来一直受到美国大学的高度重视。在该课程的目标定位、过程管理、内容要求、资源保障、成果展示与成绩评定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参考和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冰  谢飞雁  杨积堂  
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系统化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外有机结合、产学相互融通的教学体系,推动地方高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娟  张艳博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本质和使命,高校必须引入绿色教育新理念,构建绿色人才培养新体系。文章从绿色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入手,提出绿色教育视野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构筑绿色课程体系平台,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实施绿色教学模式,培养人才创新能力;培育绿色文化,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